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618-你们的融资类停了么?

寻瑕记  ·  · 3 年前

又是一年618,美联储仿佛有打不完的子弹,美股涨得仿佛群体免疫已经大获全胜,电商此起彼伏的吆喝也拯救不了日渐疲弱的居民购买力,经济则丑得如灶头的婆娘,连妆都懒得化了。

今天信托圈内甚嚣尘上的“融资类信托受限”传言,信托民工们,无论是在尽调的,在上会的,在路演的,在催收的,都慌了。


从业三年的在问“什么样的是融资类信托”,从业五年的在说“不太可能一刀切吧”从业八年以上的只觉得“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从最早的信托集合贷款暂停,到后来的房地产信托规模调控,再到这次的融资类信托压降,莫不如此。


2018年传“多地银监局暂停新增房地产信托报备”是8月份,2019年十家信托公司被约谈,“控制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是7月份,2020年,部分信托公司主动或被动控制融资类信托规模,是6月份。


除了时间比预想的早一点,力度比预想的狠一点,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毕竟“上半年不抓紧业务机会,下半年错过拍大腿”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常态。


至于各家的调整口径,有的是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内部叫停了所有未发行的融资类业务推进,正在推进和已经落地的建议调整为投资类;


有的是暂停新增,存量规模有序压降,融资类额度不超过去年年底监管口径数;

有的是紧急通知,所有主动类和事务管理类的融资类业务,包括已签合同的,一律停止放款;


有的是隔岸观火,仗着自家额度还充裕,坐等信托新规正式稿落地,落地之前,多做几单。

68家信托公司,业务偏好各有不同。31家属地局监管(还有几家直属会管),每次的窗口指导,除非是会里自上而下的传达,大多都是各家银监局按照辖内信托公司的业务动态和存量规模,出一个弹性的指导意见。


更多的时候,是信托公司看看自己表里的存量,摸摸鼻子说,要不,咱先停了吧。


等风声过去,再悄悄的把放下的业务捡起来,既赢得了监管爸爸的欢心,又缓释了阶段性的风险聚集。


这段时间的舆论环境,已经不是自媒体书写的“非标之殇”“非标黄昏”“非标将死”所能概括,接连不断的舆情事件,反复动摇着刚兑信仰,让信托投资人的神经无比脆弱,也让信托从业人员在展业之余,对“信托往何处去”产生了深深的思索。


那些卖得时候千好万好,到期只能延期兑付的产品,那些堵在门口,血泪控诉的投资人,那些语焉不详,千篇一律的资金投向,那些身陷囹圄,不知所踪的大佬,那些在投资人沟通会上说“不了解情况”的监管领导,这40年行业风雨,六次清理整顿,留下来的68块牌照,20万亿资产管理规模,也许真的到了集中出清的关键时刻。


还有一大批坐享多年制度红利的传统非标团队,每每公司喊出转型目标之时唯唯诺诺“一定认真研究落实”,报上来的项目一看,无非还是地产城投通道的老三样,幻化出各式各样的包装。更关键的是,公司可能也不是真心想让所有人转型,都去干不赚钱的“本源业务”,KPI怎么完成,股东的期待怎么实现,公司的江湖地位怎么保住?

套用窃格瓦拉的句式“整改是不可能整改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整改的,资产甄别又不会,评级区分又不行,只能做头部企业,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个样子。跟地产商合作啊,就像是回到家里的感觉。干房地产的,个个都是财大气粗,出手阔绰,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跟他们合作的感觉。”

至于被多方诟病的非标资金池,那些过桥的、接盘的、续期的、不良的、藏污纳垢的、七拐八绕的,在信托新规洞悉一切的明文规定面前,也只能老老实实做成封闭式,不能随心所欲想开放就开放想赎回就赎回,不能滚动募集无限续杯,更不能借着自有资金过桥提前锁定项目而后再募集替换,或是试图在非标资金池里,隐匿那些事实上已被打破的刚性兑付。


明月还是当年的明月,非标早已不是当年的非标。


未来的未来,资管是资管,银行是银行,把资金套利做成主营业务的非银机构,把信托当存款买的高净值客户,可能要重新认识“风险定价”的意义,重新调整对收益的预期。


未来的未来,即便融资类面临比例限制和规模压降,还有优先股、永续债、真股权的投资类模式可以灵活运用,还有服务信托的轻资产模式,轻资本占用的想象空间,还有标品信托和净值化产品的新跑道等待开辟,还有家族信托可以成为高净值客户真正的避风港。而压降规模后留下来的非标资产,会成为优中选优的稀缺资产。


未来的未来,希望此时此刻的“传统业务停摆”可以成为倒逼行业转型的号角,将士相车马炮兵拼死力,无必胜之理,仅有可胜之道。


眼泪擦干,背水一战。


>>>>

猜你想看

对不起,你的额度没了

小非标,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非标的黄昏


(点个在看,置顶星标,不错过小姐姐搬砖之余的奋力更新)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