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什么你总是很忙碌?| 社论前沿

社论前沿  · 科研  · 5 年前

编者按: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本期推送的文章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讨论了忙碌的社会现象,文章指出,忙碌曾经与社会阶层联系在一起,但如今忙碌已经成为所有人的日常写照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并没有赋予我们更多闲暇,反倒是制造了一个更加要求精力和时间投入的世界。如何忙里偷闲、劳逸结合呢?文章中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案。


这是社论前沿第1126期推送

微信号:shelunqianyan


    嗨,你最近过得如何?


     哎,超级忙。


     每天清晨,从床上醒来,一阵疲惫重新袭来。简单洗漱之后,我们慌忙出门,奔入上班的人流,拼命挤上塞满乘客的公交或地铁,然后戴上耳机,盯着手机屏幕,直到抵达上班的站点。打卡上班之后,我们在各种琐碎繁杂的工作任务之间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很多人,不仅习惯了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有时候还会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不得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都交给做不完的工作,也习惯了不吃早餐以及很少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联系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忙碌呢?我们可能会简单思索一下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并不会真正意识到忙碌的根源及其影响,更不会想出一些有效的办法来改变一个被日程表填满的生活。



一、忙碌很酷吗



     在中国文化中,长时间无所事事的人似乎都是游手好闲的。在某种意义上,尤其是在青年人身上,过分清闲会被认为是一种懒惰的标志。我们也曾听说这样一些趣闻,即有父母通常觉得从事网络主播或博客写手之类的自由职业的孩子是不务正业,他们认为真正的工作都是按时上下班并且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同样,在大洋彼岸,忙碌已经变成了美国文化一部分。


     在《有闲阶级论》中,经济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伦认为,辛勤劳作的阶层是不够酷的,他们把劳动看作成一种生活的模式了,并且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去赞美他们的工作的效率,因为这是唯一能使他们感到满意的东西了。上层阶层属于有闲阶层。凡勃伦写道,劳动在上层阶级中是低人一等的标志,并且在他们最美好的人生中是最不值得做的事。以创造了“炫耀性消费”一词的凡勃伦指出,精英们也从事着炫耀性休闲活动。


     然而,如今的时代已经全然不同了。现在,地位来源于忙碌,而且人们争抢着去看谁加了更多班。地位越高的人,工作日程也就越忙。雅虎的总裁梅丽莎·迈耶曾经说过,她每周通常工作130个小时。通用电气的CEO杰夫·伊梅尔特也说自己在过去25年中平均每周工作100个小时。苹果公司的CEO蒂姆·库克经常凌晨3:45起床。


     当美国人谈到“忙碌”的时候,他们会联想到“地位。”美国的两位市场营销学教授Silvia Bellezza和Neeru Paharia对此专门进行了研究。他们在消费习惯中发现了忙碌和地位之间的联系:与一个在有机食品超市Trader Joe’s购物的人相比,从快递服务商Peapod(最早利用电子商务售卖食品杂货的公司之一)那里取货的人会被认为更加忙碌,且地位更高;同时,一个戴着蓝牙耳机的女性会被认为比戴着普通有线耳机的人更加忙碌,且地位更高。同样的,网络让忙碌变成了一个值得炫耀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微博、微信上,我们很难去吹嘘自己买了一辆豪车,但我们却很容易去吹嘘自己忙于某些会议和工作。


     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中,牛津大学的社会学家乔纳森·乔谢力(Jonathan Gershuny)和金伯莉·费舍(Kimberly Fisher)分析了1961年到2010年这五十年间的工作时间变化。他们发现,自1970年代以来,尽管男性们做了比他们父辈更多的无偿工作,但是整体的工作时间只增加了一丁点。拥有良好教育的人工作的时间最长,他们并非是一个“有闲阶级”,反倒是一个高地位的劳动阶层。但是在最近十五年中,忙碌和地位之间的关系似乎在逐渐削弱。


     作为一种地位标志的忙碌已经无处不在,它失去了光泽。忙碌不再和高地位相互联系,它越来越多地成了普通大众的日常写照。正如乔谢力所言,如今,谈论忙碌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如果我们说自己很酷,我们可能会说的一个事情就是“我不是那种忙成狗的人。”换句话说,碌碌终日可能会让我们觉得很糟糕。



二、忙碌是一种病



     自2007年起,美国心理学会出版了一本名为《美国人的压力调查》调查报告。他们发现,大多数美国人都承认,他们身上的压力超过了保持健康的基本水平。


     庸庸碌碌是一个恶性循环。忙碌像一种传染病,过度忙碌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英国的传染病学家麦克·马莫博士(Michael Marmot)研究了压力和压力的影响,发现了两种忙碌的根源。其中,最具危害性的一种忙碌是无法控制的忙碌(busyness without control),它主要影响着穷人。因为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允许出现停工期或失业,他们必须打两三份工才能满足家庭基本所需。当我们将考虑孩子考虑进来时,这种压力就变成了无法抗拒的,并且压力可以滋生各种健康问题。


     第二种忙碌也会导致健康问题,但是它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一种疾病。它是能够控制的忙碌(busyness with control)。它是一种我们自己制造的一种压力。事实上,我们匆忙做事,或者担忧哪些本不存在的事。在和朋友聊天后,我可能发现自己根本么没必要匆忙做事。大多数时间,我们给自己制造了各种紧急情况。而这些紧急情况又给自己徒添了不少烦恼,并且无助于高效完成自己的事情。即便这些紧急情况真实存在,它通常也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创造了一个密密麻麻的日程表而已。



三、谁夺走了我们的时间?



     毫无疑问,我们有一些办法去给减少不必要的忙碌。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我们会分享一些实用性的建议。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的事,第一种,也是最具危害性的一种忙碌是无法控制的。换句话说,我们很难去改变它,或者这种生活和工作节奏很可能已经操纵了我们的命运。


     谁夺走了我们的时间呢?许多人可能认为,技术的进步让我们有更多闲暇和自由。当工厂开始追求以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来取代人力的时候,当购物、办事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利用各种机器或平台进行操作的时候,当我们沉迷的网络变成了一个我们自己生产的内容世界的时候,我们的忙碌会减少吗?我想,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为,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忙碌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技术的进步。


     奥地利哲学家艾文·伊里奇(Ivan Illich)曾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影子工作”(shadow work),它指的是那些无偿但却有益于其他人的工作。比如,做家务活和照顾小孩就是两种主要的影子工作,日常通勤可能也是一种影子工作。在克雷格·兰伯特(Craig Lambert)的一本名为《影子工作:那些让你碌碌终日的无偿且隐形的工作》中,兰伯特解释说,这类影子工作越来越多了。尽管我们有时并没有加班工作,但这可能帮助我们去解释我们碌碌终日的原因。


     兰伯特说,技术的发展应当为我们的忙碌负责。在以前,我们期待自动化技术可以去从事那些单调乏味的工作,因此我们就可以享受更多的娱乐时间。事实上,自动化技术从普通大众手中夺走了那些有偿的工作,同时,它通过将工作任务从员工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从而大大增加了我们身上的影子工作带来的压力。


     比如,许多无人售货的超市中,我们需要自己去查找商品存放的位置,并且自行完成付款程序。另外,在这个内容生产为主的网络世界中,我们忙于为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哔哩哔哩直播、今日头条等各种平台花费大量时间去创造内容。


     尽管这种影子工作有一定的好处,比如节省时间、增加了我们的自主性,但正如兰伯特所指出的,这种影子工作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工作都是社会性孤立的。比如,一个上了年纪老人需要花费好大的功夫才能去预定一个在线的旅游路线,或者在触控屏幕上购票。影子工作影响了我们所有人,每一次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交换都创造了一个特定的社群。只有当它是有偿的的时候,我们为其他人服务才是人类社会的核心特征。但是在一个自我服务的世界里,你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四、如何逃离忙碌的生活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写下这封辞职信的女教师真的如愿以偿了。她去了云南大理洱海,她去了重庆磁器口,逛成都黄龙溪,并且游历了杭州、乌镇、南浔、绍兴、大连、哈尔滨、洛阳等城市。三年过去了,顾少强已经忙碌平庸的生活中解脱了出来。她现在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可以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或许,我们不能像她一样说走就走。但是,却是存在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过于忙碌。首先是需要弄清楚忙碌背后的含义。当我们在说自己很忙的时候,忙碌可能有大约四种意思。第一种是在强调自己的重要性程度。第二种是为了给别人一个简单的借口,这样就可以避免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第三种可能是因为自己很担心,我们之所以很忙,可能是因为担心失去某些东西。我们担心自己会不重要,担心自己不被某些人或事情所需要,因此我们花费更多时间在本不重要的事情上。第四种则是愧疚。


     在理解了忙碌的含义之后,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实际的办法来应对那些可控的忙碌。


     1.自我追踪。通过日记本或日程计划可以对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做简单的记录,这样会有助于我们去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2.改变你的语言。与其经常抱怨“我没有时间”,还不如去尝试着说“这不是我的优先事项,”并且去看这样的感觉如何。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我没有去帮你修改简历,因为它不是当前最紧急的事。”改变语言可以让我们知道,时间是一个选择。如果我们不喜欢某种花费一个小时的方式,我们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同时,与设定优先级相关的一个技巧是按照重要性程度去分配时间和精力。


     3.强制停止。不仅我们需要休息和恢复,我们也需要减慢速度或暂停一会,来赞扬我们自己的感觉,庆祝我们的成就,以及获得一些深入的认识。不要再让精疲力尽成为一种与自我价值等同的身份及生产力的象征了,让我们想一想那些东西才是重要的吧:对我们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4.少做一些,感受更多快乐。与担心错过相反的东西是失去的快乐。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当下之物,你将因此获得对忙碌的控制力,并且发现快乐。感受更多快乐。学会如何做得少一些。


资料来源:

https://journal.thriveglobal.com/when-did-busy-become-cool-8ca13f5f54f9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scott-dannemiller/busy-is-a-sickness_b_6761264.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2018/oct/12/shadow-work-automation-tedious-jobs-oliver-burkeman

https://lifehacker.com/5994072/how-to-escape-the-cult-of-busy


文章整理:周帅


        



                                  

社论前沿

关注国际顶级刊物
聚焦前沿理论方法
追踪名家研究轨迹
推送最新学术论文
微信号:shelunqianyan
社论译介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自媒体、媒体、机构转载请申请授权,联系邮箱shelun2015@163.com,注明“机构名称+转载”。


推荐文章
FBIF食品饮料创新  ·  ADM全自动香精工厂落地浙江,Kerry以1 ...  ·  2 年前  
亿欧网  ·  比亚迪:不造芯片的电池厂不是好车企  ·  3 年前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  2019年将迎来包括优步、Lyft等一众-2 ...  ·  5 年前  
刘诗儿  ·  等待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