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货de指南
taste=口味;taste=文艺鉴赏力。 饮食者,文化也。因此,“我们提出,将美食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 吃是人生最高艺术……美食与爱,诚不可辜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oodaily每日食品  ·  一年卖了2500万个贝果后,Tims咖啡下决 ... ·  昨天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搓澡神器!这个夏天逆袭成“人间反光板”! ·  昨天  
企鹅吃喝指南  ·  这群人不上灶台,却能操控餐厅的未来。 ·  3 天前  
润农畜牧报价  ·  润农第43周周报:谷物库存低位,东北玉米继续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吃货de指南

原来这些果蔬需要催熟~这样清洗果蔬更脏,必知!

吃货de指南  · 公众号  · 美食  · 2018-10-10 12:33

正文

提到“催熟”,很多人觉得“不天然”“不健康”甚至“有害”。其实,现代农业生产中,“催熟”是一种很常见的操作。


果蔬如何被催熟?


所谓的“催熟剂”是一种叫“乙烯利”的液体。植物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信号分子”——乙烯,调控着植物的生长和成熟进程。在植物自己还没有产生乙烯之前,如果人为地施以乙烯,植物就会做出反应加速生长和成熟。不过乙烯是气体,使用不方便,于是后来发明了乙烯利。作为液体,乙烯利可以很方便地喷洒到植物上,然后释放出乙烯。这种操作在农业上已经用了近百年。世界各国大量的蔬菜和水果,都采用了这种技术。


哪些果蔬需要催熟?


“催熟”的操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果蔬生长的某一个阶段,施以乙烯利,从而促进生长,让它们尽早成熟。许多农作物都可以采用这种操作,比如黄瓜、西瓜、西葫芦、柑橘、西红柿、姜、水稻、青梅、菠萝、苹果、核桃、龙眼、荔枝等。另一类果蔬,比如香蕉、芒果、猕猴桃等,如果等到“自然成熟”才采摘,就会很快坏掉,无法保存和运输。通常的操作是在它们没有成熟的时候采摘下来,控制储存环境让它们处于“休眠”状态。等到销售前,再使用乙烯利启动它们的成熟过程,就可以在其他季节或者远离产地的地方吃到了。


催熟的果蔬对人体有害吗?


所谓“催熟”只是提前启动了植物的成熟过程。植物体内所发生的所有生理过程,跟“自然成熟”一样。自然成熟时能合成的物质,催熟时也会合成;自然成熟时不会存在的物质,催熟时也不会有——也就是说,催熟并不会产生什么“有毒有害物质”,自然也就不会“对人体有害”。当然,由于生长期以及光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催熟的果蔬可能在某些物质的含量上跟自然熟的有所不同。不过,这些“有所不同”的物质种类并不多,含量差异对于果蔬的整体营养也无足轻重。


“滥用乙烯利”会导致残留超标吗?


乙烯利作为一种“化学物质”,跟其他化学物质比如食盐、白酒、醋一样,“大量食用”也会危害健康。乙烯利是农用物资,农民是需要花钱买的。在正常使用量下就能达到催熟效果,用多了适得其反,会让果蔬长成畸形。所以,主观上,农民没有理由去“滥用”;客观上,“滥用”了没有任何好处,只是浪费钱。


如何分辨催熟果蔬?


网上流传着许多“分辨催熟果蔬小妙招”,实际上,催熟只是改变了果蔬发育的节奏,不会留下明显的“标记”。这些所谓的“妙招”,都是臆测。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分辨果蔬是不是催熟的。它没有安全性的问题,营养上也不值得纠结。如果好吃,催熟的也值得买;如果不好吃,“自然熟”的也不值得买。


果蔬泡太久,更脏


不少人习惯将买回来的果蔬在清水里浸泡一段时间,认为更干净,吃起来更放心。其实,长时间浸泡后再洗,不仅不能把果蔬洗干净,反而会更脏。这是为什么呢?山东营养学会理事、济南大学营养学副教授綦翠华为大家解答。


綦翠华告诉记者,用淡盐水长时间浸泡果蔬不可取。果蔬表面有时会有少量农残,而农残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磷,这种物质不溶于水,浸泡不起作用。长时间浸泡甚至会造成“二次污染”,比如清洗带蒂果蔬时,摘掉果蒂再浸泡会使农药进入果实。另外,如果浸泡盐水浓度太高,容易形成渗透压,也会导致农残进入果蔬。没有冲洗,直接浸泡更不可取,这样会使一些水溶性农残溶解渗透到果蔬内部。


綦翠华补充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果蔬中农残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大约10分钟时达到最低,浸泡时间一般以10分钟为宜。浸泡时使用温水要比冷水效果好,浸泡后再用流水冲洗干净即可。


对于如何有效去除农残,不妨试试以下2招:1.小苏打水浸泡法。先将果蔬表面冲洗干净,在小苏打水中浸泡约10分钟(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5~10克小苏打粉),清水冲洗干净即可;2.高温加热法。高温可以加速农药的分解,烹饪青菜时,可以先用清水冲洗,在沸水中焯一下再烹调。


(来源:人民网-吃货指南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