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开东
偶尔针砭教育,偶尔建设学科,偶尔戏说历史,偶尔吐槽现实……绝不偶尔的是——永远保持原创,做教育的盗火者,纵火者,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六神磊磊读金庸  ·  今夜落花成冢:琼瑶留下的六首金曲 ·  3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秋收起义十位主要指挥官:五人叛变革命,两人失 ... ·  4 天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吴柳芳的幸运,是在2024年擦边 ·  4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李新貴 | 海陸之爭:清順治朝江海防禦政策演變研究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开东

徐先挺:读宗谱

王开东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1-30 00:01

正文


读宗谱

安徽省无为中学徐先挺


面前整整齐齐摆放的是我们无为市石麟堂《徐氏宗谱》新谱。


淡黄色封面,洁白的宣纸内页,线装本。皇皇15卷,外加1本牒册。


读宗谱,我时常感佩前人修谱之虔诚、艰辛,感佩前人修史能力之强。


我族自一世祖敬公于元末明初由北京房山迁居无为,已有六百余年。为溯本源、分支派、清世系、辨昭穆、次长幼、别嫡庶,我族先人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曾先后创谱、续谱、修谱、增谱。


明宏治五年(公元1492年)三世祖政公首创谱稿,详叙我族迁居之由。七世祖九贡公悉心续编。明末崇祯癸末年(公元1643年)八世祖养素公分条列例、纠宗收族、辑散汇繁,积35年之功,五易其稿,缵集付刊而谱成。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十一世祖琼公以75岁高龄率众续编。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十四祖宗海公、十三世祖淦公、十五世祖成公增修宗谱,增其未备,继其已绝。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十五世祖以汗公、以铣公,十六世祖景堂公、绍祖公,十七世祖孝圃公重修宗谱。至此,我族宗谱体例完备、脉络分明、内容详实、装订精良。皇皇12卷,即今之所谓老谱。


老谱“卷之一”内容为:徐氏谱序、诰策、名贤谱说、凡例、像赞。其中徐氏谱序共有13篇,分别为序2篇、原序3篇、增修谱序3篇、重修谱序5篇。开卷“序2篇”为时贤名流、外姓人士友情撰写。老谱“卷之二”内容为:家训、祠规、传。


老谱“卷之三”至“卷之十一”内容为世系。世系,又称“世系表”,指一姓世代相传承的系统,它由男性子孙排列而成,呈现出一个“倒树状图”。我族世系有东分、西分之别,“卷之三”至“卷之六”为东分,“卷之七”至“卷之十一”为西分。“卷之十二”内容为:祠堂记、祭田记、服制图、坟山图、定名例、重修首事名目、收谱字号、原跋、跋。


读宗谱,我也感叹各地宗谱的命途多舛。


在那特殊年代,祠堂、宗谱被当成封建事物,许多宗族祠毁谱灭。祠堂得以存留的,被改造成学校、机关等公共建筑。至于宗谱,被焚烧,遭虫蛀,被妇女拆散做“鞋样子”。侥幸保存下来的宗谱,多有一段传奇故事。我曾帮某宗族新谱撰写谱序,他们宗族老谱由一位目不识丁的族人保存下来。这位族人冒着极大的风险,把老谱藏之于储罐,月黑风高之夜,深埋于圩田。


我们徐氏宗族唯一一套老谱由抗日名将、国民党装甲兵司令、徐氏第十七世孙徐庭瑶将军随身携带,2010年将军长子先汇专程从美国送回老家。徐氏老谱沐浴战火,远渡重洋,今日又回归故里。


感谢时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续谱建祠等民间行为在我地兴起。我们无为石麟堂徐氏第六次续谱暨第四次宗祠重建工程,于2012年2月正式拉开序幕。我是组委会成员,我的任务是为新谱写序及其他文字工作。


为了两大工程顺利开展,组委会给每位成员临时加印了老谱“卷之一”、“卷之二”、“卷之十二”,作为登记专用。


读宗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知道,阅读经典有三大拦路虎:厚、繁、难。经典著作“内部道路”很绕人。


阅读宗谱的难点:一是文章没有标点,加之以一些异体字;二是行草书,加之以印刷模糊;三是文化背景变化,涉及的科举、姓名、礼法、宗教等知识,与我们现代生活相去甚远。我这位从教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师、书法爱好者也读得磕磕绊绊。


新祠、新谱两大工程的参与和见证,我对前人的良苦用心感同身受。剔除那些女性、外姓不可染指宗谱的封建思想意识,我认同阅读宗谱前要“焚香沐手”,我认同每年农历六月六家家户户要“晒谱”。


2014年,我们徐氏宗谱续谱暨宗祠重建两大工程成功完成。


手捧新谱,一种对宗族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油然而生。


我写有一篇谱序,两篇致辞,一篇总结,另外帮助他人起草讲话稿、修改润色稿件若干篇。我很自豪,甚至暗地庆幸。我知道家谱、方志、正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基石,我参与了历史书写。我也很惶恐,我有何能?我有何德?我的文字能承担住这历史的重任吗?


很多年,包括现在,我常常处于后悔之中。宗族很多人和事困扰着我,很多人和事又让我好奇。譬如祖父在世时,房下和我同辈晚辈称他“小爹爹”(爷爷)。


祖父兄弟一人,难道他还有兄长?譬如我不曾见过的曾祖父,祖父在世时曾说曾祖父死时“一嘴整齐的牙齿”。九十多岁的邻居先茂大哥说我曾祖父读书“读到18岁”。


那年头,前后村的文书、契约都请我曾祖父代写。说我曾祖父特别疼爱家里的小黄牛,夏天每晚都把小黄牛牵到张家塘“打汪”,然后用布巾替小黄牛擦洗身子。


提起我的曾祖母,先茂大哥更是赞不绝口。说我曾祖母“每逢大事有静气”,上得了台面,压得住阵势,说村子里每有大事发生,都要请我曾祖母出主意,请她出面解决,说她曾妥善处理好一件人命官司。说我曾祖母患有哮喘病,他家有好吃好喝的,汤汤水水总不忘送给我曾祖母一碗。


我们宗族有许多有故事的人。他们本该成为村夫野老,“老死于户牖之下”。但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之下,生死浮沉,无常荒谬,令人唏嘘。读历史,我当然读教科书,读宏大叙事。如今,我更爱读个人回忆录,读历史的肌理、血肉和表情。


还有宗族的播迁史,宗族历史上那些“脊梁”式人物,宗族历史上那些文化托命之人......对这些人事,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只言片语,支离破碎。当我想追根溯源,寻找答案时,那些当事人,甚至知情人早已不在人世。


读宗谱,向历史寻找答案。


费孝通“差序格局”在我身上得到验证。


首先打开“世系卷”,找到我家的那一页。


少年时的困惑,年过半百时终于得到解答。老谱修订于1915年,祖父生于1911年。祖父大名赫然在列。祖父“绍”字辈,名讳“园”。果然,祖父上有一兄长,名讳“团”。只是我的这位伯曾祖早早离世,无后。溯流而上,我的眼睛一亮,我的曾祖父竟然兄弟八人,真是阵容强大!可历史不忍细看,细看处处残忍。


宗谱记载家族成员时,严格遵循“生以表年,没以知寿,葬以着地,娶以明配,子以重传,女以大婚,有则书之,无不妄补”原则。曾祖父兄弟八人,可惜有五位早早离世。排序分别为长兄、次兄、四兄、五兄、六兄,享年分别为27岁、25岁、10岁、31岁、18岁,五位兄弟累计享年91岁。


几位伯曾祖的短寿,让我一时陷于恍惚之中。我想看看我的曾祖父阳寿几何。曾祖父排行最末,“光绪乙酉十一年四月十一日丑时生”。老谱“生以表年”已记载,“没以知寿”呢?我又恍惚,以为老谱出现瑕疵。清醒过来,我为自己感到可笑。老谱修订时,曾祖父刚刚“而立”之年,他正同他心爱的小黄牛耕种于南亩之中。


专家说:经典书,细细读,读出海底万丈波。读宗谱,我作如是观。


我们新谱续修时,按照老谱“套着走”。此番续谱,距离上次近乎百年。百年沧桑,百年巨变。体现在新谱上,所有的女性全部上谱。从我的母亲,到我的姐妹;从我的爱人,到我的女儿。


细读宗谱,我想起学者杨自强的文字,他说,如果把一个人看着一个圆圈的话,那么,这个圆圈很大一部分同父母是重叠的,同父母的父母也有部分重叠......同样,这个圆圈同儿女很大一部分重叠,同儿女的儿女有部分重叠......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人,都不是单纯的“我”,而是“我们”——一个绵延百年的家族。它就像一个基因铸成的链条,环环相扣,而一旦断裂,就永无接续的可能。


宗谱能不修乎?宗谱能不读乎?


我地民间斥责他人:“你们家哪没老谱啊?”举棋不定时常说:“照老谱上做。”问候陌生人:“祖上哪里人啊?”


我们现代人有“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


宗谱就是宗族时间轴上的绵延投影。


我在徽州西递村胡氏宗祠参观时,导游介绍说,过去,西递村的祠堂每月都要举行一次读谱活动。每到读谱日,村人云集祠堂,族长亲自主持仪式,指定人诵读家训、家法、和祖宗格言、先贤语录。读谱时也常常联系实际,表扬好人好事,惩处不轨之人。


可历史有吊诡之处,现实也存在悖论。当初,许多地方兴师动众、大兴土木,祠建谱修。


可若干年而后,几成摆设。我曾听鲍鹏山教授讲座,教授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简明概括为“祠堂文化”和“教堂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失落痛心疾首。


教授寓庄于谐,风趣地说,过去家家厅堂上供奉的是天地君亲师牌位,现在许多人张贴的是“冰冰”“林林”等明星艳照。鲍教授的话语,“於我心有戚戚焉”。传统价值已然崩溃,价值碎片散落于各处。单纯的“忠”“孝”“礼”“义”已经在流动中失去了谈论、依靠的意义。


我还听过一位中学名师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讲座。名师说许多年轻女教师和女同学读《乡土中国》时,读着读着就睡着了。我对这些女教师女同学抱有“理解之同情”。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关键就是宗族解体,分解为以亲子关系为主体的核心家庭。随着城镇化发展,随着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人口流动成为常态。


可我还是忍不住问一句:老家何处?祖宗是谁?


农耕文化所形成的宗族伦理,是乡土中国的底色。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说道:“中国文化的根本是乡村,乡村是本,都市是末,乡村原来是人类的家。”


这56个民族与百家姓,这乡土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树立,这传统与现代,这乡贤与精英,这家与国......这岂止是我之问?


我读宗谱。我绕道过去,走向未来。

2024.5.31


文章为无为中学徐先挺先生所著,著作权和赞赏均归徐老师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