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酒精上头的那一晚,你到底做过什么?

网易新闻  · 社会  · 3 年前

清晨,一位女生被阳光唤醒,闻到一身糜烂的酒臭味,她意识到自己昨天喝醉了。
 
突然,一阵宿醉后的头疼袭来,还有膝盖疼。


膝盖,疼?她低头查看自己的膝盖,果然发现了两片淤青。

“Emmm……难道昨天我的床上有另外一个人吗?!我跟他做了什么?!”
 
女生赶快到群里去问昨天一起喝酒的朋友,结果让人哭笑不得,原来,昨晚喝多了的她,拉着朋友们一起“拜把子”!
 
类似的经历,很多人都有。这种喝多了之后,对醉酒时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的情况,就是我们常讲的“喝断片”了。
 
喝断片的人,各有各的“断”法,有些人酒后会做极尽荒唐的事。

在电影《宿醉》中,三位好友和准新郎参加婚前单身派对,一夜醒来后,准新郎不翼而飞,浴室里平白无故多了一只老虎,衣柜里多出了一个婴儿,还有一个从天而降的席梦思床垫在窗外的塔尖上插着……
 
而三个人的状态也是狼狈不堪,有人丢失了一颗牙,有人戴着医院的手环。一场关于“断片”的闹剧,就此展开。

 
也有些人在酒醉后显得异常“清醒”
 
能准确回到自己家再一头栽倒不算稀奇,对别人的提问能对答如流,甚至连自己的银行卡密码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也大有人在。

一夜宿醉,把家产“送”给了好友

醒后关于这些或荒唐或诡异的记忆,却都随着酒精一同挥发而去。
 
酒精到底有多大的魔力,竟然让人在醉酒时做出奇奇怪怪的行径?更神奇的是,为什么醒了之后,又全然不记得了呢?


1

醉酒时,人为什么变得奇奇怪怪?


由于个体差异大,每个人的酒量不同,醉酒时的行为也完全不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状态。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概念,“血液酒精浓度(BAC, 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来划分几种不同程度的醉酒状态,因为每个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喝几杯酒来划分醉酒程度

酒精进入人体后,无需消化就能穿透黏膜进入血液之中,在30秒内抵达大脑战场,并随着血液到达全身。此刻,人进入到一种“微醺”的状态,略微有点酒意,但意识清醒,甚至开始有点小兴奋。
 
当血液里酒精浓度达到每分升100mg(一般情况下,一个体重65kg的人喝1-2瓶啤酒时会达到该数值)时,我们便开始不再拘谨,变得比往常更为大胆和外向。此刻大脑中的多巴胺开始起效,大脑外皮层也因为酒精的麻醉作用,开始产生更多的冲动。

正所谓喝酒过三杯,看谁都是吴彦祖
 
“酒壮怂人胆”,这时平日憋屈在心里的话能借着酒劲儿一股脑子说出来,处处规范着自己的规矩条框也敢轻易打破了。
 
当血液的酒精含量达到每分升100~300mg时,大脑里负责运动和协调功能的中枢神经与小脑受酒精影响,导致我们开始肢体不协调,左摇右晃、肢体不受控,甚至胡言乱语起来
 
这时驾车会极其容易造成交通事故,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一组数据,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
 
继续喝酒喝到“烂醉”,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过每分升300mg时,负责呼吸和心跳的脑干受到影响,会直接进入休息状态,这个阶段极为危险。
 
有人会因为喝到倒地呕吐,呕吐物卡进气道,窒息而亡;还有人酒精过量导致呼吸衰竭或脑梗塞,卒;

如果被陌生人“捡尸”了,也注定是一个悲剧;

 
除了可能成为受害者,喝醉的人还可能成为“加害者”:打电话骚扰前任、在公共场所撒泼打滚、殴打伴侣家人,更有甚者还会“酒后乱性”……

这些荒唐事,因为酒精而变得“情有可原”,有些人还会以“我喝酒了,真不知道自己做了这事儿,原谅我吧”为借口,来逃避责任。
 
但醉酒时做出的那些事情,当下真的毫无意识么?


2

醉酒时,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吗?
 
影视剧中常出现一个经典场景:男生醒来坐在床边,另一侧躺着一个女人,嘤嘤哭诉昨晚两人发生了关系,要求男主负责,男生一句“我当时喝醉了”潇洒转身离去。
 
问题来了:“喝断片后发生的性关系”真的是“薛定谔的性关系”吗?

当然不是!

如果真的发生了,要不要为此承担责任呢?

当然要!

 
因为喝酒时,身体是比意识先“失控”的,即身体失控的时候,意识是清醒的

这一点在医学上得到了证明,即使是喝醉的状态下,人们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所以他们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酒醉状态下,大脑中负责自律的神经受到了抑制,人们的自控力会下降,但对一个行为的“是非对错”依然是能够判断的。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喝醉了还能做坏事,只能代表他比平时胆子更大,不代表他不知道这件事不应该做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喝醉了还去开车,甚至发生暴力行为,他也不能为自己开脱,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对”的。

我们不能轻易地让别人用“醉酒”的理由来逃避责任,但有一说一,宿醉之后的“失忆”是有理有据的。


3

宿醉醒来,为何“失忆”?

酒醒之后,某些人对自己醉酒时的行为可能只有片段式记忆,也可能毫无记忆,这和酒精影响了参与记忆转化的海马体有关。

心理学上,“记忆”是指对信息的存储与提取,从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来看,一般分为瞬时或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和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
 
比如我们初见一只黑白猫,会对它的黑白花色有记忆,这是瞬时记忆;当主人介绍说这是一只美短时,就会有个短时记忆;如果你有幸可以撸它,喂它吃掺杂牛肉的食粮,定期云撸猫,知道它的名字叫做“花花”,就会对它形成长期记忆。

记忆形成图示
 
把大脑想象成一座图书馆,信息就是图书馆里的各种书籍资料。

我们在查看、搜索资料时,大脑都在对信息进行编码、加工和存储,就像一条流水线一样,一层层将进入的刺激信息流转变为能够被存储和回忆的有意义模式。
 
当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记忆就会出现偏差。
 
酒精,就是那个捣蛋的家伙。
 
它会使海马丧失与其他脑细胞的联系,导致短期记忆无法转化为长期记忆
 
因此,喝醉之后,即使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做过的事说过的话都可能无法形成长时记忆,第二天自然就想不起来了。

注意,这个时候酒精并没有影响之前已有的长期记忆,所以人在喝醉时,依然能够对答如流,知道自己回家的路。

 
可怕的是,“宿醉”给人造成的影响不是这短暂一夜的“失忆”,而是永久性的伤害——你的记忆力将越来越差


4

哪怕是一滴酒,也在伤害着你
 
常言道,小酌怡情,大饮伤身。但这句话就是一个伪命题,世界上没有一滴酒是无辜的

《英国医学杂志(BMJ)》上一项长达30年的针对饮酒者老年痴呆风险的研究显示:

每周摄入30单位(1单位约为8g酒精)酒精的参与者海马体萎缩的风险最高,是不饮酒者的5.8倍;
适度饮酒者(男性:7-21个单位/周,女性:7-14单位/周)右侧的海马萎缩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3.4倍;
轻度饮酒(1-7单位/周)也不能避免海马体的萎缩。

换句话说,只要饮酒就会增加海马体萎缩的风险。年轻时候喝得越多,老了记性就会越差。

受损萎缩的大脑额叶与正常的对比/图源:slideshare.net

酒精对身体的影响,也不仅仅是记忆上的侵害。
 
比如在致癌方面,酒精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明确列为1类致癌物,而且全世界每18个癌症患者里,就有一个是因为酒精摄入导致的。而且饮酒次数越多,患癌风险也就越高。
 
所以对于饮酒,最好的建议永远都是:滴酒不沾。实在戒不了,就少喝一点吧。
 
年轻的时候浪得飞起,老了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参考文献:

[1]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EB/OL]. (2018-08-23)[2020-11-1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8)31310-2/fulltext.

[2]Lauri L. Barclay, MD. New Data on Alcohol and the Brain[EB/OL]. (2017-07-06)[2020-11-11].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82497.





《网易新闻》招聘新媒体坐班实习生
线上约稿作者
单篇稿费300-800元
点击招聘即可查看


推荐文章
启明医疗  ·  会议预告| 万里启航 · ...  ·  1 年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2 年前  
智堡Wisburg  ·  去杠杆其实是个关于痛苦的哲学问题  ·  4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