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数据公布,南京大学优势明显

南大招生小蓝鲸  ·  · 6 年前

日前,科技部网站发布了《2016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和《2016年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报告对我国国家重点国家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披露。


截至2016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54个,其中高校占比接近70%,25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在8个学科领域,以下是各个学科占比统计图:



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基本反映了我国基础研究力量的地域分布。 其中江苏省拥有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高校方面,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各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位居第一,北京大学共有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排名第三,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紧随其后。以下是南京大学7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列表:


实验室名称

所属领域

主管部门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领域

教育部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领域

教育部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数理领域

教育部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领域

教育部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领域

教育部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领域

教育部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学领域

教育部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为基础,整合了校内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相关优势资源而建立起来的国家级生命分析化学基础研究的平台。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8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2014年又新通过答辩1名),国家“千人计划”学者1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青年千人计划”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名,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名。


实验室成员2009-2013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8项(国家级138项),到校总经费1.63亿元(合同经费3.28亿元)。在生命分析化学领域取得5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877(IF>5刊物322篇,一区期刊145篇);这些论文已被实验室以外的学者在SCI刊物引用11344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2件;出版专著2部,主编专著、教材6部,撰写专章17章。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4项)、全国性协会科技一等奖3项,各种个人荣誉奖励9项。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在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1990年起向国内外开放,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实验室于2004年荣获“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2名,讲座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


自建成以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973或重大科学计划项目5 项,国家攀登计划3项,863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7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3 项、优秀创新群体项目1项、重点项目27项和面上基金项目190余项,横向项目20 余项等。共计发表学术论文2600余篇,其中SCI论文2400余篇,专著7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国家优秀教材奖3项,亚洲化学会基础研究报告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等。毕业生中4人次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4年成立,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1995年被批准开放,是由国家计委首批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以凝聚态物理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依托,面向量子调控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微结构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质及其应用等重大科学问题与技术关键,以量子调控研究、人工纳米结构材料与器件等为主要研究方向,设计、制备微米、亚微米、纳米尺度的新结构,揭示新的量子效应,发展量子调控科学,进而发展新一代的光电器件及其应用,以期为技术创新提供科学积累,促成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7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 8位,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7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位。实验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为我国微结构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实验室第一篇关于界面生长机制的论文在Nature上发表,实现了实验室在国际上该级别刊物上发表文章零的突破;随后介电体超晶格研究的一批创新性成果发表在《Science》(3篇)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反响。在连续6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实验室均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其中2000年度为数理学科的第一名,2005年度经科技部批准予以免评。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于1989年由徐克勤等五位教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3月经国家计委、科委和教委组织专家论证后,确认为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正式批准在南京大学建立。


1995年10月,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开放运行。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共7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1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3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13名国内各主要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名专家组成,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共6名。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多年进行软件研究的基础上于1986年底通过专家论证,1987年开始筹建,1990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被批准向国内外开放。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59人,其中教授3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56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2人,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2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17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2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5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1人,中创软件人才奖获得者9人。实验室提倡多学科、多技术的相互渗透,鼓励不同层次研究工作的结合和研究人员协同攻关,力求充分利用已有的先进科研实验条件,使实验室成为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窗口。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南京大学,在生物化学系基础上建立起来,于199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1995年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2006年、2011年三次通过国家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良好的成绩。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5人:高级职称56人,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5人。其中,“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 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 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1 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 项。此外,近5 年来,本实验室引进千人计划4 人、长江讲座教授2 人、外聘思源讲座教授3 人。


五年来,本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 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 项,省部级二等奖2 项;发表研究论文1003 篇,其中SCI 论文862 篇(占论文总数的85.9%),其中影响因子10.0 以上的论文21 篇,实验室单独或合作在Cell、Nature、Science 上发表论文4 篇、在Cell、Nature 系列刊物发表论文5 篇;国内核心刊物141 篇,出版著作25 部。获美国发明专利1 项,中国发明专利53 项,另有129 项中国发明专利和5 项国际专利申请正在审理中。实验室获新药临床试验批件1 件,3 个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1 个新药完成临床试验并已申报生产注册。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大学与同济大学建立,是国内最早从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的机构之一,分别于2000、2005、2010和2015年四次通过国家评估,为良好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张伟贤教授担任5人(国家特聘专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青年千人计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固定人员117人,其中研究人员104人、管理人员2人、技术人员11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4人、千人计划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


此外,2018年4月由南京大学申报的“智能光传感与调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该重点实验室由南京大学光学工程、材料学、物理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共同建设。


下面是各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统计(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发布的报告;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按各共建单位各有一个进行统计;科技部发布的报告中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统计数据时未去掉2017年评估未通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来源:青塔

美编:于海韬


推荐文章
中债资信  ·  中债资信ABS估值定价日报-20230131  ·  1 年前  
一个梅特涅主义者  ·  重大事件谈: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恢复外交关系  ·  1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