哪吒
,在今年春节档电影彻底封神!
他刚在《封神》宇宙里担当伐纣先锋,又在《哪吒之魔童闹海》里C位出道,横扫春节档票房,刷新中国影史纪录,
成功
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
,进入
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第二
,并向第一发起冲击!
演员拿到百亿票房就会有“百亿演员”的称号,那
“百亿神明”
的称号,哪吒自然也就舍我其谁了。
哪吒已成功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
加上第一部的票房,“百亿神明”,当之无愧!
来源/《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海报
不光院线叫好,
哪吒信仰
在民间也一直叫座:
四川宜宾
有哪吒洞、哪吒行宫,
四川江油
的翠屏山上立着座“哪吒祖庙”,
天津陈塘庄
自称李靖镇守的“原版陈塘关”,
河南南阳
西峡县两座哪吒庙香火缭绕,连
澳门大三巴
旁的天主教堂隔壁,都藏着一座哪吒庙。
但若论信仰浓度,
哪吒的真·主场其实在——
闽 台 地 区
厦门
大寮灵宫
的千年香火,漳州顶岱山的
哪吒鼓乐
,泉州太子宫的
“境主”
威仪,台湾
370多座
哪吒庙星罗棋布,“
电音三太子
”更让哪吒降临赛博舞台……哪吒信仰从未像闽台地区这样如此火热。
上图:厦门大寮灵宫。摄影/一探天涯
下图:台湾高雄五甲龙成宫主体殿宇,
前阵奉哪吒三太子。摄影/
杨玉诚
但究竟为什么,哪吒会在闽台地区受到如此崇拜?
从外国神祇到中国战神
千年哪吒形象如何流变
哪吒形象到底有多少,从《哪吒2》开头情节就能窥见一二:太乙真人重塑哪吒肉身时,在众人建议下捏出了诸多种形象,谁也说不好究竟哪个还原度更高。
这种形象多变最晚从《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成书期间就开始了,毕竟哪吒可能是
中国流变最复杂的神明之一
了。
哪吒的形象,是一场长达千年、全民参与的
集体创作
,中间融合了大量的佛教、道教以及各种各样的民间信仰。
辽·哪吒太子故事石函(局部),
哪吒在后面指挥着前面三名夜叉闹海。
朝阳市北塔博物馆藏。
摄影/柳叶氘
哪吒最初从古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原时,还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
毗沙门天王
的三太子。他手持金刚杵,瞪恶眼盯梢犯戒僧人。宋以后,百姓把对唐朝名将
李靖
的敬畏崇拜升华为神格,附会融合到佛教毗沙门天王的形象之中,造出“托塔李天王”这一爆款IP。而原来的毗沙门天王改译为多闻天王,跑去镇守北天门去了。哪吒的父亲,自然也变成了李靖。
父亲是“嫁接”的,剧本也是“截胡”的。哪吒的很多剧情设定来源于
殷郊
。殷郊是谁?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和《武王伐纣平话》中,他本该是肉球降生、三头八臂的伐纣战神,却在《封神演义》黑化成反派;而有个唐朝父亲的哪吒则直接穿越回商朝,拿到了殷郊的
“肉球降生”
和
“伐纣先锋”
剧本。
哪吒的形象,
是一场流变长达千年、吸收不同信仰的集体创作。
制图/九阳
哪吒的装备更是神仙众筹。佛教密宗的武器库给哪吒留下了
降魔杵、斩妖剑、缚妖索
;而
火尖枪、风火轮、金砖
则来自道教华光马元帅(也就是俗称“三只眼的马王爷”)的友情赞助;
九龙神火罩
是道教“火罩咒”的实体化。
最后明清小说家大手一挥,把这些“借”来的法宝连同“嫁接”来的身份、剧情,全塞进《封神演义》、《西游记》里,直接让哪吒战力值飙升,成为少年战神。
如今的影视作品中,哪吒的法宝主要集中在火系。
来源/《哪吒之魔童降世》
但这还不是哪吒的完全体,从四川洞窟到澳门街头,这位神明被各地百姓拜出了不同的模样。
“大欺小,癞疙宝!小欺大,没文化!”《哪吒2》中太乙真人的川式顺口溜,来自于传说中他的修行之地——
四川江油
乾元山金光洞。四川江油的诸多地名,可以单独撑起哪吒故事宇宙了,这里有哪吒肉球降生的陈塘关,也有敖丙的“白龙宫”,还有打死敖丙的“太子石”,如今翠屏山还立着一座哪吒庙。
更有意思的是,在清雍正版《江油县志·杂记》里,哪吒手里的战斗法宝变成了救死扶伤的回春
医术
:“邑有供太子神者……凡人户有疑难症,咸往请之”。如此完备的地名和传说,哪吒似乎天生就是个江油娃儿。
四川江油乾元山
金光洞里哪吒像。
摄影/
张小平
不过,同在
四川的宜宾
可不服气。在宜宾,哪吒的神职偏向
“治水”
。宜宾地处三江汇流之处,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城”,传说中哪吒曾逼龙王将海水从合流处退去万里,硬把泽国变良田。
宜宾也有陈塘关和翠屏山,山上的哪吒行宫曾被海峡两岸共同盖章认定为
“哪吒祖庙”
,这里的哪吒神像面朝长江,香火缭绕间,哪吒成了宜宾人心中治水安澜的“水神”。
宜宾哪吒行宫。
1998年,宜宾哪吒行宫的三太子金身,曾被请到台湾地区绕岛半年。
摄影/
杨玉诚
然而其他省市也不可能只让四川专美于前,《哪吒2》里虾兵蟹将一口的天津话,让
天津陈塘庄
有底气拍桌子:李靖守的关隘就在介儿!陈塘庄虽然现在距渤海有40多公里,但根据对渤海湾西岸“贝壳堤”的地质考古研究,这里在商朝时期距海只有3公里。
除此之外,还有陕西岐山县(西岐)、河南南阳西峡县都有哪吒信仰的痕迹,但最虔诚的当属澳门。
澳门的哪吒信俗
,2014年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澳门有两座哪吒庙,一座在柿山,一座在大三巴牌坊右后侧。哪吒诞辰日一到,抢花炮、神牌出巡、飘色队伍穿行在葡式碎石路。
抢花炮
最能证明澳门人对于哪吒信仰的虔诚,花炮共有12炮,每一炮对应一尊小的哪吒神像,抢中一炮即可请回一尊哪吒像回去供奉一年,次年归还,想延请还得继续抢。
上图:哪吒诞辰,孩子们装扮成神灵参加在圣保罗遗址前的哪吒圣尊巡游活动。供图/视觉中国
下图:澳门大三巴,哪吒庙。
摄影/黄昆震
从古印度到西域再到各地,哪吒的形象顺着陆上丝绸之路一路演变,从最初的密宗战神,到后来的少年英雄,佛道元素是经线,民间脑洞是纬线,千年交织,最终定型了……吗?
并没有!
当陆上丝绸之路影响力的末端,碰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哪吒来到
闽南
后,从神名、形象、神职和祭祀等多个层面,又迎来了一次升级!
阅读下文,为哪吒解锁更多身份!
从中原到闽台
哪吒如何成为割舍不断的华夏文化DNA?
如果你去过厦门、漳州、泉州的哪吒庙,你可能会发现这里的哪吒形象,并非你脑海中那个身着肚兜、扎着抓髻的少年英雄。在厦漳泉的闽南地区,哪吒更多时候是另一副模样——全身披挂、手持法宝、威风凛凛的战斗之神。哪吒的称呼也不再仅仅是 “三太子”“三坛海会大神”,而增添许多诸如
“中坛元帅”“中营神将”“中营大将军”
这样充满军事色彩的响亮名号。
泉州天后宫供奉的哪吒,三头六臂,披坚执锐。
摄影/杨玉诚
为什么哪吒来到闽南后会有如此身份转换?答案藏在闽南的山河海洋之中。
福建的武夷山脉和鹫峰山脉、戴云山脉,构成了保护闽南的重重屏障。晋江、九龙江等水系冲破山阻,一边承担起沟通中原与沿海的重要通道,另一边则在闽南冲击出大大小小的平原,庇佑着前来此处的中原移民。
当唐末五代,中原移民翻山越海扎根闽南之时,陌生环境带来了不安全感,让移民对
护卫境域
有着强烈的需求。于是这些移民祭出了道教、佛教以及瑜伽教,再结合中国自古流传的四方护卫之神等多重信仰,以聚居地为单位建造东南西北中“五营”。
漳州天宝玉尊宫拜天公,
闽南人热爱“拜拜”,大年初九拜天公要比初一还要隆重。
供图/陈伯健
他们在营中安设神将,祈望向上天借来威武神力,守护村子界线、保卫移民境域。东西南北四营的统领说法不一,但中营统领的位置,一直由哪吒来担任。毕竟哪吒作为三头八臂的战斗神,在唐宋时期人气颇高,由他来担任中营大将军最适合不过了。如今哪吒三太子神尪(wāng)背后的五支靠旗颜色,对应青白赤黑黄五色,象征
“东西南北中五营兵马在此”
。
闽南一面是山,另一面则是海。闽南的海岸线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海港,是营建深水港口的理想之所。当闽南的商船面临海浪、遭遇海盗时,他们只能求助于海神护佑。于是闽南海岸线上诞生了诸多
海神信仰
——通远王、真武大帝、妈祖。而中原而来的哪吒,一直都有威震东海、平定水患的美名。在信仰和传说的双重叠加之下,哪吒在保卫境域和护佑出航两方面,逐渐成为闽南人最有战斗力的神明,从此香火不断,庙宇林立,直到今日。
漳州送王船的仪式中,会奏响哪吒鼓乐。
摄影/
城市穿梭客
泉州
老城总能在转角遇见神。这个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古城,被划分为三十六铺、九十四境,一铺一境皆有神明。老城的打锡巷深处曾有座“溥泉宫”,庙内供奉着此境的
“境主”
中坛太子哪吒,清朝人记载这里“香火云集,有求必应”,人们“休咎必祷,水旱必祈”。虽然如今溥泉宫只存于古籍之中,但大泉州城内仍有七处宫庙续着哪吒的香火。在泉州南安石井镇溪东村,明代就有哪吒为海上航行保驾护航的传说,村民的感恩化作永恒的崇拜,“李府太子神庙”时至今日依然定期举办进香庆典。
在
厦门
,哪吒信仰早已融入市井和方言之间。老厦门人更愿意把哪吒请进家中,家中佛龛祭祀的神明,通常就有脚踩风火轮的哪吒塑像。他们把哪吒的称谓融合进闽南的方言里,哪吒在这里变成了
“李罗车”“罗车公”
。而主祀哪吒的翔安
大寮灵宫
里,始建于宋代,是不少台湾哪吒庙的祖庙。
厦门大寮灵宫,主祀哪吒三太子,
是中国台湾很多哪吒庙宇的祖宫。
摄影/
一探天涯
漳州
人敬拜哪吒的方式总是带着低沉的鼓点,600年来这里流传着一种名为
“哪吒鼓乐”
的祭祀音乐,因唱词中有“觐请哪吒三太子”之句而得名。光绪年间传下的十二把长柄鼓摆在主祀关帝、配祀哪吒的文衡殿内,长柄鼓鼓声粗犷有力,当地人认为这鼓声有辟邪和通神的作用。
在漳州顶岱山上,每年九月九日哪吒诞辰之际,村民们都会汇聚在主祀哪吒的
九龙宫
内,他们奏响哪吒鼓乐,抬着哪吒神像赤脚
跨越火堆
,祈祷三太子能够一如既往地保卫村庄、护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