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若你觉得生活没劲,可以看看他:

新世相  ·  · 3 月前

先分享一个令我感佩的消息,关于一场比赛。

刚结束不久的 2023 年乒超联赛,马龙带领山东鲁能夺得冠军。


最让人惊讶的不是胜负,而是:

他依然站在场上。

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一个奥运纪年。2021 年 7 月 30 日,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他以 4:2 拿下冠军,一举成为“乒乓球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运动员”。


距离那一场辉煌的胜利过去,不过两年半。

我之所以被这则赢球的消息打动,除了感佩马龙的韧劲,更多的,是出于当下生活的一种感受:

2024 开始不到一个月,已经累了。

不止是我,一种深深的疲惫感在周围人中蔓延开来:

枯燥的工作消磨了年前的壮志,乏味的日常碾碎了刚建立的豪情,我们一边期盼新的一年会更好,一边重复地陷入一种低能量生活,没有了力气。

当我陷在低能量泥沼里时,马龙的坚守成为我的一针强心剂。

今年马龙 36 岁,本命年,早就过了大众眼中运动员的“花期”。但就像开头说到的那样,他依然在场,一球一球打,一场一场打。

一位央视解说曾说:“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那么,一颗冠军的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我想,它包含了想赢的欲望,纯粹的热爱,持续的专注,敢于直面未知和挑战,和对极致的追求。

一颗冠军的心,不仅属于马龙,也属于所有想赢的、还在坚持的人。


讲运动员的故事,总是绕不开一个字:

赢是一件怎样的事呢?

如今大家早已对乒乓球的称霸习以为常。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赋予了乒乓球一种神化的想象——胜负是既定的,让球是必须的,姿态是轻盈的。

但聚焦到具体的人身上,一条成为冠军、成为赢家的路,要漫长得多。

天赋是那个不值一提的默认前提,天赋之后的东西才是关键。

首先,是要有想赢的欲望。

马龙有一张极具“欺骗性”的脸。一张状似轻松的、总是笑着的、情绪稳定的脸。


只凭一张好好先生的脸,你很容易低估他对胜利的渴望。

队友或许更有发言权,队友于子洋形容和马龙对战的感觉:

“一上场就会感觉到一股气场:
我比你强。
我想赢你。
我也最终会赢你。”


马龙也是队里出了名的睡眠质量不好,常常做噩梦,各式各样,但往往指向一个共同的结局:

“输球。”

想赢的欲望会折磨每一个追求极致的竞技体育运动员。

尤其是 2015 年之前,三次无缘世乒赛决赛,教练刘国梁说,“马龙已经三次埋葬了自己”。


如果一次失败,等同于一次埋葬,那么能把人救出来的,唯有一次次拼尽全力后的胜利。

我想给你看看他赢球的样子,少见的意气风发:

这是 2015 年苏州世乒赛,他把手放在耳边,接受全场欢呼;


这是 2021 年东京奥运会,面对老对手奥恰洛夫的穷追猛打,拿下比赛的他激情喊话:“他赢不了我!”


这些看上去最不马龙的时刻,或许也正是最贴近马龙底色的时刻。

“我不愿轻易去亵渎自己对于胜利的渴望。”

要赢,你还要有绝对的专注。

绝对的专注,意味着分秒必争的全身心投入。

这是马龙一天的作息:


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2019 年一个周日上午,教练刘国梁去训练馆突击检查,想看看有多少人在利用周日“补课”,空荡荡的馆内,只有一个人在训练。

图源@中国体育报

对手们的评价或许更可信。像马龙的老对手奥恰洛夫说:

“每一天他都是激励我去到训练馆的理由。”

绝对的专注,更意味着一种克制与舍弃。

训练,比赛,训练,比赛......如果你留心,会发现如今我们已经很少在社交平台上刷到马龙的日常生活。

或许他早就给过答案——有记者问马龙,成为冠军的路上,需要舍弃什么东西?

他只回了两个字:

“舒服。”


如果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一个天赋异禀的运动员,好好训练,拿好成绩,他的故事不会如此触动我。

马龙的故事动人就在于,我们都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赢一次容易,但经年累月的坚持很难。

什么能让一个人数年如一日的坚持?

——你必须接受输的可能,甚至事实。

马龙有一份漂亮的履历表——15 岁进入国家一队,乒乓球界的六边形战士,战绩表上写满了“首位”和“唯一”。

这样的履历表,往往是另一道枷锁。

因为竞技体育的魅力和残酷是一体两面,他们指向同一种答案:未知。

上场的一刻,球落下的一刻,不到最后一刻,胜负永远是未知的。上一场的冠军就只留在上一场,每一次比赛,都是新的开始。

你必须有一份经得起磨损的热爱。

“热爱”是消耗品,伤病会磨损,失败会磨损,时间也会磨损。

从 2018 年下半年开始,马龙因伤退赛了好几次,身体开始频频报警,膝盖严重劳损,钙化严重,8 个月没参加国际大赛。有 3 个月,他甚至不能摸乒乓球。


那段日子,网上充斥着各类各样的看衰标题。

“伤病击垮马龙。”
“他太老了。”
“六边形战士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马龙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一个是,

“我还能重新回到赛场上吗?”

另一个是,

“为什么要重新回到球场上?”


老实讲,在 2016 年马龙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成为大满贯后,很多人那一刻大概都会觉得,够了,真的足够了,赢过所有比赛,创下所有记录,马龙似乎不必再打了。

即使当时选择退场,也绝对算得上一个完美结局。

但马龙的答案是,不能停下。

2019 年,他去美国做了膝盖和手腕手术,理由甚至不是为了赢:

“想用这场手术,换两三年的职业生涯。”

手术后他迎来了连续的输球,但他仍然是高兴的。

“这么长时间不打球,
反而让我意识到自己多么热爱这项运动。
那几个月里,
偶尔可以练一次,就特别开心。”


一次次的煎熬、伤病、胜负,可以打垮一个人,也可以抛光出一颗冠军的心。

“2016 年之前我的目标是拿冠军,
那 2016 年之后,我的目标就变成了,
能够站在我热爱的球台前继续打球。
我太热爱乒乓球了,我怎么能不热爱它呢?
我能做到的就是,不问终点,全力以赴。”


或许我们都混淆了一件事——

能一直在场,从来不是因为一直在赢;
而是一直热爱,所以才一直没有下场。

一颗冠军的心,是想赢,但从来不只是为了赢。


这也是我今天想和你分享马龙的原因:

他身上总有能量,而我们却常常忽视了能量的重要。

一位同事说,“相比于教科书般的球技,马龙更突出的是他教科书般的性格。”努力,踏实,好学生。

但人往往不喜欢读教科书的故事。

人们喜欢轻巧的、大起大落的故事,羡慕天赋,眼红“出名要趁早”,热爱和坚持这样的词挂在嘴上,很容易有一种耻感。

但越长大,我们会越意识到马龙这样的人的难得。

因为他告诉我们:

人生很多时候,拼的是耐力。

重要的不是上场的先后顺序,而是留在场上的时间。

人人都以为 12 年的伦敦奥运会,16 年的里约奥运会,21 年的东京奥运会,会是他的当打之年。

现在我们有答案了——都不是,只要心怀热爱,永远是当打之年。

我想起前不久平昌亚锦赛上马龙夺得男单冠军,那一刻全场都在喊:

“马龙巴黎见。”


马龙是否会出现在这届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我不知道,唯一有答案的是:

他还想打,还想赢,还想上场。

“并不只是为了巴黎这一个目标,
到这个阶段的时候,
依然还是想去打自己想要的比赛,
做这一切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希望让更多还站在乒乓球桌前的人,
挥出这一拍。”


不止是站在乒乓球桌前的人,更是每一个此刻正站在人生赛场上的你,新的一年,请勇敢地、努力地释放出你积蓄的能量,挥出那一拍。

以及,永远不要低估自己那一颗冠军的心。


拥有一颗冠军的心的人,永远不会停下向前的脚步。

南孚龙年携手马龙,冠军产品和冠军代言人强强联手,要为全体国人充充电,以一个更生机活力、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走进龙年。

无数个像南孚,像马龙一样,积极上进、不断超越、积攒能量奋力奔跑的我们,在冠军携手送出的龙马精神的加持下,都可以拥有更高的能量和信心,去面对未来一切的未知与挑战,继续向前。


走下去,前路的风景永远胜过身后。



撰稿:王雪琴
责编:许无



部分素材来源:

人民日报《2023马龙微纪录片|为热爱挥出这一拍》

人物《马龙,一项残酷运动的完美造物》

最人物《马龙:走下神坛》

WSJ中文版《马龙:还在场上》

《面对面》|马龙:冠军的心

《与世界说》演讲|马龙:乒乓球跟祖国融入了我骨子里

 晚祷时刻:

天赋是微不足道的。

我认识很多有天赋的废人。

在天赋之外,还有这些常见的词语:

纪律、热爱、运气,

但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詹姆斯·鲍德温

走下去,
前路的风景永远胜过身后。

推荐文章
投行业务资讯  ·  IPO案例:原始报表与税务历史申报报表差异的 ...  ·  5 月前  
新华网  ·  牙病会致癌?真相是……  ·  5 年前  
清愁与相思  ·  我爱过他,细思极恐[下]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