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进了两办、组织部和发改委,真的就吊炸天吗?

公务员说公考  ·  · 2 月前
文/体制老司机
一个打算走定向选调的童鞋问:省一级两办、组织部、发改委、人大政协、财政、教育这些部门,哪个更好?
两办和组织部,很多人觉得很牛逼,走路带风,放屁带火。实际上,对于这两个部门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并非如此。
从发展上看。
党办和政府办是两个体系非常庞大的组织体系。
党办下面有负责写材料的专门部门,有负责会议的,有负责直接为领导日常工作服务的秘书部门,也有接待等后勤保障的,也有负责机要保密的,还有负责督查调研的。
最为核心的,其实就是最靠近领导,最能够在领导面前露脸邀功的几个部门。比如写材料的,直接为领导服务的秘书部门的。
但这些部门的人,占整个党办系统的少数的少数。
绝大多数人,都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距离核心部门,距离领导,有十万八千里。
从岗位的权力上看。
而且作为两办,主要就是综合协调,本身并不管理具体的社会经济事务,并没有什么具体权力。
你小孩想要上个重点小学,你直接找校长往往不管用,因为你不直接管人家。还需要转弯,找到教育局领导说话才管用。
再说组织部,比如说省委组织部,其实最核心的,就是管干部的几个处,但组织部其实还有很大一块工作,是做党建。机构改革后,公务员局划入组织部,这一块也是极其重要的职能。
管干部的几个处,在整个组织部里,处于最核心,最要害的部门,也是组织部对外的“形象”,但他们是组织部里的少数。
而党建和公务员管理的职能,基本上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本身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公务员局最大的权力,是批参公。但现在参公基本停了。
党建就更不用说了,讲起来非常重要,但干起来又累又无聊,谁干谁知道。
所以,两办和组织部,以及一些我们想象的高大上的部门,并非所有的内设机构都很牛,核心要害部门,一般都是少数。
关键要看,你进了这些高大上的部门,能不能进入其中的核心要害内设机构。
但实际上,新人基本没戏。
这些核心要害部门,往往工作非常重要,并且需要丰富的经验,每一个位置,都是各方角力和竞争的结果,一个新人没背景,就想到组织部干部处工作,可能性不大。
组织部干部处的有的老处长,给他解决副厅,地方不好,他都不一定去。
核心要害部位,必然人人盯着,各方大神各显神通,要进入这些地方,要么背景深厚,要么经验丰富能力出众。
想象一下,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派去给省领导做秘书,有这种可能吗?
当然,好处是如果你能力出众,或者有领导说话,有可能有从屌丝岗位,交流到核心要害部门的岗位。
实际上,高大上的部门也有后勤等屌丝岗位,穷矮矬的部门里,也有高大上的岗位。
比如说人防办,这个部门看上去很low,但实际上,它内部有一些内设机构,是审批一些建筑是否符合人防要求的,是有具体的审批权的。
这就是权力。
因此,不能只看部门,还要看岗位。
至于人大政协,确实是有点偏离体制的中心,也偏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虽然因为级别较高,人数较少,职务晋升上甚至还有一些优势,但工作本身,意思不大。
而发改、教育、财政,这都是在某个领域内,具有直接管理权限的。
从业务上看,如果你在这些部门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能让你很快成为这个领域的专才。而且你直接管理社会经济某一方面的事情,是有一定的权力的
一个部委里老干部局处级干部掌握的权力和资源,往往还不如一个城市街道办的副科级领导的多。
有一些部门,听起来没有两办、组织这些高大上,但谁干谁知道,很多都是闷声大发财的。
体制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女人,外面的人,永远只能隔着面纱去看它,或者听其他人不断失真的描述。
往往只有那些在这个单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若干年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它真实的样子。
不得不遗憾地说,选岗位,我们虽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各种信息,避免掉坑,但依然不能避免摇骰子的命运。
(THE END)

推荐文章
商业周刊中文版  ·  TikTok商店欲以亚马逊之道战胜亚马逊  ·  6 月前  
巧克力蛋挞布丁  ·  2021-10-12 学会换位思考 路才会越走越宽  ·  2 年前  
价值事务所  ·  2个票:一个大赚,一个巨亏,你选哪个?  ·  2 年前  
收藏家俱乐部藏友网  ·  古玩艺术品将资产化:又有一波收藏家要暴富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