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胡思乱想:价值成长对冲投资策略

辉哥奇谭  ·  · 4 年前

提前说一下,下面的投资思路未经验证,只是我在看完美剧《亿万》,洗澡时突然想到的一个策略,诸位且听之,先不要信以为真,更不要用这种思路去投资。我会继续用思考、收集数据,寻找更多线索,更新会随时发在我的「知识星球」上 —— 我的思想集散地。

美剧《亿万》的主角之一是对冲投资金投资者,对冲基金简而言之会同时投两种趋势,比如基金管理人在购入一种股票后,同时购入这种股票的的看跌期权(Put Option)。这样无论股票是涨还是跌,投资人都有获利空间。

我所想到的新的「对冲」思路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如果你看好一个行业,可以对这个行业的龙头和新秀同时投资,而投资的最好时机是这个行业将要发生「颠覆性」的切换时。投龙头公司,属于投价值性。而投新秀公司,属于投成长性。咱们姑且把这种投资策略称之为「价值成长对冲投资策略」

这种策略为何有效?我们先做一些逻辑分析,然后再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假设我们在合适的时机给某个行业的龙头和新秀公司各投100万,那么10年之后(还是要至少10年的长期投资),有四种可能情况发生。

情况1:龙头赚、新秀赚

情况2:龙头亏、新秀赚

情况3:龙头赚、新秀亏

情况4:龙头亏、新秀亏

股票投资有一个好处是,亏损是有限的(最多本金全无),而成长却几乎没有上限(比如伯克希尔·哈撒韦用了50多年成长1万倍以上)。所以,铁定亏损的情况只有情况4,即龙头亏、新秀亏。这种情况只出现于整个行业式微,比如美国的铁路行业。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说明你对于整个行业的趋势判断有误。除了这种特定损失的情况,说说其他三种情况。

情况1:龙头赚、新秀赚 无疑是最佳的场景,什么时候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举一个已经发生的例子:微软+Google,Google借互联网东风崛起时,无疑是要革微软命的。但微软后来幸运的通过云战略跳上第二条S曲线,如今第二春也是风光无限。

情况2:龙头亏、新秀赚 说的是老牌企业没有跨上自己的第二S曲线,被历史淘汰,而新秀取而代之。这样的例子很多,看《浪潮之巅》一书就可以。

情况3:龙头赚、新秀亏说的是老牌企业跳上自己的第二S曲线,但是挑战的新秀没有上位成功。这样的例子应该也有,今天没来得及找。

正常情况下,出现情况1或情况2或情况3(注意逻辑上是「或」的关系)的概率要远大于出现情况4的概率,而根据股票投资的特点,无论是情况1、2还是3,投资者都会赚到钱,因为时间足够长的话,任何一只股票盈利的空间都要远超100万(即100%),看看科技股的成长历史就知道,足以弥补另外一只股票全赔的情况。这是逻辑上这种策略之所以有效的原因。

当然,如果需要具体分析,还有一些问题要回答:

第一、被看好的行业有什么样的特点?

第二、什么样的公司属于「龙头」?

第三、怎样判断一家公司是真的新秀还是假的新秀?

第四、具体的买入点怎样判断?

问题1和2都比较容易找到答案,我就不浪费口舌了。问题3需要好好思考,我目前的答案是:当一家新秀公司在一个细分领域站稳脚跟,老牌公司无可奈何的时候。看看Tesla在Model 3上的表现,再看看字节跳动在短视频上的表现大家就会略知一二。

问题4呢?其实老牌龙头公司有成熟的商业模式,稳定的定价预期,所以买入点比较宽泛。但是我们可以多考虑一下成长型公司的买入点,我觉得除了参考问题3的答案,还有一个关键因素要考虑,即判断这个行业颠覆性巨变发生的时刻,著名的历史切换时刻的例子是智能手机崛起之时(以iPhone 4诞生为标志,注意不是第一代iPhone)—— 多看看《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会有启发。

我能看到的「价值成长对冲策略」的例子包括:阿里+拼多多、腾讯+字节跳动(未上市)、及Apple+华为消费者BG(不上市)、丰田+Tesla。大家还能想到哪些例子?大家还有哪些思考或疑问?

最后,也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只要打开知识星球,点我的头像看我每天的分享,就知道为何这个知识星球物超所值。如果你希望获得启发,来这里不会后悔 —— 算一下自己可能所得和潜在损失,你就知道哪个更划算了,对不?万一后悔,三天内请原路退出即可。


参考文章:投资系统的升级 (这是去年11月投资思路的一次升级,借助这次升级,我突破了自己投资的瓶颈,在今年获得可观的收益。)

前一篇文章:谈谈AirPods Pro

提醒辉友们别忘记本周末即将在知识星球上线的语音分享。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请点击「阅读原文」




推荐文章
萌哥阵地  ·  【港股打新】-一大波新股来袭,怎么选?  ·  3 年前  
理想聚焦  ·  俄罗斯为什么要迁都?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