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齐晓勇:从胸痛中心建设探讨ACS患者的治疗管理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医学  · 6 年前

国外多年经验证实,建立胸痛中心是解决胸痛患者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有效途径,既可挽救生命又可节省经费。除此以外,胸痛中心同时还肩负对基层医生培训和社区人群教育的重任。胸痛中心的建设可以让区域内一个或多个优秀团队带动几十、上百个基层团队共同发展,实现信息共享、分级救治和协同救治并举,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的新模式。《门诊》杂志特别邀请河北省人民医院齐晓勇教授结合其自身的一些经验,分享其对于胸痛中心建设的一些观点与建议。


医 师 专 访

INTERVIEW

《门诊》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已经认识到建立胸痛中心的重要性,很多医院也都在尝试开展此项工作。请您介绍一下贵院胸痛中心的建设情况。


齐晓勇教授

胸痛中心建设是为了整合急救体系和医疗体系资源,优化急诊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运行模式。我院是第一批接到建设胸痛中心通知的医院,但直到2016年才申请认证。当时,我们考虑到胸痛中心建设不是简单的一个工作,需要包括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呼吸科、胸外科、消化科、影像、检验学科等在内的多学科间相互协作以及优化诊治流程。使介入医师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患者心电图、心肌酶等数据,并及时启动导管室,保证全体救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导管室。为胸痛患者第一时间建立生命通道,缩短急性心梗危急患者的抢救时间,最大限度拯救濒临死亡的心肌,降低患者病死率。


胸痛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仅仅是心内科的工作,更应是全院的工作。因此,无论是建设单位的领导,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要具备胸痛中心建设的意识。大家要明白,不能为了胸痛中心而建设胸痛中心,一定是本着提高胸痛患者的救治水平,让胸痛患者获益的目的来建设胸痛中心。我们现在对于胸痛患者的救治拥有一套规范的救治流程,如对于转运过来的患者,我们可以绕过急诊科,直接进入导管室,即使是同时接到多个胸痛患者,我们的人员也可以很快到位。通过前期的努力,我院的胸痛中心建设也取得了很好地成绩,目前我们的D2B时间基本维持在60分钟左右,快一点的20分钟就能够开通血管。我们认为,胸痛中心建设是一项长久、持续的工作,即使通过胸痛中心认证后,也需要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对胸痛急救的认识。



《门诊》

由于我国120和各医院体系的差异,决定了我国胸痛中心建设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模式,但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概念应该是对各类模式的总体要求。在您看来,河北省的胸痛中心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贵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对于河北省的急救体系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齐晓勇教授

截至目前,河北省已有120家医院申请胸痛中心的认证,但是只有15家医院通过了认证。这说明我们河北省对胸痛中心建设的热情很高,但是很多准备工作做得不是很充分,甚至对于胸痛中心的建设还存在一些误区。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120急救系统与院内的无缝衔接。以我院的胸痛中心建设为例,石家庄市的120急救系统市独立的,现在经过我们的努力后,我院与石家庄市120系统签订了建点协议,加上我们院内自己的急救车,我们可以根据工作情况来调控车辆。我院的胸痛中心建设已经逐渐形成为一种机制,对于接诊的胸痛患者,我们基本是按照胸痛中心的救治流程进行,而不再仅仅是一个现场紧急救治。



《门诊》

我们知道,ACS发病急、病情重,预后不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降低ACS死亡率的关键。请问在胸痛中心的救治流程中,对于ACS患者的救治流程是怎样的?在抗血小板药物选择方面会注意哪些问题?


齐晓勇教授

胸痛中心建设的本身就是紧扣高危胸痛患者,而高危胸痛患者中,有80%的患者是ACS,对于这部分患者,尤其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在第一时间开通堵塞的血管,恢复血流,所以我们设置的一切救治标准和时间节点,都是围绕患者的发病到血管的开通,这也是我们介入治疗的一个质控指标,也是我们救治的关键。而对于ACS患者,抗栓治疗也至关重要,越早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的救治效果越好。另外,抗血小板药物的起效时间对救治也非常重要,通常胸痛急救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开通时间都非常短,所以就需要能够快速起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来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我们目前的经验是一旦确诊为ACS患者,就在第一时间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在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上,我们通常会优先选择能够快速起效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的起效时间快,能够保证PCI手术的安全进行。



《门诊》

依据您的经验,您认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对于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具有怎样的帮助?目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已进入医保。您认为,进入医保后,在患者的用药方面会有怎样的益处?


齐晓勇教授

替格瑞洛是一种直接作用、可逆结合的新型口服P2Y12 受体拮抗剂,其本身即为活性药物,不受肝酶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型的影响。研究显示,在中国健康人群中,替格瑞洛血药浓度平均达峰时间为2 h,半衰期为10.9~14.9 h。与噻吩吡啶类药物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具有更快、更强及更一致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对于急诊PCI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急诊PCI患者,越早应用替格瑞洛越好。以前受经济的限制,会影响患者对药物的选择,而替格瑞洛进入医保后,患者用药时的经济顾虑会少些,不仅能够保证急诊PCI的应用,也可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药物依从性。因替格瑞洛在河北省进入医保的时间比全国时间更早,所以我们现在对于ACS患者,都是优先考虑使用替格瑞洛。



医师简介


齐晓勇

河北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河北省突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第五届中国医师奖。美国心律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心电学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病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副会长等。主持、参与国家科技攻关课题8项。主编学术著作10部,发表论文180余篇。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推荐文章
国学文化365  ·  痛别!张杰于凌晨2点01分离世  ·  2 月前  
宇宙解码  ·  科学家测量到了有史以来最短的时间间隔  ·  3 年前  
紫色人生  ·  我的记忆力很久远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