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力量进入移动支付领域,市场之争日渐火爆,从砸钱对掐的壕战到以红包大战为代表的“贴身肉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日渐胶着,尤其是在二维码支付的大潮下,新一轮的角逐已经向更高层次跃进。目前来看,支付已经实现从分散数据、分散应用、多渠道向大平台、大流量、大入口、多场景转变。
终端的一小步,支付格局的一大步。近日,随着中国银联标准二维码的发布,国内移动支付之争再次进入深度布局的新阶段。特别是随着京东金融全力参战,看似尘埃落定的支付格局终生变动。据了解,此次除40家银行系金融机构接入标准二维码外,京东金融作为银联战略合作伙伴首批加入了银联二维码支付体系,与银行业一起全面支持银联二维码联网通用。
艾瑞分析师李超认为,此次金融科技代表企业京东金融,作为首家接入银联二维码体系的非银机构,对于加速银联二维码产品落地具有重要意义。银联此举意在为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商户与用户搭建支付基础设施,京东金融的支持会进一步促进二维码支付的联网通用,降低行业成本增强用户服务体验,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引擎。
不是在扫码,就是在扫码的路上。如今随着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二维码支付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据艾瑞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超12万亿元,到2018年有望超过18万亿元。井喷式增长的市场容量,吸引了众多银行系及非银行系机构的介入。中国银联、工行、建行、民生等银行及京东金融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相继入局。
群雄角逐中,以互联网企业在二维码支付市场的激战最为激烈,各大支付机构在跑马圈地的运动战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移动支付体系,并且分别各自拥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不过在
李超看来,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扫码支付模式是对人力、资金、设备接口等资源的浪费,服务成本高,是金融行业发展模式的倒退。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金融作为金融科技行业的领先者和践行者,选择了与银联战略合作,通过标准二维码实现了与各大银行之间的互联互通。正如京东金融陈生强所说,如今通过银联二维码让银行及支付机构一次性连接到所有消费场景,缩短了银行和支付机构与消费场景的距离,缩减了行业对接受理端的成本,为整个行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