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艺是我的理想国,但圣马丁也独一无二

康石石  ·  · 3 年前

目前我正在准备圣马丁生物设计的申请,要是让我选的话,我希望我现在这张皇艺offer能变成圣马丁的。(做梦)


本期分享人:菠萝


汉艺国际教育 2020届学员
本科 江南大学 视觉传达专业
(大二台湾交换)
获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IED MA offer



01
去台湾交换那半年

去交换的时候我学的是商业设计,平时的课程的基础内容其实跟之前在学校学的视传专业差不多,只是这个专业相应更注重用户和商业需求一些,但这一点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启发还挺大的。

因为考虑用户、考虑商业,就势必会更加注重和人的互动,在创作的时候我就会更有意识的去强调项目与人之间的交流。

当从项目的表达到项目与人之间的交流后,我开始尝试突破书籍、平面、包装这些框设,雕塑、装置、摄影等等可以营造氛围感能让人有体验感的媒介都能为我所用。

口腔溃疡项目的实验过程

比如我在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我尝试了诗、插画,video,然后还有雕塑和装置结合去营造我想要的氛围感。比如,我在做口腔溃疡那个项目的时候,尝试了很多次但觉得实验材料的塑形达不到预期效果,然后又重新从项目本身去思考。

我当时把口腔想象成了一个生态圈,我把溃疡想象成了一个八爪鱼,因为它有一种就牢牢的抓在你的口腔里不离开的那种感觉(遭遇过口腔溃疡的人都懂吧)。

尝试过程

然后我做了一系列他口轻溃疡出生生长然后一点点消失的过程实验,通过调研找到了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口腔溃疡的药,将药磨成粉末,然后再与珠宝进行跨界,做成一个可穿戴的八爪鱼珠宝。
这个尝试的过程其实翻过很多次车,但是我觉得翻车的过程也蛮有意思的,在这一过程也会对项目本身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不然我觉得我最后也想不到与珠宝跨界那一步。


02
半年时间对我来说,刚刚好

可能刚开始会有些慢吧,我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去打基础,了解从调研然后再到方案,再到产出,最后到成品的过程,这跟我之前在学校或在台湾交换做项目的时候都不太一样。

作品集会更加完整成体系一点,在思考项目的过程中会需要你展现更深维度的思考,而且就我自己个人经验来说,每个项目之间我都会去思考对人的影响,然后在做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很清晰的脉络,就是关于“人”。

去阿里山采风

作为人的一生会经历一些什么,从一个人的出生到成长这一阶段所受到的影响,再到这个影响所对应的一群人的画像,然后再到这一群人所反映的一个时代的问题,整本作品集我我都是顺着这样的思路做下去的。

这样做可能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不用担心中途做下一个项目的时候会没有灵感和想法,因为你主要想表达的东西会贯穿作品集的始终,你的逻辑摆在那儿,你的创作思路就是顺其自然的。

还是我的实验

只不过我不太推荐大家从一开始就去想方设法的“统一”自己的作品集,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可能会为了让作品看起来相关联而错过项目发展的其他可能性。

我当时其实就是在顺着我的思考进行下去的,想到哪儿做到哪儿,一开始没有想着他们之间必须有什么关联,只是将所有项目做完之后从宏观的来看,发现原来它们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然后到这一步我才有意识去总结性的思考这些项目之间的逻辑,再又意识去通过一些细节设计让考官也看到我这些项目之间的关联。

这是我做的装置(我自己当项目模特)

当然,如果大家做完之后发现这些项目并没有什么关联,也没关系,以上只是我做作品集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但大家别把这当作是拿offer的正确答案。

每个人吸引考官的点肯定都不一样的,在看我分享的经验或者看别人分享的经验时,希望大家看到的不是“形式”,比如他做了多么炫酷的超现实的项目,我又搞了项目之间相关联的概念,这些都是服务于项目内涵的。

如果你的作品足够有深度,那你的形式做的再少也会展现出他的冰山一角,哪怕你是对于他实验过程的探讨,也会让人看得出来你对他的内涵以及思考的程度,可能你最后都不需要做的那么完整,只要你能表现出你还有很多关于它的尝试和想去表达它的欲望。这些才是觉得教授们更乐意看到的。


03
我可能不会去皇艺的IED

虽然不可否认IED跟我所理解的视觉传达,还挺契合的,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觉得视觉传达就应该是海报,应该是包装等等固有的屏障。IED更强调的就是交流本身,所以这个专业本身的核心就是通过设计来交流信息,从而得到体验反馈。

但是,我感觉我在做作品集这段过程中,我其实已经学会了突破边界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而在未来我更想学一些自己从未涉及过的领域,因为我想做的东西远不止于此。

我现在在准备申请圣马丁的生物设计,我所了解到的关于生物设计的研究和探索的方向大概是生物医学,人类的健康生活方案,社会生活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这几方面,这些都是通过设计来对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未来生存环境做出一定贡献的,这比IED更吸引我。

在学校做的项目

现在的我除了准备申请外,其实前段时间也带着我的作品集去参与了工作面试,所以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工作面试的经历吧。

面试的时候他们提的最多的其实就是项目的落地性,企业是必须要通过你的项目得到商业回报的,这跟我们在学校做项目和做作品集时都会有些区别,可能对比着来说,作品集是你从学校转到商业项目的一个过渡阶段,你在调研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商业需求,用户需求,只不过这些并不能决定你的项目。

而在工作中,这些因素占主导的可能性是会更大一些的,当时我在面试的时候,HR有跟我聊到这一问题,他说可能我的作品会更多的是去表现自己,但我跟他们面向的大众并不符合。他跟我说之后我可以把那20%的个性保留,80%去做那些符合大众的能够带来商业回报的东西,最后给了我offer。

申请完rca还跑去过万圣节了哈哈哈

其实说这一经历,是想告诉大家企业肯定会要求商业回报,如何去平衡像那位HR所说的80%,或者其他HR说的70%or60%,是设计师进入社会需要具备的能力,也是我们需要在学校时就该了解的。

当然,对目前的我来说如果要从学业状态转化到工作状态,再回到学业状态可能会比较困难。

我还是想先把学业完成后再换状态去迎接工作,毕竟得目前学业上学到的都只是皮毛,我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能够学会如何去平衡自己喜欢的和要做的事情。最后,祝明年的我们继续有书读(●'◡'●)。如果你在艺术留学这条路上有疑惑,可以私信问问康老师: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

联系方式很简单


  • 问留学:

  • 申请国家+院校+专业+个人情况


  • 问保研:

  • 本科院校+本科专业+保研院校+保研专业


  • 参加学术论文指导:

  • 个人姓名+升学or毕业论文+专业


  • 参加作品集培训:

  • 个人姓名+留学国家+专业




关注标星康石石
优化你的艺术留学阅读时间



推荐文章
自动驾驶之心  ·  检测新突破 | ...  ·  9 月前  
史客郎  ·  这国150多年的好运,快没了  ·  10 月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