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因编辑, 伦理之重

NaturePortfolio  · 科研  · 5 年前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 CRISPR 技术的应用,人类改变和修饰基因组的能力与日俱增。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遗传性疾病、病毒感染疾病等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这项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用于攻克某些现今难以治愈疾病的希望。


与此同时,是否可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人类本身, 其所带来的安全性、社会性、伦理性问题也引起了全球学者及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2018年11月26日,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前夕,一则关于基因编辑婴儿的新闻更是将 “基因编辑”这个话题推至了风口浪尖,并激起了无数关于道德伦理问题的讨论和争辩。基因编辑,究竟是阿拉丁神灯,还是潘多拉魔盒? 人类究竟该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还是不越雷池?

 

Springer 甄选了几篇有关基因编辑伦理问题探讨的文章,为读者带来伦理方面多角度、更深入的解读。


科研之信: CRISPR-Cas9技术及人类基因修改禁令 Trust in Science: CRISPR–Cas9 and the Ban on Human Germline Editing 


随着 CRISPR-Cas9 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在2015年呼吁应该部分禁止对人类生殖细胞进行基因编辑。 该项禁令建立于守信原则, 要求研究人员承诺采取更加“谨慎”的方式。本文旨在分析与探讨该禁令是否能够确保兑现,作者重点探讨了制定该禁令时所模仿的先例 —— 阿西洛马会议关于DNA重组技术的禁令。


分析指出, 阿西洛马禁令以其制定的两步遏制策略取得了成功, 并指出两步法对于目前的禁令同样关键。 本文也将对阿西洛马策略不能直接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编辑以及现在有的禁令失效的原因展开讨论。最终文章对于其失败的原因以及对于新分子技术的管理提出了反思。


读识二维码,阅读全文

基因编辑与辅助生殖: 胚胎、社会及准父母的未来救星? Genome editing and assisted reproduction: curing embryos, society or prospective parents?


本文探讨了将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殖选择所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 并侧重对引入基因编辑替代 PGD (移植前基因检测)的案例所涉及的道德伦理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本文提出支持基因编辑原因,以及反对基因编辑的两个最主要观点 —— 安全性及种系修改问题,并分别进行对比探讨。 本文并未就支持或反对引入CRISPR 作为新的生殖选择提出决定性结论, 而是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基础 ——  引入基因编辑替代 PGD 技术所涉及到的道德伦理问题。作者强调, 科学研究并非与世隔绝,也并非以理论正确作为单一评判标准, 科学研究应与其他考虑因素相平衡。


读识二维码,阅读全文


对中国体外受精人群及学生群体捐献人体胚胎用于干细胞研究的态度探讨 Attitudes Towards the Donation of Human Embryos for Stem Cell Research Among Chinese IVF Patients and Students


对人类胚胎和卵母细胞用于干细胞研究,常常因缺少来自于捐赠者的观点与经历的实证而引发生命伦理的争论。此外,对利用体外受精技术受孕的群体及其他公民对捐献胚胎及卵子的态度调研也非常少, 并且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及澳大利亚。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利用体外受精技术受孕人群及学生群体对捐献人体胚胎用于干细胞研究的观点与态度。


读识二维码,阅读全文


以上均为开放获取文章,可长期免费下载阅读。文章选自 Springer Ethics Matter 专题。专题精选农业、商业及技术等领域有关道德伦理的开放获取文章,强调道德伦理在各个领域范围的重要作用。




进入 Ethics Matter 专题页面,查看更多有关伦理探讨的精选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北京办公室负责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 marketingchina@springernature.com


© 2018 Springer,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推荐文章
钱币收藏  ·  【揭秘】清朝时侯的造币厂,长这样?  ·  2 年前  
地产壹线各类合集  ·  823元!一线公寓合集!  ·  3 年前  
肿瘤资讯  ·  NGS测序改变肿瘤治疗模式,“CSCO-臻和 ...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