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瑞卖身!霸道总裁注定离开?

后经济高参  ·  · 6 年前


胡说八道,难言之尹。 

俗话说:“山雨欲来风满楼。”

从去年起,“奇瑞打包整体出售”的传闻不断出现,那个曾经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的奇瑞汽车,如今也沦落到要 “要把自己卖掉”的境地吗?

这回,奇瑞真的要卖身了!

在多少年之后,5月29日的这个下午注定会在奇瑞汽车的漫漫历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国产一哥到亏损不止

奇瑞,起源于安徽省芜湖市政府的汽车项目。从一家村办工厂起家,原来计划是和一汽合作,但没有成功。后从福特获得一条发动机生产线开始,慢慢发展为零部件工业公司,再到后来成为真正意思上的汽车生产厂商。

可以说,奇瑞一路走来风光无限。

从1999年12月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到2007年8月,奇瑞公司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奇瑞只花了8年时间,就成为当时中国自主品牌“一哥”。

但即便如此,一时风光无限的奇瑞,还是陷入了亏损的状态。

四大民族自主汽车品牌,奇瑞、长城、比亚迪、吉利当中,奇瑞是唯一一家国有企业,也是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车企。

反观其他几家非国企的品牌,做的风生水起。长城的子品牌平民系列哈弗、高端系列WEY销量持续冲击榜单前排。比亚迪凭借着对纯电动汽车未来的前瞻判断,砸重金抓住新能源技术。吉利更是大动作频频,收购沃尔沃、李书福入股戴姆勒,还建立了年轻化高端品牌LYNK&CO。

显然,奇瑞在产品力不足的情况下,急于扩张品牌,结果适得其反。而且一开始的定位,也让其在进军高端市场时屡屡失败。质量、性价比的降低让其在低端市场也倍受排挤。

丢掉自主品牌“一哥”宝座后,迷失自我的奇瑞终于悬崖勒马了。引入资本进入,未尝不是自救的好办法。

5月29日下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芜湖召开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上,以无记名投票形式,全票通过了关于奇瑞汽车股权转让的决议,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来投资者,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车。

此前直播车市曾经做过一个车企收购的展望,其中就提到了宝能集团拟出资250-270亿元,以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车,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当然这则新闻一经爆出就得到了奇瑞的单方面否认,尹同跃更是用“胡说八道”四个字回应媒体,表示要彻底封杀这个传闻。

然而,熟悉中国车市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越是被激烈驳斥的传闻成真的可能性越大。此前宝能方面模棱两可的态度使得外加对这一猜想又重燃好奇。

奇瑞真的很缺钱

代表性自主车企之一,曾经的自主一哥,奇瑞近年陷入经营低迷的窘境。

“公司深读”曾报道,奇瑞控股对奇瑞汽车存在高额债务。奇瑞汽车2017年财报披露,截至当年年底,奇瑞汽车对奇瑞控股及其子公司的应收账款达到159.23亿元,其中,对奇瑞控股的应收账款为112亿元,主要系奇瑞汽车与奇瑞控股在资产重组、股权转让时形成的应收款项。

一份由联合资信评估机构2017年6月出具的跟踪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奇瑞汽车对奇瑞控股及其子公司的应收款项金额为171.70 亿元,其中奇瑞控股欠款达121.47 亿元。

此次职工大会的召开,不仅让奇瑞被收购之事终于落下实锤,也标志着奇瑞即将拉开“混改”的大幕。

让我们看一下目前奇瑞的股权状况。

截止目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依然为奇瑞控股有限公司。

在此之前,二级市场的投行华泰证券已经对奇瑞控股进行了增资,并在2018年3月13日进行了股权变更。

在变更之前,奇瑞控股的股权构成为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占股52%,而有尹同跃控制的管理层持股平台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占股48%。

假如新进入的战略投资者以250亿元获得控制权,则意味着奇瑞股份的整体估值为500亿元。

竞购者中会出现黑马吗?

目前入股奇瑞的并非仅有宝能一家,还包括华泰证券、复星国际、鼎辉投资和正道集团的董事会主席仰融等。

当然从账面实力上来看,宝能最终胜出的可能性最大。在宝能重振地产业务、“脱虚向实”的企业发展大背景下,董事长姚正华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也是颇有兴趣。而用收购来获取规模的快速上升,也远比稳扎稳打的内生式增长要快得多,很明显宝能深谙此道,观致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17年12月21日,宝能集团以65亿元获得观致51%控股权。通过资本收购,宝能正式杀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收购观致汽车之后,宝能集团以闪电速度在全国进行汽车板块的布局。如投资300亿元、首期规划产能50万辆、目标产值千亿的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再如布局汽车变速箱、汽车电池制造、汽车玻璃等汽车配件、汽车保险、汽车租赁以及汽车配套服务领域等。相继在杭州、昆明、广州、陕西等地与当地政府达成新能源汽车合作,建设新能源车产业园等项目,规划投资总额已达1240亿元。

此前根据媒体消息,宝能集团确实参与了收购奇瑞的谈判,公司董事长姚振华和奇瑞汽车掌门人尹同跃谈了几次,和芜湖地方政府也谈了几次。同时也有消息称,随着谈判的深入,芜湖市和奇瑞汽车方面开始接受让出第一大股东地位的方案,但依然保留部分国资股份,并将产业基地不得搬离芜湖作为要约条件之一。

不过,不管是奇瑞控股还是奇瑞汽车,都是是国有企业,任何股权资产变动,都不会像外界传闻的那样轻而易举,而是要经过上级政府同意,走很长的审批、公开挂牌、申报等程序。即便到了最后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还有可能半路杀出程咬金,有很多不确定。

纵观所有的竞购者中,能对宝能造成威胁的可能只有华泰证券一家。

3月13日,奇瑞控股注册资本由33亿元增加至42.784亿元,新增的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资管)为奇瑞控股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2.86%。华泰资管成立于2014年10月16日,注册资本10亿元,是华泰证券(601688,SH)的全资子公司。

有人认为,身为证券公司的华泰证券,很有可能是替幕后的“金主”打前站,而幕后投资者,很有可能是一个实力强大的投资者。

泰证券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暂不清楚华泰证券这比投资的目的,战略性投资和并购两种可能性都有”。该人士称:“华泰证券并购业务是出名的,之前华泰投行做了众泰汽车借壳金马股份壳上市,这次收购多半是为并购服务”。

不妨设下一个大胆的猜想,如果说华泰证券背后的金主正是宝能的话,那么宝能拿下奇瑞更是一桩十拿九稳的买卖。

在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只要先期有“谣言”传出,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后的结果也都是八九不离十。就像之前吉利入股戴姆勒一事上的“先抑后扬”,此次职工大会的召开,不仅瑞被收购之事终于落下实锤,也标志着奇瑞即将拉开“混改”的大幕。

尹同跃会不会离开?

不管如何,奇瑞江山易主已经是既定事实了,未来不管谁拿走了奇瑞51%的股份,尹同跃都将注定从实权者的位子上退下来。

奇瑞汽车从最初创建到成长壮大再到陷入颓势,尹同跃一直守护其左右。尹同跃从2004年起,由幕后走上台前,身兼奇瑞汽车董事长和总经理,一坐就是13年。去年,尹同跃卸任总经理,但保留了奇瑞控股集团和奇瑞汽车董事长职位。

就像祁玉民之于华晨汽车一样,奇瑞汽车也被打上了尹同跃的烙印。与吉利、长城等民营企业不同,奇瑞汽车是国有控股企业。这意味着尹同跃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需更灵活更出众,还要有一汽董事长徐留平的改革魄力。

作为国企老总,尹同跃如果真的离开,肯定不是一两天就能决定的,肯定是方方面面综合考虑了一段时间的。

目前还很难说去尹同跃的奇瑞会不会是一件坏事,业内对宝能的期待可能更大一点,毕竟观致被宝能收购后销量迅猛增长,而奇瑞高层中也没有像王石这样的强硬人物。奇瑞的未来或许在宝能入主之后突然值得期待。

于奇瑞国有企业的特殊背景,此次收购案将决定奇瑞由“姓公”向“姓私”发生180度转变,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不再赘述,有些关键问题可能是资本都没办法解决的,其中将牵扯到民生与就业这样的宏观问题。

经常有人说,谣言往往是遥远的预言,今天奇瑞的事又一次证明了这个传说。



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部投资者,增资扩股入股奇瑞汽车。这回有图有真相应该不是谣言了,到底是谁将入驻奇瑞,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曾经风光无限的奇瑞,这两年确实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如何突破瓶颈,是每一位在任和即将出任的奇瑞高管急需考虑的事情。

单纯从奇瑞的角度来看,强势资金注入会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虽然奇瑞这两年发展的并不顺,但是好在作为技术狂人出身的尹同跃给奇瑞留下了丰厚的家底。

奇瑞汽车,是国有控股企业,完全符合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奇瑞又恰巧处于销量不佳、亏损爆发的初级阶段。200亿元引入外来投资者,对奇瑞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举两得的事,而对于接盘者们来说,这笔买卖可能并不是谁都想做。(你懂的)

最后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句话与奇瑞共勉,即“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祝奇瑞汽车早日“拨开云雾见青天”!


最佳方式:添加微信,获取私密项目材料!

《后经济高参》:为你揭秘全球独角兽企业爆炸式增长的秘密,为你网罗当下最热门的黑科技资讯。带你看见价值,发现趋势!现有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黄金赛道的股权投资机会!有意垂询:15021193632(同微信)。

推荐文章
阿猫投资学  ·  你一定要找个稳定的单位  ·  1 年前  
佳木斯日报  ·  才聚三江谋发展 ...  ·  2 年前  
悄悄法律人  ·  王泽鉴谈民法典的中国特色与理论创新  ·  4 年前  
环保人  ·  几乎所有类型的废水以及处理工艺  ·  4 年前  
不折腾forever  ·  商誉//@黄凡:转发微博-201905280 ...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