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华肿瘤杂志2023年度盘点 | 专家述评汇总

ioncology  ·  · 2 月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华肿瘤杂志》2023年度专家述评文章汇总如下,点击标题可跳转详情,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官网文章页查看OA全文,欢迎收藏、分享!




1

肺部多发结节的诊断和治疗

钟华 姚烽 陈群慧 郭金栋 张琳程 张瑶 韩宝惠

通信作者:韩宝惠

CT筛查的开展显著降低了肺癌高危人群的死亡率,同时也提高了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包括肺部多发结节尤其是多发磨玻璃病灶的检出。多原发肺癌构成了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以早期腺癌居多,生物学行为较为惰性,虽然病程进展通常较缓慢、少有淋巴结转移,但病灶数量多、分布位置散在仍然增加了临床诊疗的难度。多发肺结节患者往往不能通过手术一次性切除所有病灶,而反复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则带来一个两难问题,即手术切除病灶给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是否大于患者肺功能损失造成的潜在风险。因此,尽管临床工作中常见因焦虑心态而急于进行治疗的多发肺结节患者,治疗指征的把控和治疗方式的选择仍需全面考量。目前针对多发结节介入干预的时机、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和局部治疗的地位仍有较多争议,尚无统一标准。笔者及所在的多学科诊疗团队就临床上积累的肺部多发结节诊疗经验,对肺多发结节的诊断评估、外科手术治疗、非手术局部治疗、靶向和免疫辅助治疗以及临床随访进行了详细评述。


2

肺癌手术学演进简史

赵晨光 牟巨伟 赫捷

通信作者:牟巨伟

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外科手术治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肺癌手术学的发展历史上,国内外的学者经历了对肺局部解剖学的不断认识、对手术设备的不断创新、对手术方式的不断改革等之后,才逐渐奠定了目前肺癌手术学的地位和整体治疗框架。在肺癌手术诊治流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肺癌筛查、早诊早治、标准化手术流程、围术期快速康复、术后辅助治疗及随访的标准化诊治流程。肺癌手术学今天的成就是在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取得的,临床工作者应该回顾总结既往发展历史,从中汲取经验继续创造肺癌外科新的辉煌。文章对肺癌手术学的演进简史进行了总结概括,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肺癌手术史的认识和了解。


3

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现状与展望

徐威 禚孝丽 刘磊 赵静 林晓燕 付国斌

通信作者:付国斌

近年来,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格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间变性淋巴瘤受体酪氨酸激酶等驱动基因改变NSCLC的TKI靶向治疗均已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而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基因同源物(KRAS)作为较早发现和突变频率较高的癌基因之一,其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缓慢,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KRAS信号通路下游蛋白抑制剂等靶向治疗研究均未取得预期结果,使得KRAS长期以来被定义为"不可成药的靶点"。KRAS蛋白作为分子开关,通过与三磷酸鸟苷结合而被激活,引发系列级联反应,在细胞增殖和有丝分裂中发挥作用。KRAS突变的NSCLC患者对内科系统性治疗反应性差,预后不佳。随着对KRAS晶体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了KRAS潜在的治疗位点,进而开发出了多个直接针对KRAS的靶向药物,尤其是KRAS G12C抑制剂,如AMG510(sotorasib)和MRTX849(adagrasib),其临床试验获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文章在系统介绍KRAS突变NSCLC患者临床特征及内科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就KRAS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4

三维培养肿瘤模型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王晨童 周皎琳 林国乐 尹申意 丛林 张冠南 安杨 邱小原

通信作者:周皎琳

传统的肿瘤培养模型包括二维肿瘤细胞培养和异种移植物模型,前者存在缺乏肿瘤异质性、模型失真等问题,后者存在建模成功率偏低、耗时长、价格贵等缺点。近年出现的体外三维(3D)培养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体内肿瘤的空间结构与生长环境,保留肿瘤细胞的病理与遗传学特征,并反映肿瘤细胞间、肿瘤与微环境间的复杂相互作用,逐渐成为肿瘤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有力工具。球状体、类器官、微流控装置等3D肿瘤模型技术日渐成熟,共培养、3D生物打印、气液界面等新技术的应用使模型的仿真性进一步提高,一些模型可重建肿瘤微环境,一些模型甚至具有内源性免疫成分与微脉管系统。近年来,有学者将异种移植物模型与类器官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体内/体外配对的生物模型库,发挥出两种技术的优势,并可针对具有特定分子学特征的肿瘤进行个体化精准疗法研发。至今,上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研究领域。作者团队目前研究采用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3D微肿瘤模型指导术后化疗药物选择,建模成功率高、药物筛选实验结果理想。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3D肿瘤模型将在结直肠癌研究、药物研发与转化、疗法筛选及个体化治疗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5

粪便免疫化学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

周月阳 李娜 陆斌 骆晨雨 张愉涵 骆家辉 卢明 蔡洁 代敏 陈宏达

通信作者:陈宏达

筛查与早诊早治已被证实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结肠镜结合病理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但因结肠镜检查具有侵入性、费用高且需要专业内镜医师操作等因素,不适合直接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是国际权威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推荐的筛查技术之一,已在世界各国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中广泛应用。文章从技术原理、筛查效能、筛查策略、人群效果和效益等不同方面阐述了FIT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介绍了目前在中国人群中采用FIT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现状,指出了FIT筛查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优化基于FIT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策略,为开展高效的结直肠癌筛查提供理论参考。


6

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在食管癌筛查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范志园 陈茹 魏文强

通信作者:魏文强

食管癌疾病负担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亟需可浓缩高危人群实现内镜筛查前有效分流的初筛方法。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且侵入性小的优点,吞咽成功率基本可达90%以上,安全性较高,可收集足量食管黏膜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及生物标志物检测。采用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进行细胞学检查联合三叶因子3蛋白或DNA甲基化检测可对Barrett食管相关异型增生及早期食管腺癌进行有效初筛,但尚需要开展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验证其诊断价值以提高研究证据质量。采用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进行细胞学检查联合生物标志物检测在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及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初筛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用于中国人群筛查的充分证据。积极开展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在食管癌筛查与早期诊断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对于优化食管癌筛查策略、提高食管癌早期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7

HPV感染对头颈部肿瘤的影响

宋成 张韶凯 乔友林

通信作者:乔友林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肛门癌、阴茎癌、外阴癌、阴道癌和头颈部肿瘤等,其中头颈部肿瘤的疾病负担仅次于宫颈癌。头颈部肿瘤多源于鳞状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主要包括口腔癌、咽癌(包括鼻咽癌、口咽癌和下咽癌)和喉癌。头颈部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频繁饮酒和HPV感染。近年来,全球HPV相关头颈部肿瘤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且在高收入国家中尤为显著。中国HPV相关头颈部肿瘤的疾病负担和变化趋势尚未明确,一些小样本单中心的研究提示了可能存在的高HPV感染率和上升趋势,但研究间存在HPV检测方法学的不同和地区差异性。头颈部肿瘤部位中已证实由HPV感染导致的是口咽癌,HPV与其他部位的关系尚未明确,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文章将从HPV感染与头颈部肿瘤的关系研究入手,比较全球研究和中国研究的头颈部肿瘤中HPV感染的差异,深入探讨HPV感染与不同类别头颈部肿瘤之间的关系,旨在总结目前最新的研究进展,以期深入推进相关研究。


1

原发灶不明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黎立喜 张娣 马飞

通信作者:马飞

原发灶不明肿瘤是经充分检查和评估后无法明确原发灶的转移性肿瘤。原发灶不明肿瘤因起源组织不明,以经验性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方式,中位生存时间<1年。基于基因表达谱的检测方法较免疫组织化学提高了肿瘤起源组织检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治疗的指导价值尚存在争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泛癌种抗肿瘤药物的获批改善了原发灶不明肿瘤患者的预后,基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指导下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因原发灶不明肿瘤高度的异质性和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篮式试验更加适合应用于原发灶不明肿瘤患者的临床试验设计。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声 明

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分享、转载。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推荐文章
医药经济报  ·  两会声音 | ...  ·  2 月前  
田俊国讲坛  ·  再论读书:八成书可以三小时之内读完  ·  6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