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上被长期打压,这位中国博士忍无可忍掏枪射杀导师和 4 名同学,随后自尽......

生物学霸  · 生物  · 3 年前

1991 年 11 月 1 日,是美国的传统节日万圣节。


这天下午三点半左右,在爱荷华大学的物理系大楼里正进行着一场报告。博士生劳伦斯正在汇报他的工作,一个穿白色羽绒服的青年刘兴神情严肃地走进来,立在劳伦斯旁边。


劳伦斯见青年站住,一脸错愕地问他:「你来干嘛?」


青年不说话,从口袋里拿出左轮手枪,一声枪响,劳伦斯倒地,一场杀戮开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当天,包括劳伦斯在内共六人遭遇枪击,五人死亡一人重伤。劳伦斯本名冯刚,是杀人者的同学,被杀的其他人分别是二者的共同导师及其助理等人。杀人者本人也在随后饮弹自尽。


刘兴身穿白色羽绒服神情阴森,即将开始一场杀戮,图片来源:剧照


这就是改编自震惊中美的「卢刚事件」的电影《暗物质》(又名《盐湖城校园事件》)



天才少年的「黑化」之路


刘兴的原型就是卢刚,卢刚生于北京市一个工人家庭中。18 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物理系。1984 年卢刚通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的考试。


该计划是由著名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教授牵头成立的,为优秀的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学习而专门成立的,通过考试的人可以获得公费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


卢刚很兴奋,对即将到来的国外留学生活充满了向往,然而他并不知道,前方是一路荆棘。虽然我们不知道卢刚到底遭受了什么,但电影中刘兴的经历或许可窥之一二。


刘兴和同胞们扮演牛仔,体验当地人的生活
图片来源:剧照


刘兴以北京大学物理系第二名的身份,通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考试,师从其本科时的偶像,著名宇宙学家 Reiser 教授。


初入美国,一切都是新鲜的。刘兴也很快与同胞们打成一片,和同胞们去教堂蹭免费的吃喝,和朋友们体验独具特色的当地人生活。


学业上起初也是一帆风顺,被业内很多大牛看好。导师带他去参加学术研讨会,面对提问者刁钻的提问,导师一时无法言语。刘兴见状急忙上前提示导师。报告完成以后提问的教授直接跟他的导师商量着,让刘兴换到他的实验室工作。


按理说,应该是一个青年才俊和学界新星冉冉升起的剧本。然而,事情却没有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由于,刘兴提出的理论模型跟导师的相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导师一再否认刘兴的发现,告知刘兴错误的数据,拒绝指导和与之沟通。


一边是对自己突破性发现的喜出望外,另一边是对导师态度巨大转变的失望至极,刘兴的心理备受煎熬。


直到不久之后,刘兴被暗恋的茶店女服务生拒绝,一切的煎熬幻化成恶魔的种子。最初的野心与梦想,敌不过这里的文化差异与严重的校园政治,带着巨大的痛苦与郁闷,刘兴扣动了扳机。



导师们「封建主义式」的权力游戏


在 2008 年 1 月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影片《暗物质》获得了阿尔弗雷德・P・斯隆奖最佳故事片奖。


本片的导演陈士争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说,本片并不是要探讨科学,而是探讨权力 —— 一个研究生导师对他的学生近乎「封建主义」的权力。


研究生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在经过十多年的信息接受和反刍之后,研究生们要换个思维模式,学习如何进行原创性研究。导师们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扮演者「封建独裁者」的角色,进行着封建式的精神剥削。


自从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这个艰苦的过程就一直是造就新兴科学家的坩埚。虽然,我们不知道到底造就了多少像刘兴(卢刚)那样的研究生们,但无疑造就了大规模的不满、纷争和恩怨。


即使是那些后来成为很伟大的科学家们也遭受着类似的经历。「研究生就像学徒,」芝加哥大学的宇宙学家迈克尔・特纳说。「它来自一个落后的旧时代。而我们现在依然沿用,这种手工作坊一般的原始训练。」


刘兴作报告,研究结果被导师(中间)和助教们讽刺
图片来源:剧照


更可悲的是,即使在研究生阶段做出很有价值的原创性发现,研究生们依然无法分享那些荣誉 —— 荣誉是导师的,你什么都没有。


例如,天文学家至今仍在争论,在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发现了第一颗脉冲星的乔斯林・伯恩贝尔是否应该分享她的导师安东尼・休伊什,后者随后获得的诺贝尔奖。


另一方面,导师似乎控制着一切。比如,你能否顺利毕业,能否在离开他实验室之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因为,在实验室这个小小的王国里,导师就是主宰。即使你能离开,也需要他们撰写的推荐信来谋取一份好的工作。


圣何塞州立大学的哲学家珍妮特・D・斯特姆韦德尔最近在她的博客 「伦理与科学历险记」上写道:「除非你当过研究生,否则很难理解你作为研究生的无力感。」



为什么中国的研究生们和导师们会问题很多?


中国的高校以及研究所所奉行的教育模式也是「导师制」。而这一在国外都有不少争议的制度,在国内更是非议不断。类似刘兴的例子近几年也多有发生,只不过和刘兴报复性的行为不同,国内的研究生们大都选择自我了断。


比起这些悲剧性的事情本身,事情背后似乎更值得我们深思。


例如,虽然导师制在西方国家存在不少争议,但几乎没有导师与学生反目成仇最终酿成悲剧的情况发生。为什么呢?


以美国为例,各大高校都有专门负责研究生心理健康以及保护研究生权利的专门部门。研究生只要是觉得自己的利益被侵犯,比如总是在周末开组会,毫无理由的实验室加班,导师的言语辱骂等等都可以立马得到反馈。


其次,研究生只要觉得无法忍受自己的导师,就可以向学校申请更换导师,只是更换到哪个导师那里得研究生们自己联系。

导师制形成于 15 世纪的牛津大学,当时规定导师有指导和教授年轻学者的责任和义务。


图中就是一位导师在教授其弟子知识
图片来源 greenes.org.uk


在国内,各高校并没有类似的专门机构,即使有也形同虚设;更换导师,就更别想了,比蜀道难还难。国内的教育制度从小就要求我们尊敬师长,只要是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只要出现问题肯定是学生的问题。


于是,很多人到了研究生阶段也是对导师们唯命是从。一旦有一些导师动了坏心思,那么一些研究生们的日子就变得无比的煎熬。当然,一旦某些研究生们抓住了导师们一些特殊爱好,也能将煎熬变成不是煎熬。但是,这就显然失去了培养研究生们的意义。


在「卢刚事件」发生之后,包括华人群体在内的国内外舆论普遍抨击卢刚过激的行为,毕竟在古代杀死自己的老师是重罪。可是,卢刚的行为虽然过激,但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导师制度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时期,并在十五世纪在牛津大学成为一种培养后代科学新锐的主要模式,随后推及全球的主要院校,直到今天。


换句话说,「导师制」至少在目前来说是一个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比较好的制度。问题的本质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的理解导师制,如何在实践中落实,如何保障包括研究生在内所有人的权益。


好在在中国,研究生制度直到今天仍处于改革深化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出现问题是好事,因为出现了问题才有可能引起关注,才有可能去从制度上弥补。



封面来源:电影剧照

推荐文章
槽值  ·  95四小花旦:一半网红,一半爱豆  ·  1 年前  
直通硅谷订阅号  ·  【直通硅谷】数据科学求职旗舰课4月16日开课!  ·  3 年前  
腾讯创业  ·  我的创业点子就这样被Facebook抄袭了…  ·  6 年前  
YOHO潮流志  ·  洗水果、洗篮球...PHILIPS这款强大的 ...  ·  6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