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62岁周润发裸捐56亿: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墨香中华  · 传统文化  · 6 年前

点击上方墨香中华”可以关注我哦

来源:拾遗

人活着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活着。

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

第三个层次:明白地活着。

周润发活到了第三个层次。




你知道周润发出道以来赚了多少钱吗?

有媒体估算:13亿。

还有媒体估算:23亿。

更有媒体估算:34亿。

但一个都没估算对。

上个月,发嫂陈荟莲,

参加一档访谈节目时透露:

“一共有56亿。”

这个身家简直让人惊骇。

但更让人惊骇的是发嫂后面一句话:

“我们已把这笔钱百分百捐了出去,

已设立好慈善基金会,手续也办妥了。”

56亿,全捐,真是牛叉。

十年前,任泉和发哥演戏时,

问了发哥这样一句话:

“发哥,你赚这么多钱,给谁花呢?你又没孩子……”

周润发笑了笑,说:

“这些钱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保管而已。”

这句话一下把任泉整蒙了。
“不是你的,暂时保管,啥意思?”

现在,任泉终于知道答案——做慈善。

多年前,黄霑说:“发哥已看破财富。”

当时看到这话,我不信。

现在,我信了。


2014年,IPhone已更新到6。

你知道发哥用的什么手机吗?

他有一次无意中说起:

“我到现在为止都没用过智能手机,

因为觉得自己不需要,

手机能打电话、联络人就好了,

不需要太多功能。”

很多人不信,我也将信将疑。

但后来看到一档节目后我信了。

这档节目叫《我要问发哥》。

节目中,很多人向发哥提问。

其中一个问题是:

“发哥,你用的是苹果还是三星?”

结果发哥说:“我用的是诺基亚。”

他不但用的是诺基亚,

而且用的是很老款的诺基亚。

前年,发哥的诺基亚坏了。

这才用上了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不是新买的,

而是发嫂淘汰不用的。

发哥不玩手机、不玩微信。

他说:“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太多信息,而是应该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


坐地铁

坐公交

坐渡船

香港市民中流传着一个段子:

“想遇到香港明星,

就到中环奢侈品店逛街,

想要遇见周润发,

就到地铁、公交站和菜市场。”

发哥虽然贵为国际巨星,

身家又高达56亿元,

但他出门不坐名车、游艇,

他就喜欢挤巴士、地铁、渡船。

所以香港市民调侃他是“贱骨头”。

听到这称呼,发哥笑得合不拢嘴:

“我没有司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

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人越成长,越发现,

人生中真正难的不是赚多少钱,

而是如何保持住一颗安宁的心,

过着平凡而快乐的生活。”

郑伊健有句话说得很到位:

“当很多明星整天想着如何炒作自己时,

发哥已经做回普通人了。”


任泉和发哥一起拍戏时,

发现了发哥的一个秘密:

“发哥竟然去秀水街买便宜衣服。”

任泉以为这是个秘密,

其实这在香港早已不是秘密。

发哥买东西从来不去高级商场,

他只去平价商场和便利店。

“买98元一件的T恤。”

“买15元一双的拖鞋。”

“还和老板讨价还价。”

在购物上,发哥就是这么抠门。

发嫂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说:
“他不喜欢买东西,

他一个月只消费800块。”

那年,发哥上央视《艺术人生》。

朱军问:“你会买哪些名牌衣服?”

发哥眯着眼,笑着回答:

“不需要,我的衣服都穿了十几年了。”

然后,周润发反问朱军:

“你做完节目的衣服怎么办?”

朱军说:“拿回家接着穿。”

周润发问:“你穿着舒服吗?”

朱军说:“不舒服,一点不舒服……”

然后,发哥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觉得衣服这些东西,

不是穿给别人看的,

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

所以我不会买很贵的衣服。”

有一次,美食家蔡澜约好友吃饭。

席间,演员曾江夸赞蔡澜:

“蔡澜可是这一区的皇帝。”

蔡澜听了,赶紧摇头:

“我只能说是个熟客,

九龙城真正的皇帝是周润发。”

为什么说周润发是九龙城的皇帝呢?

“发哥跟这里的摊贩融成了一片,

每一家店他都熟悉得不得了。

见到店主就问长问短,

连人家家里的祖母都记得。

这里的店铺就像他家的一样,

他可以随意赊账,

吃完就签单,几个月结一次账。”

记得一句不知道谁说的话,

“真正活明白的人都有一个特质,

那就是充满了烟火气。”

我想,发哥就是这样的人吧。

他说:“这就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不可能说你当了演员,

就没了这个习惯。

我喜欢跟那些小摊贩聊聊天,

起码知道现在的生活是什么环境,

你才晓得自己活在什么地方。”

发哥喜欢泡在那些美食、嘈杂、吵闹、欢笑与泪水中,

他觉得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烟火气才是生活的真谛。

没有了烟火气,

生活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2015年5月18日,

发哥迎来了60岁生日。

60岁,花甲之年,算是大寿了。

可发哥这个生日却过得极其寒酸:

找了一个很不起眼的餐馆,

没有邀请任何名流与明星,

只有发嫂和他两人,

还有发嫂送的一个小蛋糕。

有个网友把发哥庆生的照片发上网后,

迎来一片唉声叹气:

“怎么感觉这么寒酸呢。”

“怎么感觉这么凄凉呢。”

但发哥自己却乐在其中:

“人间最有味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



周润发和吴孟达,

既是同学,又是好友。

两人一起进无线,也一起走红。

但吴孟达走红后,

开始沉迷酒色和赌博,

于是欠下30万元巨款。

他被人追债,拿不出钱,

只好去找好友周润发。

哪知发哥一块钱都不给,

只说了五个字:“你自己解决!”

吴孟达气得咬牙切齿:

“我这辈子最恨周润发。”

就在吴孟达走投无路的时候,

他突然接到了一部戏。

这部戏,不仅帮他还清了债务,

还让他拿到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颁奖现场,发哥向他道喜。

吴孟达扭过头,毫无理睬。

事后,吴孟达请导演吃饭:
“感谢你帮我走出困境。”

导演说了一句:“你应该感谢的是发哥。”

原来,是发哥向导演推荐了吴孟达。

发哥对导演说:

“如果我拿30万给他,

他还是会在赌场上输光,

还是会在夜店喝到烂醉。”

这才是真正的友情吧。

“他当面批评你,却在背后说你好话。

他从不阿谀奉承,却时常雪中送炭。”


发嫂每年生日,发哥都会制造惊喜


1986年,发哥与陈荟莲结了婚。

婚礼上,陈荟莲动情地说:

“这一生,上天赐给我最好的礼物

就是让我成为周润发的妻子。”

遇到发哥,她真的是赚大了。

一结婚,发哥就把财政大权上交了。

每月只留800块零花钱,

其余所有片酬悉数上交。

发哥对感情很是用心,

发嫂喜欢吃蟹,

所以只要蟹一上市,

发哥就会买蟹煮蟹。

结婚30年来,发嫂每个生日,

都会收到发哥精心准备的礼物。

“他把礼物藏起来,让我去找。

每次找到礼物,我都惊喜不已。”



你知道发哥为何一直没有孩子吗?

其实婚后第二年,发嫂就怀了孕。

可就在发哥准备婴儿衣物时,

一个悲剧发生了:

“7个多月的胎儿,

因脐带绕颈窒息不幸夭折。”

痛失孩子的发嫂,

整日活在自责与悲痛中。

用了7年,发嫂才从悲痛中走出来。

为了避免妻子再受生产的痛苦和不测,

发哥就做了一个决定:不再要孩子。

后来,经常有人问发哥:

“不要孩子,不会遗憾吗?”

发哥总是一脸淡然地说:

“没有遗憾,我们两个人已经足够幸福,其他的我就不奢求了。”

很多明星名流一有钱了,

就出去找女人找乐子。

但发哥结婚31年来,

从未有过一丝绯闻,

连娱记都懒得编他的桃色新闻,

因为没有人会相信。

有人问发哥:“你觉得爱情是什么?”

他说:“感恩与陪伴。”


《上海滩》剧照

《赌神》剧照


有人问发哥:

“你那么有钱,为什么还要不断拍电影?”

“难道拍电影,就是为了以后多捐一点吗?”

发哥哈哈大笑地说:

“我拍片不是为了赚钱,

也不是为了追求名声,

我就是喜欢而已。”

很多人为什么一辈子过得都不快乐呢,

我觉得发哥说得特别好:

“就是没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人的能力虽有大小,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就是一个人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

才会活得有意思有滋味。”



不拍电影的时候,

发哥就喜欢背着相机到处闲逛。

他喜欢摄影。

如果说电影是他的事业,

那么摄影就是他的癖好。

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人去看景,

一个人去拍照,

一个人回来蹲在暗房里洗照片。

“我真的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1997年,香港回归,

发哥的姐姐偷偷拿了他三张照片,

化名去参赛,

没想到竟然拿到了摄影大奖。

发哥喜欢拍香港风貌,

香港知名摄影师夏永康说:

“香港拍风景最好的人是发哥。”

但发哥觉得拍得好不好不重要:

“我就喜欢享受那个过程。”

看到沉浸在摄影中的发哥,

我想起了一句话:人无癖,便无趣。

人无癖,就活得百无聊赖。

人有癖,功夫花在所癖之事上,

物我两忘,不是高人,便是妙人。

发哥就是一妙人。


爬山路遇粉丝


这几年,发哥爱上了爬山。

他每周都会抽出几天时间,

去爬香港大大小小的山。

一爬,就是六个小时。

半年下来,他减了27斤。

记者问:你为什么喜欢爬山啊?

发哥回答说:

“我的人生座右铭,

就是开心、快乐和健康,

但是快乐和开心,

都必须以健康为基础。

有好的身体才可以享受好的人生。

以前我拍电影透支了好多,

后来我渐渐懂得了:

人生最大的错误,

就是用健康换取身外之物。

所以我现在要补回来。”



人活着,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活着。

就是追求生存和温饱。

现在中国还有一部分人活在这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

顾名思义,就是要活得体面。

别人有房了,我也要有房。

别人有车了,我也要有车。

别人当处长了,我也要当处长。

就是追求一定的“名权利”,

以求活得跟别人一样体面,

或者活得比别人更加体面。

我们大部分人,都活在这个层次里。

第三个层次:明白地活着。

明白地活着属于精神层面的活着,

就是知道自己是谁,

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什么,

所以生活就删繁就简,

砍掉外在多余的东西,

去追求内心的自在和丰盈。

正如漫画家蔡志忠所说:“每块木头都可以成为一尊佛,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发哥就活到了第三个层次。

他把生活中多余的东西,

都毫无犹豫地砍掉了,

然后活出了一片“素与简”:

陪伴一个懂我的爱人,

专注一件喜欢的事业,

寻觅一个悦心的癖好,

交往几个如水的朋友,

锻炼一个健康的身体。

人生之大幸福,

就藏在这素简的平淡里。



素简到极致,就是大美!

素,没染色的白绢。简,可以把字写在上面的竹片。

 

在古代,这两者都是寻常却必要之物。

 

素就是素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简就是简单,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命微若轻尘,活得简单一些、素朴一些,也就会心平气和许多

 

心灵简,才不至于让自己慌乱、浮躁。

 

长在乡间小道两边的野,虽然天天被日晒雨打,甚至被路人践踏,但还是那样色彩动人,气味清香,浑身野趣,充满着生气和活力。

 

美丽的往往都是简的。

齐白石一生喜欢画白菜,曾在自己的大白菜画作上题:“先人作过三代农夫,方知得此根有真味。”

 

孙犁《菜根》“古人常用嚼菜根,教育后代,以为菜根不只是根本,而且也是一种学问。甜味中略带一种清苦味,其妙无穷。”

 

,事实上也是与菜根滋味类似的东西,纯正质朴之中,泛些儿淡淡的、类似素食主义式的清苦,叫有心人回味那特有的况味。

是心里的自然淳朴,不是表象,是内心的亲和,淡淡如幽兰,能散发出本性里的洁。

 

坦然的真性情,是精神上的淡如菊,用朴实无华来抵制幼稚和肤浅。

 

素简如同是一幅水墨丹青,黑白大方,简洁而寓意深远,是诗意,也是人间乐趣。

生活越素,幸福越靠近

 

人在本性上,其实是有享受素的天性的。

 

人生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行李,也无需过分装饰。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些简单的东西,例如,阳光、空气、健康和很好的睡眠,这些基本的元素正如恰到好处的盐,能调出生活很好的味道。

能够享受素的人,才更能体味人生的真谛,更能惬意地享受人生。

 

穿半新半旧的衣裳,趿一双休闲拖鞋,在陋室读古诗,饮清茗,片刻冥想;有朋友来,坐沙发或者椅子,都随意,天上地下,海阔天空,猛侃神聊。

 

素简的生活,是为了专注,为了擦亮敏感度。站在左边,是为了看清楚右边,并与其对话。

人心越素,离道越近

 

源于优雅的自信。

 

心灵素简的人相信自己“天生丽质”坦荡磊落地告诉别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不掩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行事、作为,是需要底气、底蕴的。只有一个充分相信自己,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的人,才敢于向人坦露自己的的真面目而一个人倘若连他本人都不欣赏自己,又怎么会以他的真面目示人呢?

简属于追求自由的人

 

不受世俗约束,不顾繁文缛节的束缚,不刻意追求或改变倘若能经过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两个阶段而最终达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只要人心素简,眼前的一切都会变得单纯而美好。

素简到极致,就是大道

 

大道至简,见素抱朴。

 

由易衍生的八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只有黑白两点(代表阴阳),但这两点不断组合,却能无穷无尽,包罗万象。

 

直到当代,无论商业、生活、科学、哲学等,处处可见这两点的原理,甚至连现代的计算机,都是由此原理发明而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追求学问是积累、增益的过程,知识越来越多;而追求道则是相反的过程,需要删繁就简,去掉生命中多余的东西,欲念、妄求等等。

 

为道日损的过程就是追求素简的过程,直至遗世独立,纤尘不染,谦和而高贵。

素简到极致,就是大美

 

美学原则就是极简,要求绝对单纯,就是圆、方、素色、质感的单纯。

 

宋朝人用墨画画烧单色釉瓷器。

 

画画敢不用颜色,这就是极简!

中国水墨画,虽然只有一种颜色,但墨色的深浅,浓淡,疏密,枯润,无不充满表现力泼墨如水,又惜墨如金,收放自如,纵横潇洒,展现出古的诗意美。

 

而汉字书法,素简淡朴,只白纸两色,却能飘若浮云,矫若游龙,气象万千雄浑遒劲,天马行空,行云流水,成为我们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家风,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动产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几代人地坚持,虽未给孩子留下万倾家产,但却为孩子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命脉。


 



民国世家,除了站在权利顶端的“宋氏三姐妹”,还有文化界声明卓著的“合肥四姐妹”。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后来,她们分别嫁给了小生名角顾传玠、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著名作家沈从文、著名汉学家傅汉思。


四位夫婿果然都各自不凡,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佳话;而四位才女都气度高贵,被誉为是“最后的闺秀”;除了四个女儿,六个儿子也都出类拔萃、学贯中西……

 

这些儿女的背后,让人关注到这样一位父亲。

 

他是民初有名的开明教育家,

 

正是他开明的家风和对教育的理解,造就出了十位绝伦儿女。

01

教育的起点:父亲的格局,儿女的方向


好的教育,首先是拼爹的。

 

这话放在张家姐弟身上,也得到了强大验证。

 

张家的父亲张武龄,一个出生于典型名门望族的世家子弟。其祖父张树声,是李鸿章的左膀右臂、淮军的第二号人物。张家坐拥良田万顷,每年归在张武龄名下的就有10万担租,是个典型的大地主。

 

虽然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但与当时的大家子弟不同,张武龄更像是一个决然的反叛。他洁身自好、痛恨赌博、从不玩任何纸牌、不吸烟、滴酒不沾。倒是从小嗜书如命,一生热衷公益办学。

 

1914年的初夏,张武龄的第四个女儿出生。

 

因为前三胎都是女儿,当得知第四胎依然是女儿,妻子只是看了一眼,就失望哭出了声;婆婆唉声叹气、沮丧至极;门口等着恭贺的亲友(曾有亲戚断言此胎定为男儿),又都带着礼物悄悄走了……

 

只有张武龄依旧十分高兴,他给四女儿取名“充和”,与三个姐姐是一样的器重怜惜。

 

张武龄这一生,共有十个孩子,细看他们的名字,都取得极为讲究。

 

四个女儿分别为: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后来的六个儿子分别为: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

 

女孩的名字不仅没有半点含花带草的妩媚,并都有两条修长的腿,他希望她们尽可能的迈出闺门、走向世界;而男孩的名字里却都有一个宝盖头,这是光大祖业、继承家声,也是不管走多远、也要记得家。


他希望男孩的心里一定要有家;而女孩的内心一定要广大。


其境界与格局,由此可见一斑。

张武龄与张氏四兰,苏州九如巷的记忆


02

教育的方式:自由的玩,巧妙的引


张武龄对孩子们的教育就是玩,开放式的玩。

 

1917年,张家举家搬迁,来到了柔润秀丽的苏州宝地。楼阁亭台、花廊水榭的大宅,正是孩子们放开手脚、嬉戏胡闹的城堡。

 

“每天我们只要离开了书房,放鸟归林,这里就不再安静。我们有时学王羲之‘临池洗砚’,更多的时候是疯疯癫癫爬山、玩水”,《张家旧事》一书中回忆。

 

家中的任何地方,孩子们都可以自由进出;父亲最珍爱的藏书,孩子们随性翻阅、从不限制。

 

张家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爱好。

 

父亲给了孩子们最大限度的个性成长空间。

 

虽然玩的开放,但同时又家教严谨。

是既最大限度地给孩子自由探索和个性成长的空间,又懂得在关键点上提纲挈领。

 

再看他们读书也是一样。

 

张武龄对知识如饥似渴,极为重视子女教育,专请了几位老师在家中授课。但他从不干涉具体教学,只参与编选教材,从《文选》、《史记》、《孟子》等书中选出一篇篇古文,让专人写了讲义给儿女们去读。

 

好的教育,是充分给予孩子爱与自由,又懂得在关键点上提纲挈领。

1946年,三连襟与三姐妹于上海合影


                前:张元和、顾传玠,后排从左到右:张允和、周有光、沈从文、张兆和


03

教育的关键:开阔的眼界+高雅的志趣


正如杨绛说,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受到管教,而是启发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在不知不觉中受教。

 

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父亲不强势、不强制,但子女各个出类拔萃、道山学海。

 

学昆曲也是一样。

 

从曾祖父张树声开始,昆曲一直是张家不离不弃的挚爱。到了父辈张武龄,这古老声腔的魅力,也同样让其醉心钟情。

 

苏州本是昆曲的发源地,张武龄更是常年包下戏园的一整排座位,带着全家老小去看红脸关公和温婉秀丽的杜丽娘。

 

在父亲的志趣熏陶下,张氏四兰不仅一生结缘昆坛,这优良传统的古老艺术,也潜移默化培养出她们高贵不俗的气质,被称各个风华绝代,后世里再找不到那样的佳人。

 

有趣的是,马云在近期的一个演讲上也曾说,“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去体验世界、去尝试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没有办法胜过机器。”

 

开阔的眼界+高雅的志趣,仍是穿越一个世纪以来、永不过时的核心竞争力。


 张兆和与丈夫沈从文

04

教育的终极目的:向内寻找幸福

 

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让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这在张氏一家也正如此。

 

张家的四个女儿,在开放式的教育下个性迥异,大姐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兰心蕙质;二姐古灵精怪、主意最多;三姐穿男装剪短发、英姿飒爽,四妹规规矩矩,却又举手投足极致典雅。

 

她们虽各个才情横溢、觅得佳婿,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又各自饱经沧桑、历经磨难。

 


大姐张元和,本是嫁夫随夫、夫唱妇随,孰料丈夫56岁因病去世,此后元和半个世纪身处异国他乡,80岁还和曲友登台义演;二姐张允和,1952年离开公职,回归家庭,自称“做了四十六年标准的家庭妇女,真正成了一个最平凡的人,也是一个最快乐的人”;



这不禁让我想起他们的父亲张武龄,一生拒不做官,却倾其所有家产、甘之如饴的致力于大办学堂和公益教学。当时的人们都说,这父亲太傻了,有钱不知道留着给儿女们花。


 

如今才明白,张家人的幸福,不过是懂得向内去寻找。

 

是做让内心充实和有价值的事,而非为名利所累;是不以世俗的眼光,去问究竟值不值。

 张元和与丈夫顾传玠

05

教育的传承:家风,最贵的不动产


我喜欢的作家马伯庸,曾在他的古董系小说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这为爸爸虽未给孩子留下万倾家产,但却为孩子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命脉。

 

一个家庭的家风,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动产。


根在故乡

倾听游子的心声

女人芳华

女人的味道

推荐文章
长河观察  ·  【玉米日报】第51期  ·  1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