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高端科技人才个税税率15%,差额深圳政府补齐!

全产业链平台研究  ·  · 4 年前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此时不来大湾区奋斗,更待何时?5月25日,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2019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上表示,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尤其是基础科研发展,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研究学者来到深圳、扎根深圳。

  

王立新透露, 今年深圳科研资金要比5年前增5倍,其中超3成做基础研究。 2019年,深圳科技研发资金预算规模123亿元,比5年前增加了84.13亿元,增长了500%,其中基础研究安排45.36亿元,占科技研发资金比重36.87%。


深圳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去年实现GDP突破2.4万亿元,增长7.6%,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前五。深圳累计建成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2196家,其中国家级116家,省部级593家,总数比2012年增长2倍。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攻关项目,资助金额近亿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王立新坦言,深圳科技创新仍存在高端顶尖人才紧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重大创新平台缺乏等问题和薄弱环节,制约了可持续创新发展。截至2018年底,深圳全职院士总量41名,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12611人,较北京、上海等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特别是跟研发产生链相关的复合型人才缺乏,能同时提供产业应用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团队不足。


目前,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北京有116家,上海有44家,广州有20家,深圳仅有6家。大科学设施建设起步晚,缺乏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国家级基础研究平台,难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王立新透露,深圳将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制高点。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为突破口,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撬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资本多方发力,在关键领域下真功夫,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据了解,深圳将确保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不低于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30%。打好实验室和基础研究机构建设的组合拳,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鹏城实验室和深圳湾实验室建设,做大做强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和基础研究机构,积极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1月至3月,深圳继续保持科技支出力度,市财政科技累计支出82.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8%。


日前,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财政部发布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王立新对出席峰会的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学生感叹,这是对人才真金白银的支持,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希望他们早日学成归来,为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添砖加瓦。


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自己“举贤不避亲”,力主推动该峰会连续两年在深圳举办,腾讯将长期支持各类重磅论坛活动在深圳举办。


马化腾认为,深圳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很多自身的优势,但同时也要补齐人才、教育方面的短板。峰会长期落户在深圳,能带来智力和人才的资源,对产学研创新融合是一个示范和带动。


马化腾介绍,去年11月9日,刚刚20岁的腾讯,做了一个“不计商业报酬”的决定。腾讯基金会宣布将投入10亿元启动资金资助“科学探索奖”,即每年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的9个领域里,选出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45岁以下),首期将从2019年开始,每位获奖者将连续5年、每年获得6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


据了解,“科学探索奖”主要希望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入到科学探索之中,所以,“科学探索奖”的奖项奖励经费将采用企业投入、公益运作的方式,不求商业回报,并将长期运营下去。


附:以下是深圳副市长王立新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张磊主席,马化腾主席,丁聪总经理,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南海之滨,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和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家、投资家齐聚深圳。我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张磊主席接受马化腾主席的建议把论坛放在深圳。各位嘉宾今天出席2019年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我们感到非常的高兴,非常的荣幸!在此,我谨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深圳今年40岁。已经从一个边陲的农业县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深圳是一座充满魅力、充满活力、充满动力、充满创新力的城市。每个人来到这里都会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都会感觉自己变年轻了。我想这也是张磊主席说马化腾主席举贤不避亲,我说未来论坛技术峰会放在深圳,没有选错地方。

  深圳始终把创新人才作为城市的主导战略。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各路英豪、各路英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带动下,2018年深圳的研发投入占到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2%。相当于以色列的水平。PCT国际专利的申请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已经是15连冠。所以,深圳涌现出这样多的创新型企业,绝不是偶然的,而是靠长期的积累,靠我们的科学家、研究人员一个课题一个课题的研究、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攻关,一个专利一个专利的申请,而累积起来的。

  去年我们战略性新产业的增加值增长率达到两位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以上,全市的高新企业已经达到1.44万家,居全国第二位(2018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185家,总量达14415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同时,我们获批了全国首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我们建设了一大批的基础研究机构,这也是我们深圳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在近年来实现的一个重大的转变。大家知道过去深圳以“四个90%”而著称:“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来自于企业。”那么,政府主要支持成果的产业化、产业的发展,我们比较少的投入到基础研究。现在我们这个政策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我们每年拿出1/3的财政科研资金用于基础研究。今年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会超过40个亿。(2019年,深圳科技研发资金预算规模123亿元,比5年前增加了84.13亿元,增长了500%,其中基础研究安排45.36亿元,占科技研发资金比重36.87%。今年1月至3月,深圳继续保持科技支出力度,市财政科技累计支出82.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8%。)

  我们这两年相继成立了两个省实验室,一个是鹏程实验室从事网络空间信息研究,一个是深圳湾实验室从事生命信息和生物制药研究。成立数10个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得主领衔的实验室,成立了13个基础研究机构。那么,我们希望这一系列的基础研究机构的成立能吸引一大批全球的科学家和年轻的科技人员来到深圳来从事基础研究,来补齐我们创新链的短板。大家从最近的形势也看到基础研究对深圳、对中国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过去讲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后来我们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孩子还是应该让他去学经济学,学金融、学设计,让他快乐,让他离钱更近一点,认为离钱更近一定会赚到更多的钱!那么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提那句口号,就是:“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

  当前,我们深圳正按照习近平主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新定位。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在此背景下,深圳将坚持“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忧患意识,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我们今天看到:一项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非常重要。固然重要,但是创新的生态链更加重要。就是当你解决了某一个核心技术,某一个关键零部件的时候,你并不具备产业的安全性,你并不具备完全独立自主的能力,你需要在整个创新生态链上要补齐所有的链条,你才是真正的具有世界的竞争力,才能真正的具有世界的话语权,也才能真正地造福人类。

  我们要抢抓粤港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大家知道,粤港澳大湾区旨在建立世界级的城市群,加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使各种生产要素,创新要素能够自由地流动。粤港大湾区,我认为最重要的定位就是要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们看到中央对这个定位支持力度非常大刚刚出台的一个政策,对海内外的人才进行15%所得税的优惠,这个政策是真金白银的!我们地方政府,深圳会带这类人才来补齐税收。所以这样的力度,学成一定要归来!因为税收便宜啊,我们昨天晚上还有研究这个事情,你100万薪,本来要缴45万的税,现在只要缴15万的税,你一下子多了30万,家里面的人很高兴,所以你的日子也会更好过。(继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18日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推进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吸引境外(含港澳台)高端和紧缺人才到大湾区工作,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9年3月14日联合颁布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31号,以下简称“31号文”详见:财政部官宣!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发布!)。

  未来论坛作为中国首个推动基础科学发展的民间科学科学公益组织,对外拓展了中国科学技术面向世界沟通交流合作的渠道。对内链接起了中国一南一北两大科学和科技中心城市。相信此次未来论坛的举办,将从科研到技术转化,再到产业应用与城市发展等方方面面,给深圳科技创新带来新的启迪,也希望未来论坛积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多组织各类活动,推荐深圳让全球各类人才了解深圳,热爱深圳,来深圳创新创业。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链      接      一

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发布:

按内地与香港税差给予人才补贴


[摘要]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认定和补贴办法,按照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9〕31号

广东省、深圳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深圳市税务局:

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现就大湾区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通知如下:

一、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下同)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认定和补贴办法,按照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本通知适用范围包括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和肇庆市等大湾区珠三角九市。

四、本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广东横琴新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23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25号)自2019年1月1日起废止。

财政部 税务总局

2019年3月14日

链      接      二

粤港澳大湾区再迎利好!

这些人个税可享大笔优惠


来源:证券时报网2019-3-16

粤港澳大湾区再迎政策利好!

3月1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个税通知”),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下同)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个人所得税,按香港个税标准给予补贴,且所发补贴免征所得税。分析认为,此举将促进湾区内人才流动。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发布,因此对于已经在大湾区工作或者准备到大湾区工作的港澳人士来说,税务安排无疑是最关心的考虑之一。

由于粤港澳大湾区横跨三个关税区、三个行政区和三种社会法律环境,因此三地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方面如何进一步融合是大湾区发展的关键。

时报君整理了九问九答,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政策影响。

1 此次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面向哪些人群?

根据《个税通知》,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下同)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2 如何认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有哪些标准?

目前国际上和我国对于“人才”并无统一适用的判定标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界定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满足大湾区的实际需要,《个税通知》规定,对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认定和补贴办法,将按照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规定执行,这样使优惠政策与地方的实际需求相吻合,更好地发挥政策的激励效果。

时报君查阅资料归纳,广东省、深圳市的境外人才认定标准主要包括:

A类人才:获得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经济学奖)、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等,以及中、美、英、德、日、意、加、瑞等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B类人才:近5年担任过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正、副总编(主编),近5年在在Nature、Science、Cell或所在专业领域影响因子30以上的著名科技期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近5年符合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入选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等

C类人才:担任过境外世界知名大学助理教授、近5年入选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的团队核心成员(限前3名)、近5年以第一作者(含与第一作者具有同等贡献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期刊所在各专业领域位于《期刊引用报告》JCR一区)发表论文3篇;近5年,在深圳注册的非上市创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且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第一轮融资1000万元以上,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人员(每个申报单位限申报1人)等

由于评判标准内容较多,时报君简单归纳上述几点,详细内容可在深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查看

3 内地、香港、澳门个人所得税有何区别

由于内地的个税税率比港澳高,按照专业人士估计,同样的收入水平,内地人士在扣除个税后,实际收入要比香港、澳门低不少,南风集团CEO、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认为,香港个税最高15%,与内地有差异,如果能够突破“税”的问题,可以更快吸引人才,促进湾区内人才流动。

据悉,香港有两套个税标准,可以累进税率或标准税率计算,以缴税较少者为准:

  ——标准税率以净入息总额的15%计算;

  ——以薪俸税累计税率计算,2018年、2019年度开始,薪俸税边际税阶由45000港元增至50000港元,并由4个税阶增至5个,边际税率分别调整为2%、6%、10%、14%、17%。  

而澳门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豁免额定为14.4万澳门币,若在以下情况:当散工每日工资超出640澳门币,或雇员每月收益超出16000澳门币,雇主须以增加的豁免额为基础进行扣缴,另外年满65岁或经证实为永久伤残程度等于或高于60%的雇员及散工,年度豁免额升至19.8万澳门币,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你是澳门居民,个人年度所得低于14.4万澳门币,免征个人税,如果你年满65岁或者被认定为伤残人士,那么免税额度提升至19.8万澳门币。

而澳门个税最高12%,分为7个税阶(单位:澳门币)

内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

假设某高端人才年薪500万元人民币,优惠后每年可享受超过100万的税收优惠。

4 《个税通知》使用范围有哪些,全国内可以使用吗?

个税优惠政策适用范围限于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即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和肇庆市。

5 具体生效日期从哪一天开始,有效期多少年?

《个税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止执行,有效期5年。与此同时,《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广东横琴新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废止。

6 为何广东横琴、深圳前海原有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文件废止?

因为广东横琴、深圳前海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范围,此次出台的大湾区个人所得税政策实施后,将覆盖着两个区的已有政策,因此,广东横琴、深圳前海原有的两项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文件自新政策实施之日起废止。

7 如果不是《个税通知》里包含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且又想来中国内地工作(不限于大湾区),但又怕被征收境外所得税,新的个税是否有所调整?

为吸引外资和鼓励外籍人员来华工作,促进对外交流,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居住时间判定标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将居民个人的时间判定标准由境内居住满一年调整为满183天,并进一步放宽了免税条件:

一是,免税条件由构成居民纳税人不满五年,放宽到连续不满六年

二是,在任一年度中,只要有一次离境超过30天的,就重新计算连续居住年限

三是,将管理方式由主管税务机关批准改为备案,简化了流程,方便了纳税人

8 境外人士(包括港澳台居民)在境内居住的天数如何计算?

《公告》中明确,在境内停留的当天不足24小时的,不计入境内居住天数,连续居住“满六年”的年限从2019年1月1日起计算,2019年之前的年限不再纳入计算范围,这样一来在境内工作的境外人士的境外免税条件比原来更为宽松。

举个例子,李先生为香港居民,在深圳工作,每周一早上来深圳上班,周五晚上回香港。周一和周五当天停留都不足24小时,因此不计入境内居住天数,再加上周六、周日2天也不计入,这样,每周可计入的天数仅为3天,按全年52周计算,李先生全年在境内居住天数为156天,未超过183天,不构成居民个人,李先生取得的全部境外所得,就可免缴个人所得税。

9 境外人士(包括港澳台居民)在境内连续居住“满六年”,从哪一年开始起算?

按照《公告》规定,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满六年”的起点,是自2019年(含)以后年度开始计算,2018年(含)之前已经居住的年度一律“清零”,不计算在内。

因此,2024年(含)之前,所有无住所个人在境内居住年限都不满六年,其取得境外支付的境外所得都能享受税收优惠,此外,自2019年起任一年度如果有单次离境超过30天的情形,此前连续年限“清零”,重新计算。

举例来说,张先生为香港居民,2013年1月1日来深圳工作,2026年8月30日回到香港工作,在此期间,除2025年2月1日至3月15日临时回香港处理公务外,其余时间一直停留在深圳。

张先生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如果从2013年开始计算,实际上已经满六年,但是由于2018年之前的年限一律“清零”,自2019年开始计算,因此,2019年至2024年期间,张先生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六年,其取得的境外支付的境外所得,就可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

2025年,张先生在境内居住满183天,且从2019年开始计算,他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已经连续满六年(2019年至2024年),且没有单次离境超过30天的情形,2025年,张先生应就在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即征收个人全球所得税。

2026年,由于张先生2025年有单次离境超过30天的情形(2025年2月1日至3月15日),其在内地居住累计满183 天的连续年限清零,重新起算,2026年当年张先生取得的境外支付的境外所得,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表示,新的政策举措方面能减轻港人的税务负担,他强调,将在大湾区建设的框架下,争取为港人在大湾区就业、创业、营商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税务政策是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促成大湾区的深度协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推荐文章
纪法理论与实务  ·  村支书干这事,是贪污还是诈骗 ?  ·  3 年前  
EDN电子技术设计  ·  【有奖】一周热评有奖活动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