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学理论大缸
网址www.sociologicaltheory.cn以抢二道贩子饭碗为目标,传达学习Sociological Theory等英文期刊前沿经典有关精神,抓好摘译推送中心工作,把推动汉语社会学理论发展作为根本遵循、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个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aperWeekly  ·  IEEE ... ·  昨天  
募格学术  ·  清北博士毕业入职县级中学,补贴高达105万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学理论大缸

从“塔尔德”人物志谈中美社会学理论论文之别

社会学理论大缸  · 公众号  · 科研  · 2019-07-03 09:01

正文

其实说这篇是个引子。引子也得正经说。

 

King, Anthony.“Gabriel Tarde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Sociological Theory 34,no. 1 (March 1, 2016): 45–61.

 


King, Anthony在这篇文章首尾讽刺了一把:开头说塔尔德(Gabriel Tarde)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在法国学术界被“重新发现”,而英国学术界的重新发现却只是21世纪的事(其实从引用来看,就是Economy and Society 200736(4)和The Social after Gabriel Tarde这本书),让读者先是感叹此篇必是大力引荐之作。结果到最后反思塔尔德对当代社会学有何功益之时,却大反其调,说没有拉图尔说得那么神乎。

这样的首尾讽刺在于,他在抓着两条主线论述:

第一,当代地讲,拉图尔(Bruno Labour)们将塔尔德诠释为与自己战线的一致性合理吗?

第二,历史地讲,塔尔德与涂尔干或者斯宾塞作为社会学奠基人,开创了怎样的异同?

 

答案是什么?不重要,我只是想拿这说个事。不妨来看这篇论文的目录:

Introduction

Imitation

Opposition and adaptation: the syllogism

Assessing Tarde

Conclusion

 

很标准的人物志,人家理论是什么东东,再评价一下,估计也像个教科书写法。其实,老K并非等闲之辈,他曾左右开弓,和Archer和Giddens谈笑风生,说他俩是一对冤家,品评几十年来二者的争辩, 然后说你们naïve(当然没这样说~)

 

但为什么这样的论文能发《Sociological Theory》这样刊物呢?

 

不要误会,这样的论文极少!我统计了2013年以来的该刊论文,仅有两篇是如此,另一篇是岭南大学社会学系的PeterBaehr的The Honored Outsider: Raymond Aron asSociologist

甚至可以说,在这本重要的理论刊物中,论文标题中带有人名的都很少。

不妨看看2013年以来带的人名都有哪些(不含商榷回应论文,当然带人名了):

2016年:

1. “Gabriel Tarde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2015年:

2. The Habitus and the Critique of the Present: A Wittgensteinian Reading of Bourdieu’s Social Theory

2014年:

3. Harrison White as (Not Quite) Poststructuralist

4. For “Central Conflation”: A Critique of Archerian Dualism

5. The Socioemotional Foundations of Suicide: A MicrosociologicalView of Durkheim’s Suicide

2013年:

6. The Birth of the Gods: RobertsonSmith and Durkheim’s Turn to Religion as the Basis of Social Integration

7. Decolonizing Bourdieu: Colonialand Postcolonial Theory in Pierre Bourdieu’s Early Work

8. The Honored Outsider: RaymondAron as Sociologist

9. Bourdieu, Marx, and Capital: A Critique ofthe Extension Model

10. From Vigilance to Busyness: A Neo-Weberian Approach to Clock Time

11. Reasons and the Acceptance of Authoritative Speech: AnEmpirically Grounded Synthesis of Habermasand Bourdieu

 

共有11篇。重点不是布迪厄出现次数遥遥领先,而是相较于以人名(严格的),也有很多是-ian(XX式)。就算二者算在一起,按一年4期,每期4篇来算,2013年以来50篇论文,有11篇是标题带“人名”。

 

同样的,我统计了2011年以来,算得上理论论文(其实有些可能只好说是历史社会学或社会学史)刊在《社会》上,共有40篇,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理论文章是标题带人名。如果是西方学者,那么一般标题形式是:XX(人名)(的,有时不带“的”)XX理论/著述/论YY/……等等。

 

如果我们将这两刊上理论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会有什么样发现呢?不妨比较下,他们究竟引了多少一手人物(比如题为涂尔干,引文中的涂尔干),引了多少二手文献。我要观察的是,

(1)到底一手文献多还是二手文献多?

(2)二手文献的年限,近10年的有多少篇?

(3)可以统计相对数,占总引用文献的比例,我太懒了~~算了。

 

假定那两篇“人物志”是《sociological theory》上最宽松的社会学人物思想研究,我挑《社会》上,2012年以来一年挑一篇,得出下面结果:


绝对数的比较结果: 

(1)《社会》仅1篇论文是二手文献与一手文献数相对接近(7:10),而《sociologicaltheory》上两篇均是二手超过一手,虽然也谈不上太大差距。

《社会》中除最后一篇,其它均是普遍的,一手文献大大超过二手文献(当然是指近10年)。

(2)《sociological theory》两篇,仅近十年二手文献数量便已经超过一手文献数,可想而知其二手引文总数。而《社会》的五篇,二手文献的新鲜量很少。甚至有一篇没有近十年的二手研究文献,有两篇仅引了一篇是近十年的文献。

 

这样的比较结果是为了回到开头所说,塔尔德这篇人物志,为什么能登在这上呢?

还在讽刺性的首尾。因为他只要回答好他要对话的文献:

Candea, Matei, ed. 2010. The Social after Gabriel Tarde. London:Routledge.

Barry, Andrew, and Nigel Thrift. 2007. “Gabriel Tarde: Imitation,Invention and Economy.” Economy and Society 36(4):509–25.

Blackman, Lisa. 2007. “Reinventing Psychological Matters: The Importanceof the Suggestive Realm in

Tarde’s Ont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 36(4):574–56.

 

塔尔德,或者中文在研究的“涂马韦”已经够老了。但读者,中文读者、但愿有能读中文的外语读者、以及作为读者的作者,永远在更新。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2期)

——————————————————————————————

我不会设,让诸位在此页回复的功能,请会的缸友们给此公众号留言,我可看到。谢谢。

————————————————————————————————

第2期误读与论说

按:有几位朋友指出我上则推送论文中有误读之处。刊于此。以后每期仍会刊上期反馈回来的误读之处,供各位和我再学习。

 

雁过痕:homology和isomorphism数学上分别叫做同调和同构,isomorphism为什么被称为同源有些兴趣,希望得到一点解释~~。

 

缸主:谢谢@雁过痕 我不懂数学上原来早有区分,谢谢,涨知识了。我是把 homology译成同源,isomorphism译成同形(希望文中没写错了)。考虑是这样:后者是抄来的,前者译成同源,是取源流与支流的舒展之义,穿贯诸场域或位置的相似性不仅是同一性,更具有具有结构的相似(一种函数?),这意味着要回到具习性的实践(带肉身),从那里找一种源头(另一函数?)如有误读,请指正。

 

 真的写反了。。。

 

雁过痕:多谢多谢!这样的解释我就可以理解了~数学上这两个词的意义应该是从它们的本意出发取用的~isomorphism是指两个objects虽然可能不同,但他们本质上具有相同的数学结构(具体是指什么结构需要依据语境来判断),所以我们在数学上不需要对这两个objects做区分,可以视为相同。homology一开始是从拓扑建立的数学概念,刻画一些几何特性(比如经典的茶杯和甜甜圈都有一个“洞”但是和球面没有),这个概念在数学上或许就变化了很多了~

 

缸主:谢谢,应是我误读了,我要再来看看

 

————————————————————————————————————

 major朋友圈分享以后有人问:看文内分析同形这根本是经验性的形式概念而同源是无意识结构层面的能对话?手老师怎么看?

我:这是个好问题呀。但1983年等组织社会学文献,就这篇论文中所说,也有无意识的问题,是take-for-grant,并不是玄妙的东西。而作者也指出,布迪厄的概念也虽然是吸收了列维斯特劳斯,但是后来有扬弃。所以两方面,同形和同源,都可以再讨论。

 

YoungDiMaggio97年后的文本并没有讨论组织的意思。而一旦要重捡起布迪厄,必须把新制度主义中“组织”看作不仅是groups,还是schemasewInstitutionalists have viewedculture not as a collection of inheren tproperties attached to groups, but asdetachable and mobile schemas and presentations (DiMaggio 1997).schemas这个从认知心理学借用来的概念成为了他这一支的文化社会学的特点.一个人的工作习性(theworking of habitus)是如何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携于其身而转移的,以致影响了这个人对公司的规章制定与决策。这里应该是“习性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