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静待花开,等你慢慢长大

清气芳含  ·  · 5 年前

     

        自从五岁和妈妈成功分房睡后,儿子睡觉一直有个“问题”:晚上睡觉总要求妈妈陪在身边,等他睡着了才能离开。

        如果让他自己睡,有时会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着急,有时候会到深夜,又着急又委屈,甚至能急哭了。

        对于陪睡这件事,我觉得,既然孩子有这个需求,那就满足他,静静的,合衣躺在他身边,陪他睡好了,也不是什么大事,长大一些自然就好了。

        然而某人却很不以为然。

        为此我们也讨论了好多次。依大多数成人的观点,这么大的孩子了,就应该自己躺下就睡,哪来那么多事!睡不着就自己躺着,躺倒睡着为止!就不应该总陪着睡,就应该硬掰过来……陪睡问题就这么断断续续持续了好几年。

        我觉得,孩子这么大了,他能不明白你给他讲的道理吗?他能不知道应该自己睡觉吗?你为此生气吼他,他为什么宁愿冒着被你吼的风险,也要一次又一次地要求陪睡?

        是他不懂道理吗?

        是他想被吼吗?

        肯定都不是。

        一定是有什么更强大的动力,让他这样做。所以,我们只扳他的表面行为,治标不治本。

        只要孩子需要,我会陪他睡,直到他不需要我陪为止。

        每晚睡前,儿子都会在他枕头旁边为我准备一个抱枕让我倚着,放一床他的小褥子让我搭着,准备好这一切,他会高兴的喊我:妈妈,我收拾好了,快来呀!

        我会给他整整枕头被褥,亲亲他的脸颊,摸摸他的小头发,来一个拥抱,简单的睡前仪式完成后,我把小夜灯打开,调到最暗的光,然后倚在床头,盖上儿子的小被子,看书或者看手机。一会功夫身边就传来均匀的鼾声,十分钟不到就睡熟了,看着熟睡中的那张稚嫩的脸,梦中还带着甜甜的笑,我会同样满足地,悄悄地离开。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开始周末去打乒乓球。每周一到两次,周末或者假期会集中上课。

        自从开始打乒乓球,我明显感觉儿子的状态打开了很多,更开心、更自信了,也更能表达自己了。

        一次周六打球回来,晚上儿子躺在床上,我说:宝贝,今晚我可以坐在客厅陪你吗?客厅紧挨着他的房间。儿子想了想,说:“妈妈,那你开着客厅的灯,把我的卧室的门留着个缝。”就这样,儿子答应了妈妈可以不进他的卧室陪睡。

      过了一会儿,儿子说:妈妈,你先去洗澡吧,洗完澡再来陪我。于是我起身去洗澡。等洗完回来一看,儿早已睡熟了。

        从这以后,儿子有时会主动要求我坐在客厅里陪他,不用坐在床边了。

        这,就是进步。

        由此可见,当孩子内在积攒了足够的安全感、内心的力量足够强大了,他自然会生发出独立自主的渴望——就像种子要破土发芽一样,这是生命的本能、天性。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温度、水分,还有耐心。

        环境适宜了,养料足够了,生命自然会发芽、成长。

        而很多父母经常做的,是揠苗助长。

        陪睡问题看似一件小事,但从中反映出我和爸爸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

        或者说,对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

        什么是教育?

        是通过训练、矫正孩子的行为,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还是激发他内在的动力,使之自然做出好的行为?

        是训练,还是引导?

        是灌输,还是激发?

        当我看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时,我发现,早在100多年前,这位著名的教育家就洞彻了教育的本质。

        杜威在书的开头就讲到了“训练”和“教育”的区别。

        训练,是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让人的行为发生变化。就像训练老鼠走迷宫、狗熊作揖一样。

        训练只关注行为,而不去管行为背后的心理和情感。

        孩子的活动“只是被利用来获得有用的习惯。他像动物一样受训练,而不像一个人那样受教育“。

        而教育,是通过引导,让孩子认同做事的共同目标,从而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主动自觉地去做事。

        有很多父母,把教育当成了行为训练。

        孩子哭闹不休,父母说教、批评、打骂,想出各种办法,为了让孩子不哭。

        孩子学习不用心,那就在一旁陪读,监督他把作业按时完成。

        孩子调皮捣蛋,那就揍他一顿、关个禁闭,让他变老实一点。

        孩子爱玩手机,那就严防死守,没收手机、拔掉网线,像盯贼一样盯着。

        孩子做得好,父母就喜笑颜开,想着奖励孩子;

        孩子做得不好,父母就愁眉不展,想尽办法矫正行为。

        发现了吗?

        我们在意的、焦虑不安的,都是孩子的行为。

        只要孩子的“问题行为”消失了,父母的教育就算成功了。

        可是,这样的教育,我们是把孩子当成了马戏团里的动物。也就是说,把训练当做了教育。

        把训练当作教育,最终导致的是压抑。

        就像儿子的陪睡问题。

        表面的问题,是孩子不敢一个人睡觉。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他缺乏足够的安全感,缺少足够的情感支持。

        如果我们只矫正他的陪睡行为,强制他必须独自睡觉,他可能最终也能做到,看起来变得勇敢了。

        但,看不见的代价就是,他把内心的需求深深压抑下去,假装出大人喜欢的坚强独立。

        很显然,这样的独立坚强是纸老虎。

        把训练当作教育,还会导致或正面、或消极、或隐蔽的反抗。

        比如家里养小狗小猫等小动物,对它们前期的行为规矩训练,这样的训练,改变的只是行为,改变不了内心的动机。

        把训练当成教育,孩子的驱动力是恐惧。

        因为害怕被惩罚,害怕被父母抛弃,害怕不被认可,出于怕和恐惧,才不断努力。

        进取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名的恐惧。

        这样的人,即便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内心也不会真正快乐。

        他永远觉得做得不够多,自己不够好,不敢停止努力,直到把自己逼崩溃……

        所以,把训练当作教育的父母,必须面对二选一的抉择:你想让孩子成功,还是幸福?

        我们为什么会把训练当教育?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样被训练出来的。

        我们考高分,就是好学生,

        我们赚到钱,就是成功人士,

        人们习惯了用外在的社会评价标准来对标自己——只要行为对了,一切就都对了。

        我们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们也会这样去教导孩子。

        究其根本,我们没有尊重自己这个个体,没有尊重孩子这个个体。而是把自己、把孩子当成了生产线上的产品,按照理想中的模子使劲往里套。

        不管孩子是苹果树、梨树还是桃树,统统要求他结出苹果。结不出来,就是失败的人生。

        我以为,真正的教育,是看到孩子本身。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

        首先,你要放下成见和评判,“看到”孩子的本来样子,尊重他的生命节律。

        他可能是迎春花,春天一来就开花。

        也可能是菊花,直到秋天才会绽放。

        比如,孩子可能就是天生敏感谨慎,就是内向,就是活泼好动,就是不爱阅读,就是动手能力更强……这些,你能接受吗?你能接受他和主流标准不一样吗?和你理想中的小孩不一样吗?

        其次,要透过行为,“看到”孩子内在的情感、动机。

        你不会去训练一粒种子如何发芽、开花。

        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土壤和水分,它内在的生命力就会驱动它破土发芽,舒展枝条,长成它可以成为的样子。

        孩子就像一粒种子。

        真正的教育,就是看到他内在的情感需求,给到他足够的心理营养,让他自由地发挥天性。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

推荐文章
民享财富杭州分公司  ·  租售同权,会成为压倒房价的稻草吗?这些人竟成 ...  ·  6 年前  
统计微讯  ·  【年终总结】2020年统计微讯十大热词  ·  3 年前  
私募排排网  ·  私募一周热评:2900点无惧震荡,A股致“富 ...  ·  4 年前  
职场充电宝  ·  为什么有钱人大多都不胖?  ·  5 年前  
AlibabaInfra  ·  浙江移动容器云基于 Dragonfly ...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