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场直击!「挑战」安藤忠雄中国首次大型回顾展都有什么好看的?

ZaomeDesign  ·  · 3 年前

来源:原境界space

《水之教堂》 | 展览现场

Church on the Water | photo ©TING



🔈🔉🔊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于2021年3月19日至6月6日展出建筑展「挑战:安藤忠雄」。作为安藤忠雄全球巡展的第四站,此次展览亦是中国迄今为止对安藤忠雄建筑设计生涯最为全面的大型回顾展。展览通过经典建筑作品的再现,精致的建筑模型、详尽的设计手稿以及大量文献资料,试图“全景式”回顾一代建筑大师的传奇生涯。



△ 展览现场 | 复星艺术中心     


安藤建筑工作室为了此次展览,特别根据复星艺术中心的建筑特点,对建筑空间布局、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在馆内再现了安藤建筑作品的实景空间。



安藤忠雄肖像照 Portrait of Tadao Ando
© Tadao Ando Architect&Associates


安藤忠雄(Tadao Ando)是谁?


“自学成才的天才建筑师”、“拳击手中最好的建筑师,建筑师中最好的拳击手”、“逆袭试炼者”、“混凝土诗人”……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1959以后,通过考察日本传统建筑,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转而投入建筑设计。1969年,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95年后,陆续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 展览现场 | 复星艺术中心


安藤忠雄(Tadao Ando)有哪些代表作?


代表作有“住吉的长屋”、“光之教堂”、“水之教堂”、“东京21_21美术馆”、“地中美术馆”、“头大佛”等。他的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善用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主要材料,以及将光影与建筑结合到极致。



△ 大淀的附属工作室建筑/模型 | ©TING


展览主要分哪几个版块?


展览主要分为五个版块:“空间的原型”、“城市的挑战”、“景观的创造”、“与历史对话”、“水之教堂”。除水之教堂为教堂空间实景的再现,其余版块皆综合了多种展陈内容,分别从不同层面展示安藤的建筑作品与思想。




「 挑战 」

安藤忠雄


2021.03.19-2021.06.06 | 复星艺术中心


 推荐指数  

🌟🌟🌟🌟


:展览整体专业性较强(如大量展示建筑师图纸、手绘、模型)之余,将光之教堂和水之教堂的空间在馆中实景搭建,兼顾了参观者的空间体验,同时亦有流畅的观展流线。


:或因展馆空间有限,些许模型贴墙悬挂展示,只向观众展示平面效果,意义不是很大。水之教堂成为网红打卡地,失去应有的静谧氛围。


注意事项 :参观的楼层顺序是2-3-4-1,4楼为观景餐厅,如果只想看展览可直接2-3-1。



 展馆空间 

△ “打卡”区域 | 复星艺术中心


△ 二层展览现场 | 复星艺术中心






「空間的原型」

△ 城市游击战住宅/模型 | ©TING



1' 城市游击战住宅(方案,部分实现)


1973年,安藤忠雄在《城市住宅》杂志临时增刊上发表了论文《城市游击战住宅》。与之同时发表的还有3栋关于个人住宅的方案,将住宅作为在城市中个人栖息的“堡垒”的观点阐释得淋漓尽致。


△ 城市游击战住宅Ⅲ-富岛宅,1973/方案模型 | ©TING


其中,只有富岛宅得到了建造。这也是安藤忠雄作为建筑师实际完成的首个作品。作为其设计的住宅原型,可以观察到安藤对日本传统建筑空间借鉴的痕迹。


△ 城市游击战住宅Ⅲ-富岛宅,1973/方案模型


△ 城市游击战住宅Ⅰ-加藤宅,1973/方案模型


△ 城市游击战住宅Ⅱ-小林宅,1973/方案模型



△ 安藤忠雄的住宅作品大集合




/


△ 大淀的工作室Ⅱ/模型 | ©TING



2' 大淀的工作室Ⅱ


该建筑位于日本大阪的大淀,将原来的大淀工作室拆除后,安藤忠雄重新建造了一座工作室作为研究所的工作基地。建于1990年,楼高4层,地下2层。建筑东侧有一个贯穿全楼的楼梯井,各个楼层面向这个垂直空间的一面都呈现阶段式地逐渐后缩。


△ 大淀的附属工作室建筑/模型 | ©TING


左侧展示的是大淀的工作室的附属建筑,是会客厅兼工作室,是一栋地下1层,地面3层共4层的L型建筑。工作室以种植着巨大樟树的中庭为中心,各个楼层之间有楼梯井,阳台相连接。2015年安藤在最上层加盖宛若漂浮在绿树之上的杠杆结构式休息室。


△ 大淀的工作室/模型 | ©TING




/


△ 4×4 House /模型 | ©TING



3' 4×4 House


位于日本神户市一处海滩与铁路之间的荒地上,距离海水线仅有65米的距离。每栋房子的基地面积只有不到五米(4.75米)见方。由于用地极其狭小,所以所有功能被垂直布置再通过楼梯连接。


△ 4×4 House /模型 | ©TING


4×4 House共有五层,地下一层作为储藏室,卫生间位于二层,再向上两层是卧室,餐厅起居室位于顶层错位的混凝土方块中。


△ 4×4 House /模型 | ©TING


这个4x4x4的方块与主体错位1米,产生一个咬合关系,正是这个小小的错位为下层空间带来了顶部的采光条件。


△ 4×4 House /模型 | ©TING




/


△ 住吉的长屋,1975-1976/模型 | ©TING



4' 住吉的长屋


1979年,“住吉的长屋”作为安藤的代表作,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住吉的长屋位于日本大阪住吉区的一条老街上,基地面宽极窄(约4m),进深较深(约14m),地块狭长。建筑面积大约34坪,凝聚了安藤忠雄惯用的清水混凝土、铁玻璃、木材和石条。仅留设出的室外中庭将四季变化引入生活空间,正是安藤忠雄企图找回在传统街屋曾经拥有过的生动感觉。


△ 住吉的长屋,1975-1976/模型 | ©TING

△ 住吉的长屋,1975-1976/模型 | ©TING




/


△ 冈本的集合住宅(方案)| ©TING



5' 集合住宅


冈本的集合住宅,是一个最终未能实现的公共住宅方案。在朝南且风景优美的斜面基地上,采用网格框架配置了17户住宅。设计上利用将网格框架融入地形的过程中产生的“偏离”,自然衍生出赋予内外空间以不同性格的缓冲空间。


△ 冈本的集合住宅(方案)| ©TING

△ 冈本的集合住宅(方案)| ©TING


以冈本的集合住宅方案为灵感萌芽,安藤位于六甲的集合住宅的得到了建造。建造分三期进行,1978-1983年为第一期,1985-1993年为第二期,1992-1999年为第三期。


△ 六甲的集合住宅 | ©TING


△ 六甲的集合住宅 | ©TING


在不规则的地形上置入均质框架,形成几何学空间构成,利用由此产生的网格和空隙,打造出具有高度空间感的公共区域,并且创造了户型的多样性。第三期住宅经过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后,作为震后复兴建筑建成。


△ 六甲的集合住宅 | ©TING




/


△ 安藤忠雄的摄影精选与住宅



6' 安藤的“自学之路”


安藤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建筑师。对于选择了自学这条的路的安藤来说,能够亲身造访各地的建筑和街道,使自己获得实地体验的“旅行”,才是真正的“学校”。因此,在旅行途中,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们从他留下的手稿、影像、和其建筑作品中可见一斑。


△ 玻璃砖之家-石原宅,1977-1978


△双生观 - 山口宅茶室;1981-1982


△ 帝冢山之家-真锅宅,大阪,1976-1977 | ©TING




/


△ 光之教堂 | 展览现场



7' 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是日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亦是安藤忠雄的成名代表作。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在一个现有的木结构教堂和神父住宅的基础上扩建。因其在教堂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产生一种无可比拟的神圣、宁静的动人感觉。


△ 光之教堂模拟实景与模型



△ 涩谷项目(方案),1985-1988 | ©TING

*

△ AKKA画廊,1985-1988 | ©TING

*

△ 大谷地下剧场设计(方案),1995 | ©TING

*

△ TIME'Ⅰ+Ⅱ,京都市,1982-1991 | ©TING

*

△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1989-1991 | ©TING


△ 真言宗本福寺总平面 | ©TING

*

△ 南岳山光明寺,1998-2000 | ©TING


△ 南岳山光明寺,屋顶 | ©TING


△ 南岳山光明寺,室内 | ©TING


△ 南岳山光明寺,室内仰视 | ©TING




「城市的挑戰」

△ 慰灵纪念碑/模型 | ©TING



1' 世贸中心重建计划(方案)


2001年9月11日清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遭到恐怖袭击,安藤忠雄提议在世贸中心旧址上建造一座慰灵纪念碑。从“献给唯一的地球”这个理念出发,他设计的是一个巨型球体的一部分,就像大地上的一处隆起。


△ 慰灵纪念碑方案


△ 慰灵纪念碑草图



△ 曼哈顿屋顶小楼(方案),1996 | ©TING

*

△ 普利策艺术基金会美术馆,2001 | ©TING



/


△ 北京国子监酒店+美术馆/模型 | ©TING



2' 北京国子监酒店+美术馆


自2008年开始,这个项目一直在推进中。位于北京市中心,毗邻故宫东北方3km左右的历史古迹“国子监”。设计上将以前的工厂改为酒店和美术馆。沿用了历史街区独有的立体重叠的屋顶风格,并加入现代建筑元素。


△ 北京国子监酒店+美术馆/模型 | ©TING


项目的特点是,从入口到屋顶庭院,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中,大胆地规划了水景,以此来统一整体。


△ 北京国子监酒店+美术馆/模型 | ©TING



△上海保利大剧院,2009-2014

*

△新华书店/明珠美术馆,上海,2015-2017

△ 光的空间,上海,2015-2017

*

△ 启皓文化基金会(推进中),北京,2012至今 | ©TING




「景觀的創造」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 “头大佛”的建造过程


1' “头大佛”


安藤忠雄在日本札幌的 Makomanai Takino 墓地中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由薰衣草覆盖着的寺庙,其中一座巨大的佛像就在薰衣草花海当中。在寺庙建成之前,这座13.5米高的佛像已经独自在田野中站立了15年。


△ “头大佛”的设计手稿


他在佛像的四周建造一个圆锥形景观山丘,只剩下佛像的头部可以从山外看见。游客可以通过40米长的通道进入佛像内部,从内部再走向佛像,直到光线射入,抬头才能与佛像对视。安藤以自身对佛像的理解,创造了一个生动的空间序列。


△ “头大佛”的剖面图


△ “头大佛”的设计手稿



/


△ 直岛模型展厅现场



2' 直岛


直岛项目是象征安藤建筑思想的作品。这种场所的构建超越了建筑的框架。1987年至今完成的7个项目中,安藤始终追求将建筑几何构想藏在地形中的想法,在这种几何构思中,打破了内外界限,形成富于变化的空间形象。如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等。


△ 直岛模型展厅现场

△ Benesse House



/


△ 中之岛儿童图书馆森林,2017-2019 | ©TING



3' 中之岛儿童图书馆森林


这是安藤为呼吁人们重视儿童时期的读书活动而主动提出设计的项目,是一座位于大阪中之岛中央公会堂附近的儿童图书馆。图书馆中的挑空阅览室周围的曲面墙由满满当当的“书墙”构成。


△ 中之岛儿童图书馆森林,2017-2019 | ©TING


△ 中之岛儿童图书馆森林,2017-2019 | ©TING



/


△ 兵库县立美术馆/模型 | ©TING



4' 兵库县立美术馆


位于兵库县的美术馆,是安藤“重生”主题的代表作品之一。2019年,由建筑师本人出资扩建了安藤忠雄画廊,展出其本人的作品,主要是位于兵库县的作品。


△ 兵库县立美术馆/模型 | ©TING


△ 兵库县立美术馆/模型 | ©TING



/


△ 神户市滨水广场/模型 | ©TING



5' 神户市滨水广场


该广场与兵库县立美术馆本是两个工期不同的项目,安藤将它们统一成了一个项目。广场上栽种了许多各指定城市赠送的樟树。


△ 神户市滨水广场/模型 | ©TING


△ 神户市滨水广场/模型 | ©TING




「歷史的對話」

△ 证券交易所,巴黎,2016-2020 | ©TING



1' 证券交易所


这座位于巴黎中央市场旧址的建筑曾经是一座谷物交易所,安藤将其改建为美术馆。在这个项目中,安藤将新与旧的对话作为设计主题,在建筑物内部的圆形大厅中植入一个高10m,直径30m的圆筒形空间。


△ 证券交易所,巴黎,2016-2020 | ©TING


「众方纪」是由独立⾳乐人、新青年代表陈鸿宇发起的首个当代艺术项目。“众⽅纪·额尔古纳”作为「众方纪」⾸个精神地标建筑建造于陈鸿宇的故乡内蒙古北部,额尔古纳与俄罗斯边境的草原上。


△ 证券交易所,巴黎,2016-2020 | ©TING


△ 证券交易所,巴黎,2016-2020 | ©TING


△ 证券交易所,巴黎,2016-2020 | ©TING


在既有空间中植入新的空间已经不是安藤第一次使用这样的设计手法了。但该项目是第一次将该构思最大程度地实现。


△ 证券交易所,巴黎,2016-2020 | ©TING


△ 证券交易所,巴黎,2016-2020 | ©TING


改建后的空间,古典的建筑外形包裹着混凝土材料的现代建筑的内核,旧的空间功能被改变,仿佛一个“宇宙蛋”的升级版被植入到建筑内部。


△ 证券交易所,巴黎,2016-2020 | ©TING



/


△ 泰特现代美术馆(方案)/模型 | ©TING



2' 泰特现代美术馆(方案)


泰特现代美术馆1995年的国际设计竞赛中,安藤大胆地将两个现代的盒子形状的体量植入既有建筑,虽然该方案未中标,但其面对历史建筑的改造手法在这个过程中日趋成熟。


△ 泰特现代美术馆(方案) | ©TING



/


△ 石刻博物馆,1996-2010/模型 | ©TING



3' 石刻博物馆


这座美术馆收藏着雕塑家夫妇的作品。两位艺术家出生于德国巴登地区的郊外,以当地特有的拥有坡屋顶的仓库改建的主楼为中心,外部是由墙体围合而成的雕刻庭院。


△ 石刻博物馆,1996-2010/模型 | ©TING



/


△ 阿玛尼剧院,2001-2003/模型 | ©TING



4' 阿玛尼剧院


这是意大利的时尚品牌阿玛尼的剧院,是对米兰阿玛尼总部大楼基地内遗留的旧工厂进行改造后建造的。


△ 阿玛尼剧院,2001-2003/模型 | ©TING


外观保持了原样,内部套盒状地置入剧院设施,借由新旧的双重结构,创造出可以开展各种活动的灵活空间。


△ 阿玛尼剧院,2001-2003/模型 | ©TING


△ 阿玛尼剧院,2001-2003/模型 | ©TING




「青蘋果之心」

△ 青苹果,位于展馆入口


青苹果几乎已经成为安藤忠雄的标识。安藤以“青苹果”比喻青涩的,充满稚气的原始力量。他希望人们都能掌握“青苹果”之心,以儿童般的本真来面对和开拓复杂的世界。


△ 青春| 安藤的青涩的勇气之心


摄影:TING

图片未经作者许可授权不得使用




关联阅读:


安藤忠雄中国双展,今年绝对不能错过的大展!



和美术馆参观记丨安藤忠雄


和美术馆的 “ 顺德经验 ”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在看” | 把本号分享给你的朋友 | 欢迎留言投稿交流 | 微博@ZaomeDesign

推荐文章
国学生活  ·  改变自己最好的方式(此文无价)  ·  11 月前  
云南网  ·  春节期间云南旅游热度有多高?戳!  ·  1 年前  
澎湃新闻评论  ·  处罚决定书的“诗外功夫”|澎湃社论  ·  2 年前  
22号公馆  ·  中国未来40年的大趋势  ·  3 年前  
BondConnectDynamics  ·  新债信息通 | 9月12日  ·  4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