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查伊领衔印度“硅谷潮”:数百万美国梦,掏空本土经济未来

界面新闻  · 热门自媒体  · 4 年前
记者:史正丞

印度精英“美国化”的后果是印度经济空心化。


如果将印度整个国家视做一个工厂,过去四十年里最成功的“出口”商品,无疑是以百万计的顶级技术人才。
2015年8月10日,当桑德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被任命为谷歌新任CEO时,印度人民举国欢腾。这也是继纳德拉出任微软CEO后,短短一年里又一个登上顶级跨国公司总裁职位的印度人。
上至总理莫迪,下至皮查伊曾居住过的钦奈城,人们都沉浸在了“印度又出了一个伟人”的自豪心情中。几亿印度儿童一夜之间又多了一个“别人家的榜样”。

(皮查伊就任谷歌CEO当天,他曾就读的瓦纳瓦尼高中晨会,来源:Hindustan Times)

皮查伊的进阶路径
可以说,皮查伊的求学和职业生涯,堪称是典型的印度技术人才进阶路径。
皮查伊1972年出生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高中辍学的母亲是速记员,父亲是英国通用工程电器的工程师,管理着一家生产电子元器件的工厂。皮查伊和弟弟最初的科技启蒙,全部来自于父亲工厂的趣闻。
但对于这样一个普通的印度家庭来说,供两个小孩上学已经是极限了。兄弟两人平常的娱乐活动,就是在学校门口的空地上打板球。据围观群众回忆,虽然板球是一项团体运动,但大多数时间里空旷的校门口只有这两个人在嬉戏。
毫无意外,少年时期的皮查伊就是一个“好学生”的模板:为人低调、有些害羞、喜欢看书。高中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印度理工克勒格布尔分校学习冶金专业,最终在1993年拿到了通往美国留学的门票。
值得一提的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曾经打电话给印度理工的教授Sanat Kumar Roy,向他询问有关孙达尔·皮查伊的故事。结果这位教授直接挂了电话说不认识这个人。到第二天翻阅注册资料后,这位教授才确认正在硅谷发光发热的孙达尔(Sundar),正是那批学生中最为出色的孙达拉拉詹(Sundararajan)。
许多印度人离开国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自己又长又拗口的名字简化,以便于融入美国社会,皮查伊也不例外。
不过与硅谷大佬们动不动就辍学不同的是,皮查伊踏踏实实地完成了斯坦福大学材料工程硕士和沃顿商学院MBA课程后,循规蹈矩地加入了麦肯锡这样有名望的企业。在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影响消退后,又跳槽到了发展势头正猛的谷歌。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皮查伊最终能够成为谷歌以及Alphabet总裁一点都不令人意外。
对比绝大多数产品经理究其一生只能勉强做好一款产品,光是皮查伊进入谷歌的前五年,就先后主导了Chrome浏览器、Google Drive、Gmail和谷歌地图这些到现在仍有巨大影响力的产品。曾对谷歌自研Chrome投下反对票的创始人施密特,也心悦诚服地将Android系统和谷歌产品总监的位置交给了皮查伊。
到这一刻,皮查伊的成就已经可以比肩前辈Ajay Bhatt(英特尔工程师、发明了USB和PCI-E标准)、Vinod Dham(“奔腾芯片之父”)、Vinod Khosla(太阳计算机创始人、JAVA语言发明人之一)、Sabeer Bhatia(Hotmail创始人)、Shantanu Narayen(Adobe首席执行官)。
这么一长串名字以及身后闪闪发亮的美国大企业履历,不禁引申出一个问题,为啥印度的好苗子只能在美国开花呢?
印度人“美国梦”为何能成
根据加州伯克利大学信息学院教授AnnaLee Saxenian在1999年发表的论文,在1980至1998年,运营硅谷科技公司的外来人群有17%是华裔,印度裔只有7%。在之后短短的数年里,印度裔创业者从7%上升至15%,与此同时印度裔只占全体硅谷工作人口的6%。
毫无疑问,老一代印度移民中的佼佼者打破职场天花板是一个关键因素。同时更加喜欢抱团的印度社区也容易凝聚技术、讯息和资本。功成名就的老一代移民也愿意给远渡重洋的后辈提供种子资金。
同时,由于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固有观念、国际分工和由此产生的收入差距,最优秀的印度人才自然更愿意来美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皮查伊今年接受CNN专访时,极力反对美国收紧移民政策,直言美国科技行业的领先地位,完全依赖于对全球顶级人才的吸引力。
根据今年早些时候的劳动力市场报告,坐拥全球第八大科学和工程生源的印度,在其国内工程师队伍中,能符合创业企业认知、技术和语言需求的仅占总数的4%不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方面的人才更是屈指可数。就是这样的环境,还要面临亚马逊、Ebay,甚至还有谷歌这些成熟巨头对于印度市场的垂涎。
更为糟糕的是,留给印度的时间不多了。

印度的困境
虽然印度国内也有一系列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但在科技产业的分工中印度仍处于承接外包生意的阶段。近些年来,受到周边国家(菲律宾等)“抢生意”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风险,1500亿美元估值的印度外包产业正面临缩水的预期。同时缺乏高质量的创业项目和环境也进一步阻止了海外印度人才的回归。
截至今年12月,TechCrunch全球独角兽企业库中共有533家公司,而来自印度的仅有20家。从这些公司分布的行业和背后投资人来看,这些企业也仅仅处于“照搬外国成熟商业模式”的阶段。
目前在印度独角兽企业中,估值最高的是在线支付平台One97 Communications(160亿美元,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软银等投资);电商平台Snapdeal(70亿美元,阿里巴巴、软银等投资);在线教育平台BYJU'S(60亿美元,腾讯、老虎环球基金、软银等投资);打车软件Ola(60亿美元,腾讯、软银、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投资);酒店租赁平台OYO(40亿美元,软银、滴滴、华住酒店集团等投资)。
随着当下成熟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印度,更多的是寻求利用成熟技术攻占印度的增量市场,并没有指望这个国家本身出现科技领域的新突破。这也与大量印度人(在美国)活跃在全球科技前沿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此外,老一代印度人在海外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遏制印度国内科技发展的枷锁。苹果创始人沃兹尼亚克在2018年ET论坛上就曾批评印度人“缺乏创造力”:对于这种每个人都被限定在同一种架构中评价的国家而言,这里的人有着固化的“成功学”思维模式(好好学习、去美国、走上人生巅峰),这样的环境中很难造就一个百花齐放的科创环境。

推荐文章
高禾投资  ·  课程报名 | 零基础跟我学行业研究课程  ·  1 年前  
机器学习研究组订阅  ·  20种小技巧,玩转Google Colab  ·  3 年前  
健康时尚百科  ·  107岁没三高,全靠一碗两块钱的它!还有人吃 ...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