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家一级编剧马继红 :创作《鲲鹏击浪》的过程像“滚石上山”

华策影视  · 娱乐  · 10 月前



2019年9月,由华策影视出品、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题材电视剧《外交风云》一经播出,口碑收视一路长虹,并连续斩获第32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第30届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第十六届全国“五个一工程”电视类优秀作品奖。2023年,华策影视再度与《外交风云》原班人马合作,出品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的国家重点剧目《鲲鹏击浪》,该剧已于4月开机。《中国广播影视》杂志专访了编剧马继红老师,回顾其四年“四易其稿”的创作历程。












2019 年,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外交风云》开播后,国家一级编剧马继红便开始酝酿她的下一部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鲲鹏击浪》。


自 1993 年从专业作家改行成为编剧,30 年来,马继红创作的作品主要以主旋律电视剧为主,且以革命英雄和革命领袖题材居多。其中,2016 年播出的《彭德怀元帅》被认为是一部从“高原”走向“高峰”的电视剧作品,她也凭借该剧入围第三十一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马继红说 :“我写彭德怀确确实实是因为我对他的敬仰,他打动了我,所以作品中流出来的不是笔墨,那是情感。”


写毛泽东也是出于这样的情感。彼时将陆续迎来建党百年、毛泽东诞辰 130 周年这两大重要时间节点,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和共和国一同成长的“50后”,以她为代表的这代人对毛主席、对党、对新中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热爱。“这种爱不是装出来的,不是后来灌输进去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鲲鹏击浪》选取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到他作为党的一大代表见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也就是1918—1921 年这个时间段。因为在马继红看来,这极不平凡的三年对毛泽东来讲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升华期,也是他的世界观发生根本转变的关键奠基期。然而,过往影视作品对这段历史呈现得并不多,对于一个编剧来讲,这种新鲜感正是促使她去挖掘这方面题材的动力。


不曾想,这部灌注了她一腔热情、被她给予美好期冀的作品,一写就是四年,其间更是四易其稿。回望这段创作历程,马继红用“滚石上山”来形容,因为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压力也很大。



用脚读书,用眼

读书,用心读书  


马继红坦言,《鲲鹏击浪》创作过程中最不一样的体验,就是经历的打击比较多。


打算写《鲲鹏击浪》的时候,马继红已有数部成名作,也拿过数座最佳编剧奖杯 :2020 年,《外交风云》为马继红一举拿下第三十二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和第三十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奖 ;2001 年播出的为纪念徐向前元帅诞辰 100 周年而摄制的革命历史人物电视剧《向前,向前!》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篇电视剧二等奖 ;2003 年,马继红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突出成就奖。


马继红 《 鲲鹏击浪》编剧


但是最开始想做《鲲鹏击浪》的时候,她无论讲给谁听,谁都不接她的茬。拍摄的难度、融资的难度、市场的难度、推介的难度……各有各的心思和顾虑。在大家都不是特别看好的情况下,她决定先写起来再说。

按照马继红的创作习惯,创作一个作品大概有三个阶段 :用脚读书,用眼读书,用心读书。

第一个阶段,用脚读书。“现实题材是这样,革命历史题材也是这样,我必须身临其境去感受,才能激发创作灵感。”她说。

毛泽东的故乡韶山于她而言,就像是一个精神的加油站。创作《彭德怀元帅》《外交风云》时,每当遇到坎,觉得过不去了的时候,她都要到韶山毛泽东广场上,向毛主席诉说。“我觉得那是一种精神上的补充,每次到那里都能获得一种动力。”

以韶山为起点,她沿着毛泽东一路走过来的路程,重新走了一遍:板仓、橘子洲头、岳麓书院、湖南(第一)师范、北大红楼、三眼井胡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很多地方与 100 多年前相比已是沧海桑田,四处游人如织,但是当一颗心去寻找的时候,还是会有不同的感觉。”她说。

第二个阶段,坐在书斋里用眼读书。目的有三 :一是要明晰历史,二是要找到人物,三是要熟悉语感。

创作《鲲鹏击浪》时,马继红看了 100 多本书,但是其中记述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书并不多,《毛泽东年谱》对这三年的记述也很少。党史专家也表示,1918—1921年记载毛泽东的只有六页纸。六页纸支撑三四十集的电视剧,确实显得有些单薄。剧本创作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揭开其中的很多谜,马继红阅读了所有她能找到的相关书籍,比如《陈独秀传》《李大钊文集》《杨昌济文集》,以及蔡元培、黄侃、邓中夏、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黎锦熙等人的文集、传记等。通过阅读,这些近百年前的人物渐渐活跃起来,从书里走到脑子里,走到心里。

下一步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毛泽东从领袖、伟人的光环中破解出来,而不是以后人的眼光先知先觉地仰视他?马继红表示,既不能把他写得过于高大,因为那时的毛泽东只是一个怀有救国救民理想、满腔热血且愤世嫉俗的青年,也不能把他写得过于平庸,因为他毕竟会成为伟人,具备很多不俗的潜质。



第三个阶段,用心读书。“这一阶段主要是接受大家的批评指导。”马继红说。

剧本成形之初,她觉得花费那么大的心血写出来的东西挺好的,但是当审查环节提出各种意见,她不得不下定“毁灭自己”的决心,将修改意见一一消化,再在此基础上重新创作。36 集剧本,一集 1.5 万字,从头修改了四遍。经历最煎熬的阶段后,最终剧本质量实现了

腾飞。“现在回头看我的第一稿的剧本,觉得挺幼稚的。”她坦言。

马继红说 :“整个创作过程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滚石上山’,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压力也很大。但还是鼓励着自己往前走,会一步比一步好。”

一筹莫展时,北京广电局、北京广播电视台给了马继红和《鲲鹏击浪》很大的支持。北京广电局将《鲲鹏击浪》列为 2022 年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十四五”规划重点电视剧、2023 年“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北京广播电视台决定主投,浙江华策影视集团、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参投。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



一部适合年轻人观看的

红色青春励志剧


“我想把它写成一部适合年轻人观看的红色青春励志剧。”马继红说。

1918年毛泽东25岁,1921年28岁,短短三年时间,却是他人生中特别精彩的一段——历经迷茫、困惑、摸索、痛苦蜕变后,他找到了信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人生发生巨变。《鲲鹏击浪》传达出的现实意义在于,再伟大的领袖也是人、不是神,总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年里,毛泽东的心路历程被梳理为五个阶段。

1918 年从师大毕业以后,他经历了一个求职的过程。毛泽东曾经在一个学校当过代课教师,但是由于得罪了军阀张敬尧,长沙所有学校对他不予录用。此时的他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较多,和新民学会的同伴们一起在岳麓山下建了一个大同村。

1918 年 8 月,毛泽东接到已在北大任教的杨昌济老师的来信,准备赴法留学,因而来到北京。经济上的窘迫使他的“北漂”生活难上加难:衣——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张昆弟、邹鼎丞等 8 人只有棉大衣一件,出门时轮流穿 ;食——吃不惯,不会做北方的面 ;住——8人住在三眼井胡同一间不足 10 平方米的屋子里,“隆然高炕,大被同眠”。为了生活,他们只能干苦力,扛麻包、路边擦鞋、给人洗衣……受杨昌济引荐,在北大红楼图书馆当助理员期间,毛泽东认识了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邵飘萍,并看了很多书,思想见识进一步被打开。

1919 年,由于母亲生病,毛泽东回到湖南,很快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他领受任务在湖南点火。在毛泽东的组织下,湖南的学运轰轰烈烈地燃烧起来。他创办的《湘江评论》,只办了五期就被张敬尧查封,此时毛泽东第一次受到沉重打击。



军阀张敬尧的罪行罄竹难书,毛泽东在湖南召集各方面人士组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并带领“驱张团”最庞大的一支队伍来到北京。1919 年底到 1920年初,他曾经多次到总督府门前去示威请愿,但最终什么都没有达成,“驱张团”也散了。这一段时间,他接连失去母亲、恩师杨昌济、父亲三位至亲,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后来,李大钊去福佑寺看望他,把他带到长辛店和工人们一起过年,并送了几本马克思的书给他。在李大钊的影响下,他真正感受到教育救国、呼声革命是走不通的,只有像俄国人那样拿起枪杆子,用武力才能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1920 年 5 月,毛泽东从北京赶赴上海见陈独秀。当时陈独秀正在做建党前的筹备工作,他明确指出,以后湖南的共产主义小组由毛泽东负责。后来毛泽东回忆 :“从 1920 年夏天开始,我就已经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毛泽东说,人们只有在逆境中才能焕发出精神的力量,只有在受苦受难中才能激发出求生斗争的勇气,主动性是在被动的逆境中产生的,而这就是意志。

虽然 100 多年过去了,但他青年时期的经历仍能引起当代年轻人的共情、共鸣。马继红说,面对今天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环境是岁月静好、和平与发展,生活的艰难同黑暗的旧社会是无法相比的。“这部剧最重要的意义是提振精神,启迪当今年轻人把逆境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焕发出精神的力量。”


设擂台公平竞争,

缕清风吹进影视圈


《鲲鹏击浪》是一部典型的年代青春剧,剧中所有亮眼的角色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蔡和森、萧子升、周恩来、杨开慧、蔡畅、陶斯咏、向警予、张国焘、傅斯年、邓中夏、李富春……因此,选角的重点不仅仅是选一两个主演,而是要选一个群体。


2022 年 11 月初在北京建组时,《鲲鹏击浪》剧组选角的举动引起行业不小的轰动——公开设擂选演员,不讲名气、不讲关系、不讲流量、不论出身,完全公平竞争、公开透明,谁优秀谁上位。这一来给年轻演员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二来也挖掘出有潜质的新人演员。


这种选择演员的方式被认为是“清流的回归”,像吹进影视圈的一缕清风,给年轻演员带来了希望。疫情三年,表演专业学生几乎都是线上上课,缺乏面对摄像机的经验。这样的擂台对于他们来说,正是难能可贵的锻炼机会,即使落选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剧组前后收到 6000 份左右经纪公司投送的演员简历,将近 1000 人到剧组面试,其中 400 多名青年演员参与了试妆试镜。


毛泽东一角更是试妆试镜 60 多个演员。“我查遍了目前能查到的所有毛泽东的照片,他最帅的时候就是这个时间段,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马继红说,“成名的演员不愿意演特型,担心受限制,很多想演的人又过不了关。形象好的戏不行,戏好的形象不行,‘锣齐鼓不齐,四脚不着地’。”选了 100 多天,才最终定下来饰演毛泽东的人选。


演员进组后,《鲲鹏击浪》剧组对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


一学历史、上党课。不要说 100 年前的事,很多青年演员连 30 年前的事都不知道,所以必须补课,而且是恶补。开书单,上党课,实地参观,近距离触摸历史……以此来了解 20 世纪 20 年代的历史背景。在板仓,饰演杨开慧的“00 后”年轻演员在杨开慧出生的房间里久久徘徊,泪流不止。“有一种灵魂附体的感觉。”这名演员说,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仿佛看到历史上的杨开慧在向她走来。


二学礼仪,围读剧本。国家话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于洋在剧中饰演杨昌济,他在剧组兼职做年轻演员的指导老师,在围读剧本时一一指导。此外,剧组还请来了礼仪老师,讲如何鞠躬、走路、穿衣服、拿书包、打招呼;请来了书法老师,教演员写大字、写小字……


三学表演。年轻演员就像一张白纸,没有负担,但也没有经验。很多人是第一次到片场,连机位在哪里都不知道,可以说是演技“小白”。最多的时候,一场戏拍了 21 条才过。这对剧组方方面面的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马继红说 :“我在现场的感受是,这是一个特别和睦、友爱、智慧的剧组。如果年轻演员们能有一点长进的话,那是剧组所有人对他们的爱激发了他们的这种智慧。”



把剧组办成大学校,

而不是名利场


2023 年 4 月 20 日,该剧在浙江横店影视城正式开机。当天,主创们向毛泽东塑像敬献了鲜花,并集体宣誓,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拍摄一部叫得响、留得住的精品力作。


作为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纪念毛泽东诞辰 130 周年重点剧目,4 月 26 日,开机不到一周的《鲲鹏击浪》剧组迎来了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乐玉成率领的调研队伍。在横店搭建的“三眼井胡同”,乐玉成与剧中饰演毛泽东、杨开慧、陶斯咏、蔡和森、向警予、蔡畅、邓中夏等角色的年轻演员一一亲切交流。他对剧组开拍前成立临时党支部,请党史专家讲党课,到韶山和板仓参观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故居等举动给予肯定,表示这种培根铸魂的教育非常重要。5 月 18 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一行来到《鲲鹏击浪》剧组调研,勉励青年演员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剧组这个大学校里学习磨炼成长,在德和艺两个方面向“老戏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平,成为合格的好演员。5 月 9 日,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也对《鲲鹏击浪》剧组进行了考察,他指出,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好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具体体现,一定要以“党建强”带动影视产业“发展强”,加大影视人才的培养力度,出人才,出成果。


不仅应该给年轻演员机会,还要给他们动力、技能、爱和帮助,他们才能成长。“要把剧组办成大学校,而不是名利场。”马继红说。

15 岁当兵,46 年军旅生涯,半生的心血凝聚在军事题材影视剧创作中,即使现在退休了,马继红依然热爱部队,热爱那身军装。“如果把红色电视剧组成一个艺术画廊,这个画廊太丰富了,几乎把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建设史打通了,党史、军史也衔接起来了。我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从横断面去更加精细地表现这些历史。”她说。


剧组一干青年演员在长沙橘子洲头


来源:《中国广播影视》(有改动)

作者:冷成琳

关注“华策影视HUACE”视频号


精彩推荐

重磅!华策影视设立专项基金成立AIGC应用研究院

宝藏IP揭秘!华策集团携26部新剧片单亮相上海电视节

当下的主题电视剧创作怎么做?华策影视董事长赵依芳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大会上这样说


推荐文章
林墨臻  ·  北洋十八载之第二十六回 国耻  ·  2 年前  
多彩贵州航空  ·  小朋友!独自旅行先申请,爸爸妈妈更放心  ·  5 年前  
布尔费墨  ·  没错。-20190109091602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