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韦伯诞辰160周年纪念|李放春:“禁欲主义新教”——韦伯的概念创新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  · 2 周前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与马克思、涂尔干并称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韦伯早年主修法律,后转而关注政治经济学、比较宗教学研究,但是“现代性”是贯穿其一生研究的核心概念。他围绕这一命题而提出来的一系列概念和问题,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工具理性、官僚体制,乃至世界诸宗教之比较等等,直至今天仍深刻影响着相关议题的讨论。值韦伯诞辰160周年之际,我们特从文研院邀访学者、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李放春老师新近出版的《理性的反讽: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一书中选出一节,作为对韦伯的纪念;同时也在李放春老师的解读下,走进韦伯这篇经典文献。



“禁欲主义新教”

韦伯的概念创新


文 / 李放春


李放春《理性的反讽: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2024年3月


接下来我们转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是韦伯从美国考察回来后写成的,篇幅上比第一部分要长。单从第二部分的标题《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用伦理观》,我们似乎不太能直观地感受到与第一部分的内在联系。实际上,德文原文的标题中采用的是“天职(职业)伦理”(Berufsethik)而不是“实用伦理”。它和前面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帕森斯采用“实用伦理”(practical ethics)这个译法也有他的一些道理,因为17世纪英国的“实用神学”(practical theology)将是韦伯关于禁欲主义新教天职(职业)伦理的考察重点。


概念与方法:

“禁欲主义新教”及“清教”

韦伯指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四种主要的禁欲主义新教的形式。“形式”是帕森斯英译本的译法,卡尔贝格的新译本则译成“载体”或者是“承载者”(德文Träger),用carriers,不再用form。就是说,一种宗教的伦理必须有社会承载者,那么禁欲主义新教伦理的历史载体就是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宗以及和(再)浸礼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一些派别。如果要把这些教派整个都梳理一遍的话,将是非常繁复的。韦伯这里也是采取了“理念型”的方法策略,一种简洁化的建构吧。他提了四种主要载体,每一种都有它各自的来历。加尔文宗在早期新教里边是影响最大的。路德宗的影响主要在德国、中北欧,在说德语的地方;而继加尔文宗起来以后的新教派别,其影响是远远超 出了单独语界的。加尔文本人是法国人,但是这位大教宗在法语文化圈、英语文化圈、德语文化圈都有很多追随者。因为他的教理“殊胜”,影响遍及西欧、荷兰、英国,这些地方是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及后来的北美新英格兰,都成了它的主要地盘。虔信派(Pietism)最开始是从英国的加尔文宗里头分化出来的派别。但是后来在德国出了大德以后就逐渐形成了德国本土的虔信派,最后又融入到德国的正统路德宗下面了。它的变化还是比较大。循道宗(Methodism)则是18世纪中叶才从英国国教内部逐渐发展出来的。后来逐渐壮大,特别是在北美获得大发展后,才自立了门户。最后,就是在再洗礼运动中产生的一些派别,后来成了很大气候,如Baptists,中国人叫浸礼宗,以及在英格兰与北美新英格兰影响大的贵格会(Quakers)、在德国与荷兰影响大的门诺派(Mennonites)等。总之,这些新教派别不仅各有来历,而且彼此间的教理差异也很大,乃至是对立的。


 Martin Luther Preaches in Wartburg

Hugo Vogel (1855–1934), 1882


对于这些不同的新教教派派别,韦伯采用了一个概念来加以统摄:“禁欲主义新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项研究着重围绕两个核心概念展开,一个是“资本主义精神”,另一个就是“禁欲主义新教”(伦理)后面这个概念是韦伯创造的,之前没人这么提过。他说,大概16到18世纪之间,在基督教西方曾经有一个持续的禁欲主义运动。就其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当时它被笼统地冠以“清教”(Puritanism)之名。所谓“禁欲主义新教”这个概念在相当程度上对应的是历史上的清教改革运动。和“禁欲主义新教”不一样,“清教”这个说法可不是韦伯创造的。16、17世纪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在使用“清教徒”的称谓了。所以,它算是一种贴近历史经验的表达。“禁欲主义新教”则是一个远离历史经验的学术概念,而不是当时人们的说法。


那么,怎么能统起来呢?就是在纷繁复杂中抓住了“禁欲主义”这条主线,可谓“执一驭万”。韦伯指出:“至关重要的是,我们所关心的各种道德行为类型,在极其多样化的教派的信徒中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表现形式。” 也就是说,从道德实践的层面来看,就可以把握到各教派之间共性的东西。不同的教理基础,却可以造成相似的伦理准则。大概来说,就是“禁欲主义”的伦理,或者说就是清教的那个“清”字。


概念化是社会科学研究一个基本的环节。研究一个社会问题,能不能把它说清楚,关键就看conceptualize的能力有多强。一个好的概念,就是研究为科学认识提供的一种有效方案。我们看到,韦伯在讨论新教伦理的时候,并不是泛泛地谈新教伦理。新教里面还有不同派别,比如在新教的发源地德国还有路德主义;但是,韦伯不认为路德主义属于他所谓的“禁欲主义”新教伦理。虽然这项研究的主标题叫“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但实际上着重要探究的是新教里面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殊的伦理——韦伯将之进一步命名为“入世禁欲主义”(innerweltlichen Askese)。也就是这章标题中所采用的概念。所谓“入世”禁欲主义,显然是相对于中世纪僧侣式的“出世”禁欲伦理而言。禁欲(或苦行)实践本身其实是基督教的老传统了,但入世的或者说在俗世间的群众性禁欲实践则是宗教改革后才出现的新事物。韦伯认为,  这种禁欲主义伦理的教理基础主要是(但不完全是)由加尔文主义奠定的。“清教徒”(Puritans)则是这种入世禁欲主义伦理的历史奉行者。因此,有人说这部作品的标题如果改为《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话就更加清晰了。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934年德语版封面


那么,在这场禁欲主义运动中,清教和安立甘宗(Anglicanism)的教理差异是在斗争的进程中才逐步明朗化的。所谓安立甘宗就是英国的国教,又叫圣公会,它也是新教的一支,宗教改革的产物,但是呢,套用革命修辞来说的话,就是英国国教的“封建尾巴”割得还不够彻底,里头还保留了很多天主教的传统因素(如主教制度)。清教运动实际上就是对安立甘宗的这个不彻底性有诸多的不满,那么双方就展开“文化斗争”了。在斗争当中,彼此的分歧就越来越清晰了。而在教理的差异上,就包括了后面要讨论到的得救预定论,实际上成为清教和安立甘宗之间分歧的很重要的一点。


接下来的两段中,韦伯进一步交代他的研究理路与方法。现在反过来考虑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完全忽略教理基础而专注于道德实践呢?这也是一种理路。但是,韦伯不赞成这样。他说,虽然禁欲主义道德的不同教理基础在经过了惊涛骇浪的斗争之后已经消失了,但是在后来的非教理的(undogmatic)伦理观中仍保留了与这些教理(dogmas)的原始联系的重要痕迹。从文化科学或者文化史的视野出发,我们要研究后来形成的非教理的伦理观,比如富兰克林的箴言“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一切,还是要去追寻它那已不显示在表面的潜在教理线索。“文化科学”的研究,就像侦探或者猎人一样,要细心地循着蛛丝马迹去追踪。而且,与今天不同,我们不要忘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抽象的宗教教理的热忱,尤其是对死后灵魂去处这个问题的关注。这些宗教观念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实际生活。这是一种历史的态度。历史研究是需要一点历史“想象力”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回到历史现场”的能力。


Camp meeting of the Methodists in N. America

Drawn by J. Milbert, Engraved by M. Dubourg


所以他说一定要对那时候的宗教教理“稍作考察”,其实谈何容易啊!“稍作考察”的背后其实是有大量的文献工作要去做的。韦伯本人的家庭背景倒是提供了这样的条件。他的姨父就是新教研究的专家,而他姨父的儿子则是一位新教神学家,韦伯和他们的沟通都蛮多的。通过他们,韦伯也认识了很多德国当时的神学家,这使得他能够熟悉并领悟新教比较深层次的教理。这是一般不专门从事宗教研究的学者很难达到的。但是,研究教理也得讲究个方法。不是说就一头扎进各个教派的教义研究中去,浩如烟海啊!怎么在浩如烟海的宗教文献里边把最为重要的线索辨识并呈现出来,需要一定的理路。韦伯是带着自己的问题意识来进行考察。他看重的是——请大家看这一句:“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在指导实际行为并制约个人时的影响。这些约束力很大程度上则是源自它们背后的各种宗教观念的特质。” 因此,韦伯跟神学家关心的问题就不太一样。他特别关心的是那些和前面讲的“资本主义精神”有隐性关联的新教教理。


本书目录

序言 理性的历史与历史的无理性


上 编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导引
/ 3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22
职业统计:宗教归属与社会分层 / 22
资本主义营利生活与宗教虔诚 / 31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神” / 39
概念与方法:作为历史个体的“资本主义精神” / 40
富兰克林的箴言:理性营利作为天职 / 47
古今之辨:传统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 58
理性化”进程:资本主义“精神”的革命 / 66
新型“资本主义企业家”:理念型肖像 / 70
关于“理性主义”问题:桑巴特与韦伯 / 74
第三章 路德、宗教改革与新教“天职”观念 / 80
研究策略:从“天职”观念切入 / 80
“唯独信仰”:路德的信条 / 85
路德宗与加尔文宗 / 89
16 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宗教状况 / 94
未曾料到的成果: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精神 / 97
第四章 禁欲主义新教的天职伦理及其教义基础 / 104
概念与方法:“禁欲主义新教”及“清教” / 105
预定论:加尔文宗核心教理 / 111
孤独的朝圣者:加尔文宗信徒 / 118
社会工作:“为了上帝的荣耀” / 127
“有效的信仰”:尘世劳作与救赎确证 / 131
“自然状态”与“恩宠状态” / 136
理性的禁欲主义:从隐修到入世 / 141
“上帝的指印”:加尔文宗的恩宠证据观 / 150
路德宗恩宠观与德国“国民性”批判 / 156
“信徒的教会”:浸礼运动诸派 / 161
第五章 清教入世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 168
研究策略:从17 世纪教牧著述着手 / 168
巴克斯特:财富的危险与劳作的必要 / 170
“上帝让他生意兴隆”:分工与致富 / 177
“英国的希伯来主义”:《旧约》律法的影响 / 181
清教禁欲主义对市民中等阶级生活态度的影响 / 184
财富悖论:清教伦理的现实困境 / 195
“职业人”的诞生: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 199
资本主义“铁笼”:现代人的命运 / 204


下 编 探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妙
韦伯、现代性与历史的反讽 / 217
行动的反讽 / 219
重写现代性 / 223
片断主义者 / 231
历史的“遗忘” / 234

结语:韦伯的“挣扎”/ 237


韦伯、谱系学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史 / 239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尼采幽灵 / 242
谱系学:尼采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与改造 / 248
谱系学:尼采对韦伯的方法启示 / 253
韦伯的“谱系学”:对尼采的改造与化用 / 262
结语:韦伯、“谱系学”与历史的文化科学 / 271


后记 / 277




更多相关学术活动,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张一航


推荐文章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反腐】打虎!两人被双开  ·  8 月前  
最神奇的视频  ·  看着就好吃赶紧试试~-20200714075110  ·  3 年前  
半导体风向标  ·  鹏鼎:逆风显韧性  ·  4 年前  
炼数成金前沿推荐  ·  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公开数据集  ·  6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