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舍得》揭露教育扎心真相:1000个上进的田雨岚,也养不出1个优秀的孩子

思想聚焦  ·  · 3 年前

我开通视频号啦!

👇

作者 | 哎呀妈  

来源 |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小舍得》,这剧太真实了!

这是不少观众看完后,最强烈的感受。

尤其是蒋欣扮演的田雨岚,身上处处可见“比娃狂魔”的影子。

刚出场不久,她就凭一己之力将家宴整成“优秀孩子battle大会”。

为了比下姐妹南俪的孩子,等饭间隙,当众考儿子英语单词:西瓜英文怎么说?


饭桌上,欢欢因合唱比赛得了冠军,被点名表演歌曲,南俪弹琵琶伴奏,成为全场焦点。


田雨岚哪能善罢甘休,迅速让儿子出列,表演背诵圆周率2000位。


比完才艺,抓紧时间比成绩:子悠上学期期末拿了个第一名,欢欢怎么样啊?


眼看欢欢被比下去,南俪无语,爸爸顶上:我们讲究素质教育,想让孩子全面发展。

两个人的较量,让一场家宴暗流涌动,剑拔弩张。


这不就是,典型的中国父母吗?

总忍不住要比孩子。
 
好像,只有自己的孩子,比过了别人的孩子,才是满足。 
 
好像,只有自己的孩子,强过了别人的孩子,才是幸福。
 
孩子,成了自己的门面担当。

赢了脸上有光,输了教育无方。


中国式父母惯用比较、热衷较量,妄图以此激励孩子进步成长。
 
  • 却不知道,每一次“比较”,都是对孩子的中伤。



1



微博上,曾有个经典的段子:
从小我就有个夙敌。
 
他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不爱吃零食;
 
放学回家自觉写作业,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考第一;
 
又听话又乖巧,会弹琴,会跳舞,还当课代表……

这个夙敌,不是别人,正是每个父母口中最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
 
他的存在,成了父母“比比比”的标杆,无数个“我”必须赶超的对象。
 
不管在哪里,“别人家的孩子”如影随形。

还记得那个寒假做了376张卷子的一年级孩子凯凯吗?

学校里,有同学成绩比凯凯好,妈妈为了跟“好的”比,就开启了题海战术。


  

一天的作业量,除了学校老师布置的之外,还额外多加一份数学,一份语文和一篇阅读。

一个寒假,270份考卷,7本大题,50页自打卷,共计376张卷子。
 
 
铁腕妈妈的操作,让正值活泼好动年龄的凯凯,活得别扭又敏感。
 
明明想要和大家互动,却迟迟不敢上前,只敢默默暗中观察。
 
明明讨厌写作业,却口是心非,主动让妈妈给自己买卷子。
 
如此个性,看得嘉宾们都纷纷摇头抗议,心疼孩子。


 
可她也有自己的坚持和理由:
 
一二年级的孩子,考满分很正常。

凯凯只考了92分,就是比别人差大半截。


让凯凯和别人比,赶超别人,也是为了他日后能成为“徐总”,而不是低人一等的“小徐”。
 
 
乍一听,能够体谅妈妈“为孩子好”的初衷。
 
可从旁人和凯凯的反应,足以感受“攀比”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孩子根本不喜欢和别人比,也不希望妈妈眼里只有学习,没有玩乐。
 
专家张敏更是一针见血指出:如今很多孩子不快乐,是因为他们都倒在“别人家的孩子”手里。
 
 
孩子今天考了前十,完成任务;可明天,后面还有追上来的别人……
 
这样比比比,永无止境。
 
甚至还会掉进教育最大的陷阱:
 
  • 以为让孩子上较量台“逼”他上进,却在不知不觉中,毁掉他的一生。



2



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如果你的小孩善妒,那是因为你经常拿他和别人作比较。


在“比较”下长大的孩子,妒忌会慢慢融入孩子人格里。


在日积月累中化成一个认知观念:我要永远比别人强。


  • 一旦孩子做不到永远比别人强,这个孩子就会崩溃,做出过激行为。



黑龙江曾发生这样一件事。

一位学生,因接受不了舍友学习比自己好,就私下修改对方专升本的志愿信息。

幸好及时被发现,那位无辜的学生才避免一次被葬送前途的可能。

这不仅是一个个案。

几年前,山东一名初三学霸,因不满总在班上排名第二,于是伏击在第一名同学家门口,用刀砍杀对方。

警方抓获他时,问他动机,他留下一句话: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了。


多残忍,又无知的理由啊!

心理专家陈默教授认为,父母爱攀比,是内心焦虑的表现。

这种焦虑,会不断催逼孩子,导致他们有两端表现:


外端表现,就是强迫性,强迫自己追求完美;内端表现,就是没动力,内心空空,难以快乐。

电视剧《小舍得》学霸子悠,的确乖巧懂事,学习自觉,可他却并不快乐。
被妈妈当炫耀的谈资,他窘迫无助;

被妈妈催促着写作业,他欲言又止;

被老师当众骂“木头”,他无力反驳……


高压下生存的子悠,内心愈发焦虑,事事不敢言,就抠手指自虐。


拉紧着的弦,终有绷断的一天。

家长活动上,妈妈发现他私下养蜗牛,气急败坏的数落,终于让子悠崩溃,质疑妈妈:“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满分的我。”


最后,在考试场上崩溃撕烂试卷,乱砸桌子,送医确诊了抑郁症。

在比较中长大的孩子,就算短时间内有过人之处。

可当他内心的宁静被彻底地破坏,未来就很难拥有轻松幸福的人生。


拿孩子做比较,最受伤的就是孩子。

  • 常年生活在“攀比”阴影下的孩子,会害怕比别人差,会害怕配不上父母的爱,会越来越自卑;也会在一次次的比较中,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无法确定自我价值,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诸多极端行为。




3



李玫瑾教授曾在讲座中分享女儿在学习上的经历。

她坦白,女儿从不是什么学霸,初中时,数学考过15分(满分120分)。


虽然分数有点差,可她没有因此对女儿发火,怪她考不好给自己丢脸。

而是主动和女儿分析数学失分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寄希望于下一次。

没想到,之后的考试中,数学成绩依旧不理想。

一番理性思考和讨论后,她和女儿共同得出结论:数学学不会,日后大学就报一个不需要学数学的专业。

没有强迫、催逼,有的是引导和接纳。

李玫瑾教授的女儿最终选择走上音乐这条道路,如今是一名音乐老师。

正如教授所说:“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抚养。”

  • 给孩子最好的爱,除了好的学习环境,优渥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正确的人生指引,尊重他成长的自由。



放下攀比,我们父母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1
关注孩子,看见孩子内心

看见孩子,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当我们去认真关注孩子看见孩子,就会聆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就会跟孩子产生共情,也会更加懂得尊重接纳孩子。

当孩子被看见,那些隐藏在生命里的天赋、灵感、动力蓬勃而出,能照亮孩子的一生。

10岁“虫痴”男孩殷然的妈妈,深谙这一点。

殷然从小“就喜欢往家抓虫子”,一开始她不知道儿子养虫的动机。


观察一段时间后,妈妈发现,儿子真喜欢昆虫,也很着迷。

于是陪儿子一起探究,一起捕捉昆虫,一起观察昆虫,并笑道:“(自从和儿子一起玩虫子)我觉得人生好玩了很多。”


在她看来,昆虫未必会给儿子带来人生的影响,但那种快乐的感觉,会永远留在孩子心里。


让他活在热情之上,拥有绽放自我的可能。


2
多听,少说,少觉得

听懂孩子的心声,才能走进孩子的真实世界。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多一些闭口,孩子才会多一些开口。


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费伯也强调过:
孩子需要大人做的是充当一个回音壁,帮助他们更进一步去探索自己的思想。

在他表达时,放下为人父母的成见,单单站在他的立场考虑问题。

3
做孩子的“守护人”

社会上的诸多焦虑,父母要懂得辨别,时刻保持克制和清醒。

孩子离开家,不管在学校或者其他地方,已经很累了。


当他回到家,父母要给足他力量,并做他坚强的后盾,支撑住他。

就像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对儿子的教育那样。

儿子在家看武侠小说,有时候还忘记写作业。他没有和老师一样批评儿子,怪他看闲书。

反倒是自己出面力挺儿子,让儿子安心做自己开心的事。

好父母,懂得轻看外界给每一个孩子设定好的统一标准。


他们愿意为孩子受得一方净土,不让孩子受伤、被侵扰。




4



特别喜欢美国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对自己的一句评价:

“我是一朵秋天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

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种可能,他不需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和别人一样好。

身为父母,更不要强求他只能在某一个季节、特定的场所绽放。

总要允许他,有更多不同的活法。

悉心照料,静等花开,孩子,才能活成生命原本最美好的模样。



*作者:哎呀妈,多平台签约作者,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师,愿用自己的心和笔,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点的每个,都是对生活的一份加油!
推荐文章
但斌  ·  谁,是浙江人?谁,是浙江人? ...  ·  2 年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日程安排 | 复旦史地所“文学地理研究的技术 ...  ·  4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