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学史上最重要的三个人,没想到他们竟然还有这种关系

超级数学建模  · 数学  · 3 年前



从前有棵大树

许多人都挂在上面


今天,超模君要给大家看“一棵树”。(敲黑板,这可是一道送命题)


Mathmatics Genealogy(数学家谱系)


这是由美国数学学会“栽培”的一棵树,名字叫做Mathmatics Genealogy(数学家谱系)。


这棵“树”可不得了了,都是数学界出身的大牛们,其实说白了就是他们经常会出现在我们各科的教科书上。(这曝光度可比当今的“网红”高太多了)


特别地,超模君还有一个独门秘诀(排面定理):书里的公式定理 → 出现人物简介 → 有“自拍照” → 该公式定理为考试重点。(高数除外,因为全是重点)


因此,他们也成为了不少小伙伴的“噩梦”,可惜超模君没学会解梦,也只能带大伙爬爬树了。让你改变对数学的看法,推荐阅读《数学与数学家的故事》。


而最近也有模友留言说想看拉格朗日师徒三代人的故事。



今天超模君就要翻你的牌!让你成为全模友中“最光的头”。



所以,今天的主角是:欧拉、拉格朗日、傅里叶这师徒三代。


我就拉格朗日一个独门弟子啊!!!


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瑞士数学家、自然学家。


“Leonhard Euler”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欧拉是有多努力,名字都带个“hard”。


人如其名,欧拉一生写下886种书籍论文,号称“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


但是来自战斗民族的圣彼得堡科学院就表示不服了,为了验证欧拉“劳模”称号的真实性,圣彼得堡科学院出手了,开始了“整理欧拉的作品”的专项工作。


世上无难事只怕“俄罗斯人”。


但谁想到这一整就整了47年,以至于有些人从上班的第一天到退休都是在“整理资料”,其实我很了解这些人的感觉。



这个时候,敏锐的拉普拉斯察觉到欧拉这波热度可以蹭,“读一读欧拉吧,在任何领域,他都是我们的老师”。


欧拉:“我就拉格朗日一个弟子,你们想干嘛?”



我才是欧拉的独门弟子!


约瑟夫·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那拉格朗日是怎么成为欧拉的“独门弟子”的呢?


因为一封信。


1754年,拉格朗日写了一封信寄给了欧拉,信中的内容是一个五十年前就被莱布尼兹证明出来的结论,但是寄信的时候,拉格朗日并不知道这个事实。写得不错,就是与时代有点脱轨。


欧拉收到信后,“又来一个蹭热度的,蹭莱布尼兹的热度,寄到我这是几个意思?”



一年之后,拉格朗日卷土重来,又给欧拉寄了一封信。这封信着实是把欧拉惊艳到了“这不是我在研究的变分法吗?这小子居然还会举一反三...”


拉格朗日虏获欧拉的“芳心”之后,好处、福利可以说是源源不断。除了学术上的指导、建议,欧拉还帮爱徒介绍工作,你尽管努力,剩下的师父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滴。


得到恩师的启蒙与指导,拉格朗日在“数学分析”上就真的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此同时,还不忘发展教育事业


其实拉格朗日在教育事业上绝对算得上是老油条,十几岁就开始执教,拥有丰富的教师经验。“我拉格朗日某人教书育人十几年,什么样的学生我没见过?”



老师,救救孩子吧~


让·巴普蒂斯·约瑟夫·傅里叶(Baron 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男爵,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


拉格朗日上有欧拉下有傅里叶。


傅里叶绝对算得上拉格朗日带过“最差的学生”。


傅里叶来自一个平民家庭,九岁的时候父母去世成了孤儿。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开一扇窗,从小就热爱数学的傅里叶拥有异于常人的数学天赋。


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傅里叶从小就爱打抱不平,喜欢找别人“理论”,有点像现在的“喷子”。出来混脾气不好的总会吃上苦头的,更何况当时是法国大革命时期。


傅里叶跑去给受害者辩解,结果很简单,当官的根本听不懂傅里叶的数学逻辑,直接抓去坐牢了。鉴于不是什么重罪,而且监狱也不能让你白吃白喝嘛,所以傅里叶很快就被放出来了。


傅里叶的人生活得跟坐山车似的,刚从里面出来不久,就凭借着出色的数学才华,当上了拉格朗日的助手。本以为傅里叶终于要开始办正事了,但怎知傅里叶又因口角被抓到监狱了。



见过家长来学校领孩子的,从来没见过老师去监狱领学生的。收到消息的拉格朗日立马就把傅里叶救了出来。


从此之后傅里叶终于上记性了,一心一意地搞学术研究,在恩师拉格朗日的指导下,花了四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热的传播》这篇论文。深受广大学子热(tu)爱(cao)的傅里叶级数就出自这篇论文。


写到这超模君突然发现:

欧拉不仅有《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积分学》等著作,还创造了一批f(x)、∑、i、e等数学符号;

拉格朗日利用“变分法”把积分进行极值化,同时还建立了一阶微分方程;

傅里叶创造了傅里叶级数。


这特么不就是半本《高等数学》书吗?


难道这师徒三代人串通好,就是为了来为难我们这些可爱的后生?



作为师徒关系的三代人,知识的传承是固然的,但更多的是数学精神的传承,他们对数学有着同样的渴望,同时也希望这种数学精神在他们手里得以传承。

欧拉从“偷”着学数学开启数学之旅,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拉格朗日19岁开始教书育人,影响了多少渴望数学的学子;

傅里叶一心只在数学,四年炼得《热的传播》,甚至把生命都献给了科研。


所以,先停下我们的抱怨,理性分析:如果没有这三个人,现在我们生活是什么样子,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敢肯定的是,他们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了呀~



作者简介:超模君,数学教育与生活自媒体博主,新晋理工科奶爸。出版过《芥子须弥 ·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后续数学文化创意多多,欢迎关注认识!

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在公众号中,回复“转载”


推荐文章
猪血晚饭  ·  🐂-20201207175210  ·  3 年前  
格斗迷  ·  李景亮备战UFC纪实,痛苦与希望并存!  ·  4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