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爆全网的姐,怎么偏要爱上他?

电影派  ·  · 2 月前

关 注 电 影 派,和 片 荒 说 拜 拜

电影派
Vol.4085


莫拉古?


叔嫂文学照进韩剧啦!?



女主是凭借《燃烧》出道即巅峰的韩国百想影后全钟瑞


男主是凭借电视剧《王后伞下》,一举夺得第59届百想艺术大赏的最佳新人男演员的文相敏


与其心疼姐姐电影咖资源降级。


不如享受姐姐变身“恋爱搞笑女”的演技,接宽肩窄腰大长腿年下小狗老公。


总是,如果你正需要一部养眼又轻松的浪漫爱情剧搭配这个暖暖的春天。


它绝对是近期最佳。


《不可能的婚礼》



01
土嗨?永不过时
姐狗CP&叔嫂文学。

谁懂这几个字对“土狗”的杀伤力?


背德感直冲天灵盖。


光想想就很爽~


控制一下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浅看一下剧情。

简单说就是小叔子认为女主迷得哥哥放弃了家业,于是千方百计阻止哥哥和女主结婚,结果自己先爱上了。


为什么是“先”呢?


因为哥哥其实是同性恋。


为了拒绝商业联姻和成为接班人,他向自己唯一信任的朋友,也就是女主,提议假结婚,打算用这次彻底的叛逆解放人生。


不得不说,题材拿人。


实话实话,土得掉渣。


没办法,能精准拿捏人性的都是经过大众检验的。


但,梗概土关“恋爱甜”什么事?


派爷我直接给大家提炼一下磕点。


首先是各种喜闻乐见的荒唐场面。


女主,十八线演员。


名气没有但职业病晚期,随时随地大小演。


男主劝她和哥哥分手,不要耽误哥哥前程。


她第一反应是“怎么电视剧照进现实”啦?!


然后各种挑剔男主台词,以及手里没有拎上一袋钱。


轻松打发!



再纠缠,她一秒变脸弱小无助,造谣对方是私生饭。


男主当场吓懵。



同情,但劝男主早日习惯。

因为姐姐多吃的几年饭不是白吃的。

为了抓住演戏的机会,她武术、马术、潜水样样拿本。

不但有才,说话还“好听”。

新奇的比喻,陡转的语义。

原来这就是韩国人有限的词汇, 无限的表达。

姐感拿捏。

但,强势拿“人”只是“姐感”的表象。

“姐感”最有魅力的点是岁月蹉跎后,姐对生活愈发强悍的掌控力。

具体表现为,行动豁达洒脱,内心通透温暖。

就像剧中女主飙车带男主躲记者,事后男主抱怨撞到头。

当你以为这对欢喜冤家又要吵的时候,女主凑过去给男主的头来了个“呼呼”。


突如其来的靠近和亲昵,谁能不心动啊?


当你以为这是撒糖的时候,姐表示她没那么无聊。


单纯想给受伤的弟弟一点安慰。






再比如,男主借着酒劲大吐苦水,抱怨外公哥哥都讨厌他。

女主豪气为他撑腰,扬言把外公拉过来教训。




殊不知,两个酒鬼现在正坐在外公的车上被捡回家。

第二天醒来......

一边坐着昨晚扬言要教训的当事人外公,一边站着满脸疑惑震惊的男主他哥。


爆笑如雷了!家人们

但这部剧绝对不是各种离谱狗血桥段的堆砌。

稍作理性分析,就会发现它结构严谨,叙事有效。

节奏有多快呢?

简单说,第二集结尾女主因为男主私下帮忙安排角色痛K了男主。

顺带赌气,当着男主的面答应了哥哥的求婚。

缺德欣赏一下男主“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到了第四集,两人间就出现了明显的“双向箭头”。

先是男主告白,要从哥哥手里把她抢过来,于是带着女主釜山电影节一日游。

买了onlyone的连衣裙,住了VVIP顶层酒店,见了女主最喜欢的导演,顺便还报复了之前刁难女主的绿茶女演员。

最重要的是,他为了了解女主,看了她所有的作品。


回首尔后男主再约,女主嘴上抱怨很烦。

手上却忙不停地补妆。

姐分明心动了啊~


虽然这一集结尾还是互相生气,但理由已经next level了。


不是气对方,而是女主替男主生气,男主替女主生气。


怎么个事儿呢?


原来是男主自觉女主不喜欢自己,但又不死心女主和哥哥结婚,脑筋劈叉安排女主和别的男生相亲。


中途得知这个相亲男私下很渣,立马跑过去“解救”。


放心,成年人没有那么多硬碰硬,更流行自罚三杯。



事后,女主表示她并不会为那种出言不逊的烂人生气。

但生气男主每次被欺负都不做反击。


男主说,他也很生气女主被人说坏话。



好好好!

这世上没人比你俩更会生气了。

把空气都气成粉红色了。

一句话总结,剧本好到爆。

既有出乎意外的情节设计,又有水到渠成情感走向。

剧情环环相扣,感情层层推进。

编剧都这么设计了,让人怎么能不上头呢?

02
狗血!内有乾坤


说这部剧值得一看,并不代表它完美。


比如狗血老套的设定——


浅显的有男主的财阀背景。


稍作深入,还有男主发挥钞能力帮女主出气的情节。


其爽感的底层逻辑本质上是“权钱崇拜”。



但看过剧后,你只会感慨如此狗血的大框架还能玩出新花样,牛掰!


没错,这波是来夸编剧滴~


至于自己二极管似的观剧感受,我也有一个二极管似的归因。


精英崇拜的表皮下反精英主义的主题表达。


精英崇拜如上所述。


关于反精英主义的主题,派爷最想谈的有两点。


首先是大女主叙事。


不论是咖位还是戏份,这部剧的戏眼都在女主身上。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剧中女主的三次拒绝。


Round1: 拒绝男二的假结婚提议。



十五年闺蜜情+二十亿酬劳又怎么样?


女主当场开骂,直指男二自私伪善。


两全其美的good idea限供男二。


她是又被同妻又要牺牲初婚还要承担法律风险。


Round2:  拒绝挥霍男主的血汗钱 。




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


警惕自己陷入“好吃懒做”的人生泥潭。  


Round3: 拒绝做空降兵。


但反思点不在男主破坏公平,剥夺了其他演员的机会。


而是她讨厌自己动了贪心。


因为明知道角色是男主走后门安排的,她却无数次地想过假装不知道继续演下去。




以上,单用“清醒”二字形容太空泛了。

至少我看到了——合乎逻辑的价值判断利弊权衡,对自由意志和个人感受的绝对遵从。

具体又鲜活。

这样的女主不需要世俗成功的标榜,其强大亦不可小觑。

反精英主义的落脚点就在于此。

而且,越是朴素真诚越接地气,越容易触发观众的共鸣。

反观内娱的大女主叙事,基本还处于胡言乱语的水平。


努力是标榜“努力”。


因为成果展示通常是几张PPT配上BGM,外加群演们夸张的表情肯定。


最后落得个“恋爱假潇洒,婚姻要逃离,事业也搞不明白”的尴尬境地。


再看看这部剧中的女主,一镜丝滑又不失狂野的开车戏,就让观众明白她为了演员梦真学了“十八班武艺”。



对比之下,“伪大女主们”不但显得糙,更显得假。


最可悲的是,作为观众,看麻了喊口号的女性题材后。


有时会不自觉地产生“喊了总比没喊好 ”的下贱心态。


Damn!已经被PUA了。


其次是编剧对爱情的理解。


如果说内娱职场戏的观感是"编剧没上过班",那爱情戏的观感就是“编剧都牡丹”。


观察近些年的国产爱情剧的创作风向。


我最烦的就是完美人设,特别是对男主的无底线吹捧和拔高。

古偶中他是江湖上武力值最高的,现偶中他是某领域专业能力最强的。

甚至在道德水准和思维高度上,他也是给全剧的人当“爹”。

可播出效果证明“完美”对男性角色的魅力是一剂毒药。

Why?

其一,“大男主”的内核和“大女主”是相反的。

在偶像剧中,展现“女性强大”的秘诀是强调其主体性,而“男性强大” 的展现最好消解其主体性。


因为偶像剧本质就是造梦厂,讲究一个缺啥补啥。


既然现实社会中男性的主体地位更强烈,观众自然没有这样的精神需求。


翻译一下,包容、反省、甚至楚楚可怜这些特质更能凸显出男性角色精神世界的强大。


拿这部剧中的男主举例。


小时候,惨被坏人利用间接害死了妈妈。


外公因此不喜欢他。


于是不被疼爱、满怀愧疚、小心翼翼地孤独长大。


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亲哥哥。


他费尽心力抬哥哥做继承人,但哥哥表示不感兴趣,并厌烦他过度干涉自己的人生。



呜呜呜~


眼泛泪光的小狗,谁看了不怜爱啊?


“有弱点”是让观众代入男主,共情男主的有效杀技。


而战胜这些弱点就是男主精神强大的具体展现。


这也是我要说的其二——男主恍若真神,要女主干什么吃,反之亦然。


优质偶像剧,都是借“爱情”讲“成长”。


爱情中的积极性,那些不约而同的微笑和互相倾注的关心会为原本孤独的生命注入幸福感,由此源源不断地为个人正向赋能。



于是我们会更乐观和坚强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更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成长为更好的人。


放在剧中,可以概括为糖点。


爱情中的消极性,比如争吵、消磨、爱而不得,让我们看到了对方身上的异质性和独特性,从而确认自己重塑自己。


因为在权力或者统治关系中,我是他者的对立面,并且臣服于他者。


只有在爱情中,人会自愿“失权”,不再维护自己的地位,而是为他者失去了自我。



如黑格尔所言,只有在爱情中,精神能够体验对自我的消灭。


爱情中的双方必须首先从自我中走出来,走进对方,让自我在对方中死去才能重生。


放在剧中,就是所谓的虐点。


在“似盛实衰”的韩剧赛道,《不可能的婚礼》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绝作。


但我依旧在这部“土嗨”偶像剧的爱情线里看到了相爱之外,还有独立与成长。


爱情本就是这样,看似是两人相伴的旅途,走到最后才发现其实是个人的修习。


总之!爱情有太多可以描述的维度。


可惜内娱编剧们似乎独爱拉长“相爱”战线。


比如设置一些强行误会或鸡毛蒜皮的冲突,给主角一个“不通情爱”的出厂设置。


以此来放大相爱的难度,放缓相爱的过程。


更有甚者,把“爱”简化成“性”。

用擦边、调戏、性骚扰......来博取眼球。


不为人所爱,只供人消费。

那作品必然是没有温度的。

好在年初遇到这部剧,梆硬的尸体瞬间回温。

所以我必然不允许还有人没吃过这碗细糠。

都去看!

推荐文章
墨香中华  ·  人到中年,做自己的摆渡人  ·  9 月前  
风云午评  ·  分享两家好公司!  ·  2 年前  
AACTP  ·  培训管理者的自我定位与升级方向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