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流浪地球》的后续,应该是一个刘慈欣宇宙

不存在  ·  · 5 年前

这段时间,你肯定被传得都包浆了的《流浪地球》表情包刷屏了——

到处都是两行泪,苏州交警把“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用作交通指示。

各种彩蛋、幕后故事、段子,连家里亲戚的群都在讨论。

还刮起了一股同人创作风潮:

研究高能物理的学者给出了烧木星之外更好的解决方案。

有人把《还珠格格》和《流浪地球》剪在一起,发现毫无违和。

moss、刘培强和地球的组合“莫强求”cp火了。

韩朵朵的扮演者赵今麦曾出演巴啦啦小魔仙,Moss的英文配音是高考英语的听力主播,各种冷知识纷纷被挖出。

▲  韩朵朵拯救世界(绘图:馇克)

刘慈欣的其他小说,都跟《流浪地球》一起被编成了故事。



上一次这样的大规模同人创作,还是《复仇者联盟3》,大家打起响指,喊着I don’t wanna go,在推特上叫NASA去营救太空里没吃没喝的钢铁侠。

要容纳大量同人作品,原作本身就得提高巨大的发挥空间。

比如,漫威的故事可以发生在纽约,也可以远至外太空;星球大战的故事横跨几万年,这中间的每一个切片都可以发挥。

电影《流浪地球》里的交通标语、AI系统,甚至人物间的一句随口聊天,都能衍生出一个脑洞故事;科学原理、技术想象都能被科学家讨论。

而这些被发散开的细节,正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像《流浪地球》这样一个完整复杂、有带入感的世界,才能让人发掘到乐趣。

托尔金创造了中土世界的九个种族,给各族都设计了外貌特征、名族性格、生活习俗等等,甚至专门创造了辛达语、昆雅语、矮人语。

看完《指环王》《霍比特人》后,你会觉得,精灵就该美丽高贵,矮人就是勇猛而手艺精巧,它甚至定义了你心中的奇幻世界。龙与地下城是从中土世界衍生出来的,《魔兽世界》总裁坦言受《魔戒》影响很深。

另一方面,同人、衍生作品也给原著带来了新的生命力。DOTA最初只是《魔兽争霸》的一张同人地图,DC的许多漫画画师是画同人后被招纳进来的。星球大战系列能成为一个宇宙,其中就有粉丝和同人的贡献。

《流浪地球》虽然现在只有小说和一部电影,但热烈的同人作品,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把它扩充成一个宇宙。

那么,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大刘作品,到底有没有成为“宇宙”的潜力?

今天咱们就好好掰扯一下。


🌌

尺度够大

任何一个读过大刘的人,都会发现他小说的明显特点:尺度大。

空间大,动不动就拿地球和宇宙做文章:

《梦之海》抽空了大海做冰雕。

《流浪地球》让全人类带着整个地球去流浪。

《地球大炮》将地球南北级打穿来加速飞船。

《诗云》把整个银河系都变成了诗的储存器。

时间长,动辄就是千万年的故事:

《流浪地球》是一个持续2500年,100代人的计划。

《乡村教师》里,银河系里的一场战争持续了2万年。

描写大尺度,看起很容易,不就多加几个零?

但人类的感官对大尺度往往是麻木的,人在十几层楼会感到害怕,坐飞机向下看时却往往没有太大的反应。

刘慈欣说:“如果我们真的在这种大尺度中生活,你是很难受得了的。你想想,光一秒钟绕地球一圈半,你走一年才能走多少?我们的思想是很难把握这种巨大的。科幻小说努力做的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这种巨大,把它形象化。它确实十分困难,但也是好的科幻小说所应该做到的。”

正是对大尺度有着清醒的认知,大刘才能写出带有“科幻黄金时代”那样宏伟气质的故事。


🌄

完整、复杂的世界观

英文版《三体3:死神永生》出版后,书评家Niall Alexander评论说:

这部书傻到塞满了令人叫绝的点子,而只用几页又将它们轻易放掉。

二向箔、面壁者、人列计算机、思想钢印,单拎出来都是可以写成一个故事的概念。 

这就是大刘小说的另一个特点:

寥寥数语抛出足以展开成一本书的点子,简短文本内包含巨大信息量。

《三体1》第19章“三体、爱因斯坦、单摆、大撕裂”,短短5000字,就揭露了三体文明的残酷命运,埋入了人类科学简史,还揭示了残酷的宇宙本质:无法超越的物理规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朝闻道》里,科学家们走上真理祭坛,向排险者提出问题。淡淡地指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数学、生物、物理学这几个学科的终极问题。

大刘的中短篇虽然不长,刚刚改编电影的《流浪地球》仅有2万多字,却从不同方面刻画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有伏笔:

“事实上,我们的星球还没启程就已面目全非了,谁知道在以后漫长的外太空流浪中,还有多少苦难在等着我们呢?”

一句看似普通的描写,给电影奠定了无尽的悬念。

有大尺度场景描写:

“木星恐怖地上升着,渐渐占据了半个天空。这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云层中的风暴,那风暴把云层搅动成让人迷茫的混乱线条,我知道那厚厚的云层下是沸腾的液氢和液氦的大洋。”

用上课对话的方式,说明了飞船派的理论和人类的分歧:

“这个小世界死了。孩子们,谁能说出为什么?”小星老师把那个死亡的世界举到孩子们面前。“它太小了!”“说得对,太小了,小的生态系统,不管多么精确,是经不起时间的风浪的。飞船派们想像中的飞船也一样。”

还有细思恐极的细节:

“每个人都在不顾一切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呵,忘了告诉你们,我爱上了黎星,我要离开你们和她在一起。”“那你去吧。”妈妈说。

几句对话,就展现了在灾难面前,人类婚姻制度消失。

这诸多设定都被电影改编化用,连《流浪地球》剧组都评价说:原著小说本身就是一本世界观设定!


☄️

穿透不同人群的影响力


漫威电影宇宙的受众极其庞杂:

不看美漫的路人,愿意拖家带口,去看上一场合家欢的爆米花大片;

科幻迷和核心粉,能在《死侍》《蜘蛛侠:平行宇宙》这类作品里发掘彩蛋和玩梗的乐趣;

钢铁侠、美队等用心打造的人物,加上演员本身的魅力,吸引了很多只饭演员的追星粉。

《三体》呢,不夸张,它的受众从楼下看门大爷到美国总统奥巴马。

科幻迷惊艳于大刘闪闪发光的点子;

互联网圈关注《三体》的思维实验和人性;

创投圈看的是作品里的底层逻辑和社会的未来走向;

航天工作者看到了小说对航空航天技术的推动力;

教育界则重视科幻对孩子想象力的启蒙。

大刘的短篇小说,也因为风格多样而吸引各种人群。

《带上她的眼睛》凄美动人,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烧火工》像一个小王子式的童话,适合孩子阅读;

被称为“大艺术系列”的《梦之海》《诗云》《欢乐颂》,把科幻跟雕塑、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像是新潮的概念艺术作品;

《全频道阻塞干扰》里有大量的军事细节,受到不少军迷的喜爱。

很多人觉得科幻就一个样,硬,难懂,但大刘这些小说打破既定印象,带来了惊喜和可能性。


🌏

大尺度、世界观、影响力,大刘作品拥有能够撑起宇宙的世界观架构。而《流浪地球》的成功证明,当制作水平足够时,它就可以被大大地扩展。

除了以上三点,很多已有的同人和衍生作品,也从侧面证明了刘慈欣的小说有成为宇宙的潜力。

台湾著名配音演员关志宏朗读的《烧火工》有声书,在喜马拉雅FM上收听量已超过1000万。

未来局影视创作总监邓韵拍摄的三体概念片《三体宇宙1999》,想象1999年,程心、云天明等主要角色的生活,日常里不经意的小事,也可能会与未来产生关联。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王壬的概念短片《水滴》、著名音乐人王利夫的《三体ost》专辑、粉丝们自制的《我的三体》沙盒动画,都是饱受好评的同人作品。

还有一些进行中的尝试:

出品《河神》的闲工夫正与未来局联合开发《梦之海》网剧,在原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新的海洋废土世界。

《烧火工》同名绘本即将出版,画师BUTU说,小说里的意象是很清亮的,同时又有背负重任的坚韧之感。

▲  《烧火工》,绘图:BUTU

“刘慈欣宇宙”在几年前就被提出,这次,《流浪地球》的大火让大家找回了这种乐趣,开发出许多新的脑洞。

所以,《流浪地球》的后续,不应该只是几部电影,它应该成为宇宙。

一个刘慈欣宇宙。


责编 | 船长

作者 | 苏小七 


推荐文章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工行入口】京剧纪念币,工行预约入口公布!  ·  6 月前  
中汇信达深圳税务师事务所  ·  稽查案例:发票规格型号未填被查  ·  1 年前  
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  00后记者挑战做直播3场赚4千,这是什么概念 ...  ·  1 年前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  美哭!你的圣诞城堡已经上线!分分钟刷爆朋友圈  ·  6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