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施有朋:大咖专访——我找各种理由想接近的老男孩!

有朋笔记  ·  · 4 年前

蓝字关注,回复“福利”领取精彩

自律   坚持   利他   向上生长】

这是有朋笔记公众号的第239期分享


陈博士,全名陈永隆,知识管理专家,《跨界思考》的作者。杜平杜总的恩师。我,相见恨晚,一直想找各种理由接近的老男孩。

平时的专访我们都是3人成席,这次是5人。

因为我们都希望有机会能围在陈博士的身边,不仅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情怀,不仅是光环。

更是磁铁,超强的吸引力,让我们都想听听陈博士讲道、讲法、讲人生。

即便杜总已经跟陈博士认识N年,即便手中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还是想坐下来,坐在陈博士身边不断吸收养分。

如果非要给陈博士贴标签,有学识、有修养、懂分享、懂虚拟团队、知识管理专家、跨界思考专家、人生导师、博士、作家、优雅、智慧、开放、包容、谦逊、柔和、60后、幽默可爱的老男孩......全都真真实实、实实在在,超接地气。

要说成就,5年出版24本电脑技能类图书,2008年金书奖得主,2010年被评为“中国知识管理人物”。

2011年入选中华知识经济协会台湾知识名人,连续12年获选《管理杂志》“华人500大企管讲师”等等。

我一直说”我在互联网这十年......”,陈博士在20几年前就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开了关于知识管理的专栏,在BBS评论区参与讨论。

通过互联网组建虚拟团队出版了80多本书,在facebook上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一直坚持至今!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影响了一大批台湾和大陆的年轻人。无论是专业知识方面还是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让无数年轻人受益无穷!


1


我好奇,陈博士为什么能这么成功?

从小就是班长,一路优等生待遇,自己对自己要求一直很高。

曾经有一次因为音乐成绩难得的得了一个叉,整个暑假抱着本子画乐谱。

最后经过各种努力,在学生时代就是成绩好、演讲好、音乐好,方方面面都好的优等生。

他的认真习惯一直延续到工作中,不成功也难。

我好奇,原本好胜的陈博士这么成功,还能这么谦逊、这么优雅、这么与世无争?

读书时很看重分数和成绩,长大后为什么突然变了?同学说:”班长,你知道吗,你变了?

为什么在亲子讲座中讲自己“作弊”的故事?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陈永隆13岁,他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英文老师,信基督,23岁刚毕业,很多同学喜欢她,陈永隆也不例外。

幸运的是,他成了这位老师的英文助教,每天有收发作业的机会跟老师亲密接触,加上他的英语一向很好,深得老师的喜爱。

至今永隆都记得上课的很多内容,包括单词、课文、考卷的错题至今都能背诵。这位英语老师对他一生影响深远。

老师给模拟考试前三名的学生奖励了一个小本子,里面都是圣经的话。陈永隆得了一本,这些话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为了考出更好的成绩,偷偷翻看老师用的是什么参考书。

偷偷拆开参考书封壳的动作一直在永隆脑里浮现,让他一直内疚,一直难过。他觉得那个动作就是在“作弊”。

直到三十几岁,在一次亲子讲座的舞台上,把这段往事说出来,郑重道歉并现身说法才真正释怀。

这么成功还这么谦逊的原因之一找到了,是英语老师埋在他心里的种子发芽开花了。后来他成了基督徒,小本子保留了40多年。

原因之二,陈博士平时喜欢看的不管是书,还是电影或电视剧,除了推理的、法律攻防的。

最喜欢的就是如甄嬛传、如懿传那种讲人性方面的,他会在里面找到人性的元素,更爱大自然。

原因之三,也许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毕业就分配到台湾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石油公司。正常来讲,进去一般会干到退休。

国有企业,稳定、薪水相对比一般人高,一进去28岁就有一间独立的研究室,待遇优厚。

同时他工作很认真,非常非常认真,加上自身能力本来不差,进去后每年考级都是最好的,而且还得了很多个论文奖。

四年里有两年都到国外去发表论文。


2


可能因为太过认真,老天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免疫系统完全出状况。

进石油公司一共四年半,从第二年开始皮肤就开始过敏破掉,涂药膏抹碘酒或任何东西都不干,还化胧,最后一直长到头上。

去做了切片检查,医生说这是类固醇,用美国的一种药既杀死坏细胞又杀死好细胞,相当于放疗。

身体免疫力下降,那种药一天吃两颗三颗,人就肿起来,月亮脸、水牛肩。

以前没有这个药的时候,80%的人得了这个病半年就要死掉。

开始吃那个药以后人虽然肿了,可是至少可以多活一段时间。大概吃了两年多,所以整个人全部胖起来。

又过一段时间,医生说需要换个药,现在这个药伤肝伤肾应该活不过四十岁。陈永隆在32岁时,医生跟他说应该活不过四十岁。

换了药以后,吃了一个月,头发掉光了,因为它是抗癌药物,不伤肝不伤身,可是伤外表,伤得更严重。

戏剧的是,正是1995年,他的一篇论文得了大奖,陈永隆带着假发、肿着脸,进了那个台湾领导人的办公室领奖拍照。

老天真的很爱开玩笑。在陈永隆研发工作取得最大荣誉的时候,是他身体最糟糕的时候。

他开始思索人生,如果真的活不过四十岁,小孩已经出生了,假设5年后死掉,小孩才五岁,看不到爸爸,给儿子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我脑袋里面就出现两个字就是好人!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至少知道爸爸生前是好人。

很理性的树状图分析开始了,死在石油公司还是死在外面去?

死在石油公司就是死在伤心地,死了以后会有一笔抚恤金,自己用不了。

如果选择离开,可以领一笔优惠金20万,死之前还用得到。他选择了离开。

结果很神奇,离开石油公司以后,他确实去做一些好事,特意去找一些社会团体照顾脑性麻痹的小孩,照顾智能障碍的小孩等等。

因为会教电脑,所以去照顾这些弱势的小孩,拍一些带这些小孩的照片,那些照片留下是准备等儿子长大后看到爸爸的照片,知道爸爸生前有照顾这些弱势团体。

还有那时候去申请一张器官捐赠卡,就是如果有一天走了,要把我身体捐出去,帮那些没有手没有眼睛的人。

那些东西,二十几年都带在身上。结果,老天看他选对了路,身体疾病不药而愈了。

陈永隆是这样解读这段奇迹的,他说:上帝知道这个人充满了正能量,留在国营企业太浪费,但是在国营企业,正常人不会走,他用了一场人类都想不到的智慧赶我走。

就是给了我一场病,找了几个天使来威胁我,说你活不过四十岁,你怕了出来后一年我的病不药而愈了,直到现在。

前年还做过一次全身体检,全部都健康。现在仅剩下一个红字,血液免疫系统还是偏弱。

陈博士把这件事当作提醒,觉得那个红色指标还蛮喜欢的,是告诉他,他并不完美,健康方面随时要注意免疫系统,他非常享受现在的状况。

陈博士的这段经历简直太神奇了,我被震惊了。他在死亡线上走了一圈,是死亡让他悟透了人生的道理,开了智慧。

谁能想到,一个如此成功、每天脸上都充满微笑和阳光的人,是曾经经历过这样磨难的人?

谁能想到在这样的磨难里,他依然能够在里面找到养分?


3


我好奇,一个学化工的理工男怎么能成功转型,做教电脑的讲师,又转型成为知识管理专家,现在又成为跨界思考领域的先驱者?......

大学本科读的专业是石油化工,研究生修的石油化工模拟,组建仪器设备,然后做实验,写电脑程序。

博士研究的方向是把流体力学跟知识管理的流动整合在一起,还加了一点知识管理的元素在里面。

研究生毕业以后,顺利进到台湾最大的国营企业石油公司。因为生病离开了石油公司。

刚好那时候微软microsoft   windows出来了,正好陈博士在石油公司就接触过苹果的麦金塔。

word、excel、powpoin都是那时就练得很熟很上手的,顺理成章,就开始教电脑。而且教的都是留美回来的博士。

在教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他们上过那么多老师的课,就这个老师底子特别厉害。

那是因为陈博士有中石油的研发背景,以前在石油公司就专门用这个工具写论文做简报的。

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都有亲身案例,本身就是大材小用,降维打击。

没多久,附近有出版社想要出Office的书,因为教学质量优异,刚好被不同的训练机构同时推荐。

所以出版社就找到陈博士,开始写电脑书,5年出版了24本电脑技能类图书。

其中《解密KM成功密码》08年获台湾金书奖07年出版了第二本知识管理的书。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听命随缘。

机会来了,怎么能接得住?

这个就是他永远都保有第二专长。

我在工程界的时候,我有第二个专长是写程序,陈博士这样说到。

一般工程师可能比较忽略这点,认为那个应该是信息领域的人钻研的。但陈博士不是。他觉得那是一个基本的技能。

所以在离开工程界的时候,原来的第二专长——电脑的资讯能力就拉出来当了第一专场。

刚好那时windows office正崛起。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或者说陈博士提前看到了windows会成为基本技能。

当他在写电脑书的时候,又开始研究虚拟团队的管理。他原来是有工程背景的人,后来到电脑界,那如果生命中有三合一的多技能岂不更好?

比如工程咨询管理,就缺一个管理的背景,当他知道管理的老师培训费是电脑老师的三倍时,他非常想做管理咨询顾问。

往管理界跨界,他选了他已经做了并擅长的——虚拟团队管理。写书的5年里,刚好已经有实际案例就是自己的虚拟写作团队的管理。

八十本书摆在这里,而且上过两次主流媒体的专访。抓紧把它系统化变成一门学问。后来就从虚拟团队管理进入管理界的领域。顺利跨界!

刚刚好2000年左右,全世界在谈知识管理, 他就自学。

那时候有几本经典的书,哈佛的书、美国的书、台湾有翻译的书,包括台湾的台积电也有知识管理的书。

他看这些书,不会整本书全看,只看书的观念,比如什么叫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特征是什么?知识管理的好处是什么?看完以后再自己去想。

如果你个人要做知识管理,或是给企业做知识管理的企业咨询,你应该怎么做?

陈博士用的跨界的思考方法,自己整理了一个草图,发现故意不看的地方,比他们想得还完整。

这是在无关中发现有关,在没有为什么的地方找到为什么。他就很清楚,他该写书了,这是自信。

当现在的书比自己还low的时候,我知道该写书了,就差案例了。

正要去创造案例的时候,台湾的两个研究机构突然找到他,说他们要做知识管理,请他当顾问。

要问他们为什么请陈永隆当顾问?

因为他们看过网络上陈永隆发布的几篇关于知识管理的文章。这就是分享给他带来的回报。

开始有一些知识管理的观念时,陈博士就开始学着写一千字的专栏文章。

当时台湾有几个很有名的企业家包括何飞蓬,他们都很喜欢写一千到一千两百字的专栏。

听人说一千两百字以下的专栏是最难写的。因为写的都是精华,人家看完要觉得有收获。

他就专门写一些这样的文章,《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的迷失》、《不要让知识经济粘上你的泡沫》等等。

有人帮他专门建一个专栏区,收了他十篇文章。从那十篇文章开始,以后他写的文章不再需要审核,可以直接上传。

因为那是一个政府经济部底下的单位开的专栏,每个礼拜会发给两万多人看。

所以很快在台湾,在电子商务跟知识管理领域就有了自己的影响力,那是在2001年左右。

所以选对管道就是社交媒体还是很重要的。

当时纯粹就是讨论区,只因为找到一个主流平台,就是一个类似BBS的讨论区,每个人都可以丢些五四三的东西。

不过陈博士更用心,他把他一千字的专栏放进去。当别人看到好的文章被会收录到精华区。在精华区同一个人累积到十篇以后就帮他开专栏区。

就这样,陈博士从一个理工男和电脑讲师就成功的变成了知识管理领域的专家。

认识中国知识管理的三剑客就是那个时期,被评为2010年的“中国知识管理人物”也是那个时期。

陈博士介绍,三剑客都颇有水准。

一个是北京的吴庆海博士,他以前是在西门子做知识管理,后来到中粮集团,他帮中国很多企业做到全球顶级的知识管理。现在自己出来创业。

另外一个是邱昭良,学习型组织和U型理论这本书的翻译者。

第三个是蓝凌研究院的院长夏敬华,他们都是好朋友。

还有一位是《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的作者田志刚,他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多。

刚好2010年田志刚老师他们在北京有个中国知识管理中心,叫KMCenter。每年评选一次“中国知识管理人物”。

2010年的时候应田老师相邀参加竞赛,得到这个荣誉,后来才会有了其他的化学效应。

陈博士自身的经历就是一个最经典的跨界案例。从无关中找有关,从没有方法中找到方法。

看似一切都是缘分,其实每一个圈圈间都有交集,环环相扣,融会贯通。当融合以后,看到的整个视野就完全不同。


4


我好奇,在跨界的过程中,陈博士怎么能做到5年写24本书?

其实团队5年共写了80多本书,只是有陈博士名字的有24本。

97年到2000年,30几岁,体力最好的时候,一边自己带小孩,一边出版了24本书,怎么做到的?

那时候是自由工作者,太太那时候在台湾北部一家店做企划公关。第一年写了3本书,卖得不错。

出版社第二年说要写10本。他就开始想方法。十本不可能一个人写,就开始在台湾组建团队。

透过互联网BBS的校园区去找求职区域,去找教电脑超过3年的人或者是文笔本身很好的人。有想写书的梦想,对office 有一定的了解。

当时收到27封简历,过滤到10封,每个都去亲自见面喝咖啡,这是虚拟工作里面很重要的环节,第一次见了面以后就很少见面了。

都知道彼此的印象了,聊完天以后过滤留下了七八位,就是他的团队。

和出版社签约八本以后,就搞了个新书认养。让他们认养排序,通过这个知道每本书谁来写更合适,最后自己再来决定每本书谁写。

规则是:如果这本书自己本来素材就多,就七三比。对方挂第二作者,自己挂第一作者,70%是自己的版税,30%是队友的。

如果这本书自己完全没有素材,希望队友多写点,自己只管控品质,就二八比。统统团队作者的名字都会出现在出版社。

这在台湾当时有个旗标出版社,永远都挂一个某某研究室,里面作者的名字就看不到,所有当时里面有好多很好的作者就跳出来跟陈博士合作。

开放的思想让他赢得了更多优秀的队友。

不过第一年亏了10万台币。因为跟作者签约是有付款承诺的,可是出版社付钱都超慢,最后还有出版社倒掉就只好自己来承担这部分。

后来找到方法了,出版社的合约直接影印给第二作者。付款方式写出版社付款后一周内转账。

这就叫虚拟团队的管理,曾经在台湾大学开这门课开了一整学期。可以谈18种,有虚拟团队的管理技巧、经营模式、危机的处理等等。

我好奇,陈博士一边出书一边带小孩,还做公益,哪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灵感悟出那么多人生哲理?

首先,陈博士喜欢去想一些老祖先传下来的很久很久的话语。比如:像我们常常讲的“真理,越辩越明。”

陈博士想:真理还需要辩吗?真理不辩应该自明。

真理讲出来,大家都接受才应该叫真理。既然我们都有不同意见,那就不应该叫真理。

如果需要辩,那就听听不同意见,也是很大的收获,不一定有哪个一定是对的。

有可能最后发现,原来七种人有七种不同的观点,那就海纳百川得到了七个融合的方法或答案,那不是也很美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博士有自己的逻辑:实践是检验你离真理还偏差多远,你怎么去检验真理呢?

哈哈!陈博士的脑袋真的“不乖”!在合适的年代,他应该是个哲学家!

其次,陈博士喜欢从生活中很多很小的细节中悟人生道理,包括从犯错的学生身上,包括从亲子教育上。

有一次陈博士给学生们介绍了两三本书,就有学生故意刁难问,这本您看过吗?那本看过吗?陈博士没有为此生气,而是悟出了问问题中问跟答的哲学。

陈博士是用内心去花时间看世界的人,然后才悟出了这些人生哲理。他在Fasebook,在微信上常常会分享这些道理。

陈博士把社交媒体、把自媒体当作自己修炼灵魂的平台。

他在修炼灵魂的过程中把这些心德用文字的形式放在平台上,让大家一起在这条路上成长。

陈博士灵感最好的时段通常在两个时段:一是洗澡头被水淋的时候,灵感常跑出来。从浴室出来,他习惯立即把想法写在本子上面。

第二是夜间去慢走或跑步的时候,通常喜欢戴着耳机,听一些电台节目,有了灵感会立即记录下来。

原来,知识管理的专家在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结合上早就养成了最好的习惯。

我好奇,是什么力量支撑他能在网络上一直坚持写作,一直发表自己正能量的观点去影响那么多人?

陈博士喜欢把生活中悟到的各种想法、灵感分享到facebook上或者是微信朋友圈里,意在分享,在赋能。

陈博士的微博有两万人,微信有几百人,在台湾的facebook有三个专业加起来是一万多人。

那些人加他,可能是学生或是听众或是一面之缘,或是曾经看过陈博士在网络上写的一句话。

虽然不认识加他的人是谁,可是陈博士坚信总有一句话让这个团队里的人产生了信赖才加入。

陈博士的脑子里一直有一个美好的画面,支撑他到现在能写就尽量写。

画面里有一个抑郁症的人,正想自杀,这时拿着手机要留话给他的父母,突然在滑动手机的时候,看到陈博士在网上留的一段话,本来要跳楼,也停下来了。

陈博士一直坚信这样的事情完全是有可能发生的。

董卿当年离家想自杀的时候不就是因为看到三毛写荷西去世那一段的书吗?

既然可能就继续做,所以就一直坚持了下来,一坚持就二十几年。


5


怎么那么多学生爱上陈博士的课?

举几个例子:

陈博士常问自己,“站在讲台上,你回答学生提的每一个问题是不是都有依据?

陈博士常跟学生说:“即使是一个诺贝尔大师跟你讲的每句话,你都可以不以为然。

包括我的话都可以不以为然。因为我们的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同,更何况我告诉你的话,我自己都不见得认为这是真理。

如果有大学生上陈博士的课睡觉,他不会生气。

因为他觉得他的学生进教室那一瞬间是醒着走进来的,是自己把他讲睡着了,自己才是罪魁祸首,应该反思的是自己。

这种思维方式的老师只会不断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学生会不喜欢吗?

这种身体力行的自我反思,身边的年轻人能不被影响吗?如此包容、开放的老师,学生能不爱吗?台湾大学的学生很幸运!

我好奇,陈博士有没有缺点?

脑袋里思考太多东西,比如需要他帮助的学生,比如他的研究、他的工作、他的演讲......经常把太太的话当耳边风,这应该是缺点。

幸运的是,太太完全理解他,知道他的脑袋就是这个样子,他只在她的面前这样的放松,他的缺点成了太太眼里最可爱的地方。

他们一家人的价值观非常一致,容忍他人犯错,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所以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我好奇,陈博士怎么那么有前瞻眼光?

做工程的时候就开始用windows写论文,比office真正兴起早了好几年。

后来是web2.0,现在的共享经济在玩的陈博士97年到2000年就开始玩了。

好像这个世界能叫出的大名词,陈博士都在五六年前都在先动了。

就像现在写跨界,虽然根本不是主流,是五六年后,他坚信会是又一波主流。我相信他的战略眼光。

我好奇,跨界是怎么开始研究的?

跨界的背后是一个万事相通的人生道理,陈博士利用工程思维跟时间轴来解读人心。

开始想做跨界的时候刚好是10年。那时台湾一研究机构,在软性电子屏幕研发上遇到了瓶颈。

突然在一个小吃店找到答案。这是上天送给陈博士最完美的礼物。

因为有了这个案例,陈博士可以大声地告诉大家,这就是跨界的最典型案例。

就这么简单,其实生命中所有的一草一木都可能是另外一个答案。

陈博士开始去研发模型,在研发过程中,模型槽里有个X模型,通过研究手机App,融入未来的教育里。

还研发了一套教具,学生还帮陈博士申请了三个专利。

有了逻辑思考、有了系统思考、有了策略思考、有了设计思考、连创新思考都用过了,还没找到好的答案,该怎么办?

跨界!用跨界思考试试看。

如果用图来形容跨界,可以用四个圈来描述。

如果第一个圈是逻辑思考,外面还有个圈就是创新,然后逻辑的里面还有个小圈叫本质思考。

逻辑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会找到本质。那创新,不是天马行空,创新外面还有一个是把跨界跟创新,根本质融在一起,叫做跨界思考。

是四个圈,外圈是跨界,而且跨界不是没有界,跨界还是一个圈,跨界是有边界的。

我好奇,跨界思考给陈博士一生到底带来了什么收获?

是“悟”!

为什么陈博士会比别人先看到一些大家在争执里面的结果,可能就是跨界给他带来的智慧。

知识管理有一个金字塔,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因为在知识管理走了15年,看到金字塔,陈博士会问自己:如果没有到智慧层次,我有资格谈知识管理吗?

最后做出的结论是:如果逻辑、创新、跨界都用完了,还是没找到答案,怎么办?

答案是回归自然!

任何宗教最后都有冥想,都有禅坐,都有打坐,在基督徒里面就是祷告。

陈博士在书里面专门埋下一个伏笔,就是天地人合。跟老天找答案,跟宇宙借答案。

如果跨界都找不到答案就让自己安静下来。这就是跨界的边界,它一定是有边界的。

采访到这里,我需要静一静,让自己好好思考一下。


6


我好奇,接下来陈博士会研究什么?

陈博士有个6D思维。6D里面谈的是宽、高、深、过去、现在、未来这六个维度。

就是人若有宽度,就像数学的X轴,有正也有负。

往负X走的人,其实每一步也在增加它的能量,负二比负一大一,绝对值是他要前进,才能变负无穷。

所以这个世界很简单,有黑道就有白道,有右派就有左派,所以有认为对的就有认为错的,而且错的那一方会一直往前走。

是因为他在自己的道上走,在他认为对的路上走。错的人来看对的,也是错的。

陈博士已经有了下一个研究的方向,就是把跨界跟他的6D思维整合起来。这就是下一本书的内容。

6D就是把思考的宽高深展开来,当你思考有宽度,会尊重跟你不一样的声音,有了高度就不会再让老中青世代里面做这些冲突和纷争。

那什么叫深度,深度是由外而内看到答案不一样,很多时候要拨到底层,看到真相和本质。

那另外三个时间轴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了。人累积到四五十岁以后,对过去一定要放得下。

要放得下才会谦卑,对你的过去就是谦卑,不是变成骄傲。而对你的当下就是平衡取舍。对你的未来就是保持信心和希望。

陈博士讲跨界与6D思维,里面虽然是宽高深,其实就是4D时空,3D加时间。

只不过把时间拆成过去,现在,未来,让你看到宽高深往今来。其实背后就是尊重、包容、理解、谦虚、平衡、自信和幸福。

我珍惜,陈博士讲的每一个理论,每一段思维方式,每一个故事,每一段话。

哪怕像记流水账一样逐一记录,也不想漏掉一点,希望这些观点这些思维方式给大家都带来雨露和阳光。

讲到PDCA,陈博士说:有计划并按照计划按部就班,按照你说的时间完成这叫执行力。

什么叫行动力? 行动力就是你做的,跟说的一样快。

你不必告诉别人你做什么,是你说出来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一本跨界的书,而不是你告诉人家你想写一本跨界的书,三年后你写了吗,还没。

所以先做然后做完后,当你每句话都有证据的时候,那是陈博士认知的另一种行动力。

就像讲到穿越亚马逊丛林一样,如果你站在这端永远不过去,老是犹犹豫豫的话,你永远看不破,永远不知道那端是什么情况。

你必须要迈出一步两步,然后边走边看,边走边判断方向,边走边思考,边行动边思考。


7


讲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点时,陈博士以自己举例:“其实我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我从不坐云霄飞车,我从来没有一个梦想是高空弹跳,来重庆已经算这辈子大概去山上最多的时候。

我是一个爱海胜过爱山的人,而且我不会想要去挑战一些我认为是有生命危险的事,我觉得不管是爬黄山或是华山都危险,万一天黑之前还没有到该怎么办?

我不会去做这些事情,因为我从来不认为那样是能证明我多有毅力。

杜总现在写日记,我大学一年级第一天我就决定要写日记,结果写了六年,一天都没停过。

我不必用跑马拉松42公里来证明自己的毅力,我不一定是一个能跑马拉松的人。

可是我至少可以告诉我的内心要做一件事,要做持久,我是做得到的,所以每个人有他的所谓的恒心,有自己毅力的表现方法。

有些人有天赋,天生跑马拉松,二十公里四十公里可以随便跑。

对我跑个十公里就已经算很厉害的了,所以每个人不同,在自己的优势点上去经营就可以了不必强求。

讲到取舍,陈博士说,“我不喜欢成为一个创业家或生意人,我希望我的家庭很稳定,可是我也要生存,所以我把课程分给懂赚钱、懂商业的人来做,分一些利润出去换回更多自由时间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讲到自己为什么不做生意人,陈博士说:一是我可能天生比较保守。

二是我年轻的时候看过很多有钱的企业家,在台湾明明钱那么多,只是因为公司经营不善或是责任太大,员工要支钱,或是良心过不去,就选择自杀。

所以很多光鲜的背后肯有我们看不到的不容易。

有可能钱很多,可是他要养的人也多,可能他背后的风险危机也多,那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就要取舍。

我很清楚,我不想成为生意人,可是我不会去鄙视生意人。

我不喜欢吃什么,我不喜欢做什么,可我不会把我的不喜欢变成不屑。

如果你不喜欢什么,就去指责别人,你已经比被你指责的人还low了。

谈到“水清则无鱼”和“高道德的人就没有朋友”的话题,陈博士调皮地讲:清水有可能不在乎有没有鱼。

高道德的人可能并不在乎他剩几个朋友,因为他在高道德的路上,他活得很自在。

陈博士表示,如果是跟前辈观点不一致时,他一般不会直接顶撞;如果是跟晚辈观点相左,他会开玩笑式的表达。这是股子里的尊重吧!

谈到随缘,陈博士说,机会来了,把握住,不强求,也不会刻意推掉,一切随缘。

谈到互联网上辨识真假新闻,陈博士说:先不要急于辨识真假,特别在你没有把握辨识前,不要传出去,你就是智者。

因为老祖先早就说过“谣言止于智者。

谈到柔和跟谦卑,他告诉我们:你柔和了才能吸引别人到你身边来

否则人家会觉得你太过刺眼太过刚强,不好亲近。谦卑的人才会让你不断有新知识进来,骄傲的人大概不会再学到新东西了。

谈到知识、智慧跟修养的关系,陈博士说:会读书不代表有知识,没有知识更不可能有智慧。没有知识、没有智慧怎么会有涵养跟修养?

生命中追求的其实不只是知识跟智慧,最后是你真的让人家觉得你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有气度的人。

谈到如何问问题时,他教我们问问题不要让人家尴尬回答不出来。“你问到人家答不出来,不是他不好,是你不好。

没有自信的人才会不断的想去说:你看,我问的问题你都不会啊?你没有问到一个人家可以回答的问题。

回答问题不要让人家觉得他问了一个烂问题很丢脸。

常说,这个也不会呀?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啊?这都是不好的习惯。问问题跟回答问题都是一门艺术。

问一个让对方可以好好回答的问题。回答一个让对方感到温暖,能接受的答案,都是生命中需要去学习的。

陈博士连这样的问题都想得到,处处设身处地顾及对方的感受,这就是修养。


8


我珍惜陈博士的每一个观点,我收集陈博士facebook上的每一段哲理。

外面吹了一臭风,你不会变臭了,就是不舒服一点而已。

臭水沟里的水溅到我们身上不会人都变成脏人了,洗洗就干净了,只要心是干净的。

一株花就算长在厕所旁边,它依然可以长成美丽的花朵。

一棵树苗生长的环境是一个工业园区,到处都是被污染的空气,日积月累他还是可以成为一个茁壮的大树。

如果你要美丽,要茁壮,其实不要太在乎外面是肮脏或是丑陋,你只要坚定,想成为大树,想成为美丽的花朵,你都可以在这个地方继续生长。

用俗世的混乱修俗灵的清澈。世界的混乱可以让我的心学会更清楚看透很多事情。

看事看三正三反,可以让生命更客观。

学了陈博士这套理论,我在家庭生活里立马践行了一下,夫妻生活久了不能老看到对方的缺点,我整了个老婆优点清单,生活立马更和谐了。

陈博士这套思维不仅在工作上、人生上、家庭上、亲子之间都非常适用。

敢于放下的价值观。如果人一生都在争,他永远不会去想争是对是错这件事,因为在争的过程永远都还要继续争更高。

中国教育就是这样,看着孩子辛苦,觉得教育方式有问题,可又有几个家长敢于放手呢?

陈博士从不给儿子压力,只给鼓励,他对儿子的爱不会因为有成就才爱他,因为爱是无条件的。

他们家是很简单的,就是把爱摆在第一顺位。

你为什么会觉得你有阴影?

因为太阳从后面照的时候,你才会看到你的阴影。如果太阳从前面照,阴影根本就在你的后面。

那生命里看到阴影的时候就转着头面对太阳就看不到自己的阴影了。

很可能我们在子女面前说的某一句话就埋下了种子,所以我们要尽量多说好话。

我们在追求人多的路上的时候,虽然路宽,可是人也多,所以你的空间也窄。虽然你走的是窄的路,可是人也少,有时候走起来路反而宽敞。

三流的自信都在夸自己,二流的自信会称赞别人,而一流的自信是把不喜欢的拉起来,是帮助别人证明自己。

查理芒格说,人一辈子只要掌握一百个思维模型几乎就可以行遍天下了。在陈博士这儿就可以学到二十多个,值了!

陈博士的专访,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们都吸收到很多养分。

我还在继续找各种机会接近陈博士......后期,陈博士会给我们全员做一次跨界思考的培训,期待!

-End-




有朋推荐阅读

推荐文章
医学界肿瘤频道  ·  ORR 78.4%! ...  ·  2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