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外智库看中国】中国的再平衡:近期进展、前景与政策

中国智库网  ·  · 5 年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中国的再平衡:

近期进展、前景与政策


文| Rui Man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门经济学家;Jiayi Zhang,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助理

研究概要


经济和社会的再平衡是中国政府优先考虑的事项,也被视为实现长期发展目标的必要途径。再平衡的核心元素包括促进消费增长、提升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放宽利率以及开放资本账户等。本报告使用四维度框架评估了中国2017年的经济发展,四个维度分别为:外部、内部(投资到消费、工业到服务业以及更少的信贷增长)、环境(减少污染)和分配(减少不平等)。每个维度包含了一系列指标。


再平衡各维度的进展及推动力


2017年中国的再平衡进展放缓,各维度进展也不均衡:外部和分配的再平衡逆转,内部再平衡喜忧参半,环境方面有进步。

 

(一)外部再平衡退步

 

外部需求是2017年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不过,按名义价格计算,由于不利的贸易条件,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缩减了。经常项目顺差跌落至GDP的1.4%,按名义价格计算减少了250亿美元。

 

(二)内部再平衡进展情况复杂

 

按实际价格计算,内部再平衡有以下进展:需求侧方面,投资较弱,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增长迟缓;供给侧方面,服务业依然是主要动力,特别是信息技术行业。然而,由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强烈反弹,再平衡减速。

 

(三)环境再平衡进步

 

2017年是政府环境保护行动的丰收之年。中国能源消耗中的煤炭消耗占比从67%下降到60%左右,这使得冬天的空气质量普遍得到改善。对污染工业的打压行动很可能仍将继续,也很可能反过来影响增长和地方劳动力市场,从而与增长及就业目标发生矛盾。未来应制定更系统的措施,如开征碳或煤炭税、环境保护税。

 

(四)分配再平衡退步

 

政府在扶贫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政府增加了对两大主要社会援助项目低保和五保的资金投入。其它项目没有特别针对贫困人口,但是对低收入家庭的积极效应不断增强,如棚户区改造项目及农村医疗与退休制度。

 

然而,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在2017年高达0.467。城乡收入比在2012年之前稳定下降,但2013年起趋于平稳。空间不平等加剧,一些人均GDP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在2017年落后得更多了。

 

中国的不平等加剧背后有多个原因。迅速的城市化、健康与教育对流动人口的覆盖不足和结构性变化是主要挑战。过去的财政支出结构已经阻碍了跨地区流动的人口追求更大的平等。


展望与政策


外部再平衡有望重新开始;内部再平衡也有望取得进展,但是失衡依然是一个挑战;环境再平衡应继续;区域再平衡仍面临挑战。

 

一些促进再平衡的政策已在落实中,具体包括:放开外资进入的行业;强化社会安全网,如提升对健康医疗的预算支持;制定并实行更严厉的污染惩罚措施;通过直接转移支付扶贫等。大多数政策针对再平衡的单个维度,但也与其它维度一起积极协调。

 

促进再平衡还需要在两大领域付出努力。一是强化再平衡各个维度的政策。外部再平衡方面,开放受保护部门接受外国投资,削减贸易壁垒,灵活设置货币汇率。内部再平衡方面,减少强调增长目标及投资偏见,改善社会安全网络,包括退休金和健康保健供给,以减少预防性储蓄和促进消费,放松服务业管制,强化对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的预算硬约束。环境再平衡方面,进一步加强环境标准,依靠以市场为基础的“绿色”激励,例如落实环境保护税。分配再平衡方面,改革政府间关系,拓展地方政府可利用资源,促进区域间平等的转移支付,推进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税收政策。

 

二是减少再平衡各维度之间的政策冲突。内部和环境再平衡之间,应确保投资于绿色基础设施的预算内金额。内部和分配再平衡之间,应改革户籍制度,集中社会福利及援助职能,为受重组或去杠杆影响显著的省份或行业工人提供更多支持,纳入预算内投资。环境和分配再平衡之间,应集中社会福利及援助职能,为受环境控制影响的省份或者行业工人提供更多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P/Issues/2018/11/12/Chinas-Rebalancing-Recent-Progress-Prospects-and-Policies-46291




荟萃智库思想

推动智库合作

提升智库成就

中国智库网

推荐文章
中国知识产权报  ·  中青文诉百度版权侵权两案,最高人民法院再审结 ...  ·  4 年前  
蔚来  ·  六个位一座城  ·  5 年前  
抖音(微博搜索)  ·  抖音(微博搜索)-20180731-5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