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访谈|汉学家吴芳思:追随理论的历史写作是危险的

东方历史评论  · 历史  · 5 年前

采访、整理:柯卉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吴芳思(Frances Wood),英国图书馆员、汉学家、历史学家。生于1948年,曾在剑桥大学学习中文,于1975—1976年在北京大学学习。1977年进入伦敦大英图书馆工作,负责管理中国典藏,并出任中文部主任,直到2013年退休。1985至今,她写了10多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她还是国际敦煌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及东方陶瓷交易学会的编辑。


她的著作《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Did Marco Polo Go to China?)(1996)在国际引起过巨大反响。其他作品有:《口岸往事:海外侨民在中国的迷梦与生活1843-1943》(No Dogs and Not Many Chinese:Treaty Port Life in China 1843-1943)(1998)、《留学北京:我在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的经历》(Hand-grenade practice in Peking: my part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2000)、《丝绸之路2000年》(The Silk Road: Two Thousand Years in the Heart of Asia)(2002)、《谁背叛了中国:中国与一战》(The Betrayed Alley, China in the Great War)(2016)、《中国文学》( Great Books of China)(2017)等。


访谈人:柯卉,浙江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海外汉学史、基督教传播史研究。《口岸往事:海外侨民在中国的迷梦与生活1843-1943》译者。


吴芳思


中国读者熟悉英国学者吴芳思女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早年的一部著作《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吴芳思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她个人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理解,她也期待读者阅读之后,能够在思考之后形成自己的观点。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西方人,吴芳思历年来的作品展示她数十年不变的“中国情结”。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她笔耕不辍,读书、写书、以历史记述为基础,把她所知道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介绍给众多感兴趣的西方读者。近日,吴芳思接受了笔者的专访,就其写作理念、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中英文书封


东方历史评论:您的中国研究著作《口岸往事:海外侨民在中国的迷梦与生活1843-1943》,以丰富的文档、日记为基础,叙述百年历史进程中各色人物在中国的经历和“表演”,侧重于纪实和再现;也有不少汉学家,例如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主张从宏观层面、理论层面分析(中国)历史进程,能否谈谈您在研究和写作中对这两种历史叙事方式的偏好?


吴芳思: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意见。


首先,曾经在中国居住过的外国人留下了熟练丰富的文字记载,我非常喜欢阅读他们的相关记述。这些记述经常是一些个人经历,当然也经常会提供他们在中国居住期间的很多细节,或者展示作者对生活在中国的理解。其中的不少记述带有明显的偏见,作者掌握的信息也十分有限,但也经常包含富有趣味的内容。即使这位作者是不折不扣的反华派,他的在华记述也不能忽略,因为通过文字,读者能够了解作者的反华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即使这样一种态度显得十足无知。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19世纪对华偏见的主流,进而影响了英国对华外交政策的形成。我认为,将标题定为“Treaty Port Life”至关重要,因为它代表了我的写作意图,描述那些身处陌生环境的外国居民,如何安排他们自己的生活。


第二,约翰·默里(John Murray)出版社希望出版的是一本学术性不那么突出的著作。罗伯特·比克斯(Roberts Bickers,中文名毕可思)向他们提交过他的著作初稿,但不符合出版社的要求,因为毕可思的文稿学术性强,主题严肃。罗伯特(现为布里斯托大学东亚历史系教授)在该领域发表过多部出色的著作,但面向的基本都是专业领域的学者。出版社因此特别要求,希望我能写出一部吸引更广大读者群的著作。


第三点,我个人相当反对“理论”。我认为,这不过是最近数十年才产生的现象,撰写学术性专著的作者觉得,他们必须展示或者紧跟这种或那种理论。理论的困扰在于,它们会成为流行标杆,也会过时落伍。举例来说,曾几何时,认可并引用福柯的理论是至关重要的,现在这样做却会被嘲讽。所以,如果你正在写一本书,你或许希望这本书能够拥有更为长久的生命力,那么追随理论就是危险的,因为你会发现自己突然就被流行抛在了身后,不再时髦!我同样还发现,有如此之多的学术著作撰写者扭曲事实以迎合理论。

  

《口岸往事:海外侨民在中国的迷梦与生活1843-1943》中英文书封


东方历史评论:从《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开始,您一直反思人们习以为常的普遍观点。《口岸往事:海外侨民在中国的迷梦与生活1843-1943》告诉读者,这些来自异域的西方人绝大部分并非什么帝国主义分子,也是普通人;在《谁背叛了中国:中国与一战》中,您想用“一些外国居民和外交官眼里的中国一战经历”来回顾中国对一战的贡献。您的著作毫无疑问适合普通读者,但也可能会遇到专业学者的质疑,您如何面对这样一些质疑的声音?


吴芳思:我写书的时候,对待注解和参考文献非常仔细,即使出版方对此并没有强烈要求,我希望学者们也能够承认这一点。让人们能够真切地看到我所使用的材料对于我而言非常重要。不过,我的写作通常面向那些有理解力的读者、面向学生读者,诸如此类,并不面向研究型学者。


东方历史评论:今年年初,北京方面宣布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据官方报道称,成立该机构的主要目的包括“建立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西方的中国研究学者,您如何理解和定义“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它们与欧洲或西方同类体系的区别会是什么?


吴芳思:我承认,中国现在已经拥有自己的、独特的历史,不过如果让我具体阐明区别、差异所在,听上去好像是在为自己辩护。对于我来说,以中国历史为标题,已经足够。西方人书写中国历史,会被视为一种辩护性质的回应吗?我不得不说,如果我所写的书被译成中文,我会感到很高兴,不过我写这些书的初衷不是要给中国人看,而是面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历史。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包含如此之多引人入胜的领域,我想让英国的民众分享它们,让英国的民众分享我从不同的中国历史中获取的快乐。当然,我意识到中国学者们在书写中国历史上的主宰权,也承认他们在利用中文资料方面的优势,我唯一的目的,就是和西方的读者分享我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东方历史评论:您研究“丝绸之路”,也关注中国政府提出的 “一带一路”倡议。在过去的访谈中,您曾提及“担心”一词。有的年轻读者认为“担心”是一个傲慢的词,表明您在中国人面前有优越感。这样一种敏感心态与国家有意培养的自豪感杂糅在一起,成为现阶段的奇怪现象,请问您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中国以及中国人的情感? 


吴芳思:这是一个艰难的话题。 我认为,谈论这个问题势必触及一段漫长时光,我身在中国、访问中国。我应当强调“访问”这个词,因为我不是中国人,只能是“访问”。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1971年。自那以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非常高兴的看到,我的中国朋友们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在1971年,他们居住的小公寓里没有热水,大家合用一个厨房,也没有冰箱,不一而足。但生活质量提高、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随处可见的世界性问题——污染、人口过度集中、交通拥堵,以及旅游热潮。1970年代初期的中国,没有人会出门旅游,没有游客一说,人们旅行只是因为开会出差之类的原因,不是为了游玩。丝绸之路上的绝美景致能够抵挡住蜂拥而至的游客吗?不得不说,我有些许的伤感,看到敦煌的变化如此迅速,摩天高楼赫然出现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之中。我忧虑当地的水资源可能匮乏。


但是我必须得接受中国的变化,至少我可以说,像敦煌研究院就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对增长过度的游客数量进行管控。我想是因为年纪的关系吧,我已经老了,就像我很多上了年纪的中国朋友一样,带着轻微的惊惧心情,注视着中国的高速发展。


东方历史评论:中国一直强调“文化走出去”战略,在您看来,这样的战略宣传有怎样的成效?今天的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能否谈谈您的理解。


吴芳思:这个问题很微妙。众口难调。我见识过不少中国政府方面促成的演唱会(比如说,在巴比肯[Barbican]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三大男高音演唱会),我不是很喜欢,或者说像我这种类型的人群不太能够欣赏,但这样的演唱会受到英国的中国侨民的欢迎。我更愿意观看,中国演员合作出演《理查三世》(其中伴有精彩的京剧武打场景),是伦敦举行的国际莎士比亚季的参演剧目之一。中国政府希望促进和推动文化传播,这一点我能够理解,不过他们有时候按自己的方式推动文化传播,并不总是能够达到预期的成效。驻中国的英国大使馆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知道中国民众喜欢古典音乐会和莎士比亚戏剧演出,但他们也想推动“现代英国文化”,但成功的范例并不多。在文化传播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技巧,同时也期待一定的理解。


东方历史评论:您的历史研究领域跨度很大,既有敦煌经卷的研究,也有中世纪中国的对外交流研究,当然更主要的还是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促使您拓展研究视野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对于后辈历史学者,您有怎样的建议?


吴芳思:我很幸运,我不算是一个学术型学者,我不隶属于任何大学。如果在大学里,我一定会有专业方向,并且会执着于一个学术主题。对于我感兴趣的中国历史上的不同领域,我都涉足,而且努力将它们介绍给西方读者,希望他们和我一样,对这样的中国历史感兴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如此丰富,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观察世界的别样路径,我从中体会到无穷乐趣。我有幸能够追随自己的兴趣进行写作,我鼓励所有愿意效仿我的做法的人。


研究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使用材料,并将其清楚呈现,令读者在这些文献材料的基础之上,如果他们有意愿,能够自己进行探索和思考。有关马可·波罗的争议,我由衷希望人们亲自去阅读丰富的文献,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访谈者后记:


吴芳思女士告诉笔者,她最近正在写一篇文章,介绍来华英国马戛尔尼勋爵(Lord Macartney)使团成员安德森(Aeneas Anderson)的中国记录。安德森是马戛尔尼勋爵贴身男仆,其中国记录全名A Narrative of the British Embassy to China in the years 1792, 1793, and 1794 - Containing the Various Circumstances of the Embassy, with Accounts of the Custom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and Description of the Country Towns, Cities, etc。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一次标志性事件。使团成员访华日志的中译本《乾隆英使觐见记》很早就已经出版,使团成员巴罗爵士(John Barrow)撰有《我看乾隆盛世》(Travels in China),此外使团随员亚力山大·威廉(William Alexander)绘制的多幅中国社会写实图景也为世人熟知。吴芳思女士相信,与其他使团成员的文字记录相比,安德森的文字最为生动具体。通过安德森的记述,读者仿佛拥有了一双穿越时光的眼睛,“看到”18世纪末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实况,知道他们的饮食习惯、穿衣风格、信仰崇拜……,进而感知那个曾经鲜活存在过的年代。


天津附近的一座城楼(威廉·亚历山大绘制的水彩画)











点击 蓝色文字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人物李鸿章鲁迅胡适汪精卫俾斯麦列宁胡志明昂山素季裕仁天皇维特根斯坦希拉里特朗普性学大师时间121518941915196819791991地点北京曾是水乡滇缅公路莫高窟香港缅甸苏联土耳其熊本城事件走出帝制革命一战北伐战争南京大屠杀整风朝鲜战争|反右纳粹反腐|影像朝鲜古巴苏联航天海报首钢消失新疆足球少年你不认识的汉字学人余英时高华秦晖黄仁宇王汎森严耕望赵鼎新高全喜史景迁安德森拉纳米特福山哈耶克尼尔·弗格森巴巴拉·塔奇曼榜单|2016年度历史图书2017年度历史图书2018年度历史图书2016最受欢迎文章2017最受欢迎文章2018最受欢迎文章

推荐文章
北京新闻  ·  殷勇当选北京市市长  ·  1 年前  
看见大宗  ·  「农」好收评 | ...  ·  2 年前  
导氮公考  ·  逆面试 |你要怎么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  3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