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这部高分爆款剧,今年可千万别忘了追

环球银幕  · 电影  · 5 年前

今年有一部剧令我印象十分深刻,要说2018年的几大爆款,它一定可以算上一个——


《相对宇宙》



这部剧令人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利用“复制粘贴”的两个相同世界来探讨身份认同问题,既有硬科幻的外壳,又不乏伦理片的内里。



同时,它最奇特的体验在于:当又一个技能点满格的“你”出现在你面前,全方位秒杀你、鄙视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1987 年,东柏林科学家的一次实验,意外打开了通向“平行世界”(姑且这么形容,平行世界应该是原本既有的,但剧中的设定是复制、粘贴的)的大门,另一个世界(以下简称“另世界”)就是现世界的复制版,无论是其中的人类还是生存环境,在开启的那一刻和现实世界一模一样。


但是两边的权力机器封锁了这个消息,此后,只有政府高层才能通过两个世界间的秘密通道互通往来,民众则被蒙在鼓里。


剧集从现世界一名郁郁不得志的中年文秘霍华德(J·K·西蒙斯饰)的视角,一层层剥开这个诡异的相对宇宙。



但《相对宇宙》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科幻剧,它通过冷战背景和诸多政治隐喻制造紧张气氛,在主线故事层面上,其实更贴近于特工题材。


这当然和剧集的观赏性有莫大关联,单纯设定一个科幻背景,将人物置于其中,抽象地讨论科技和人类的选择问题,这是哲学家的任务,影视剧只需要借用科幻框架即可。


于是美剧中常见的特工组织和阴谋论的情节成为《相对宇宙》的主打元素,现世界和另世界两边的政府对峙、另世界中高层派系斗争、两边世界特工的互相潜伏和刺杀都悉数出现。


然而因为有“平行世界”的设定,便不能浪费“同一个人物两种性格”这种极富戏剧张力的特色,于是利用演技来夺人眼球也成为本剧必须应用的策略。



J·K·西蒙斯作为老戏骨,在剧中熟稔地掌握了两个“霍华德”的性格差别,一个是冷漠高效的高级特工,另一个则是温和顾家的中年职员,这种有趣的身份转变,达成了人类一直想要实现的心理学诉求:如何和自己对话?



这种设定并非首创,在2013年开播的英剧《黑色孤儿》中,女演员塔蒂亚娜·玛斯拉尼便饰演了多位克隆人,多重人格分裂导致的性格张力撑起了整部剧集。



但是《相对宇宙》并不需要饱和的表演密度,和《黑色孤儿》的一人饰演多重人格相比,本剧采取了多人饰演双重人格的方式,避免了完全由某一位“演技担当”挑大梁而可能造成的剧情短板出现,取而代之的则是多角色不同抉择带来的人性之惑,这使得剧集的情绪更饱满、剧情更紧凑。



本剧中,身处另世界的霍华德要求现世界中的霍华德作为帮手,共同解决“间谍危机”;



另世界的杀手鲍德温(萨拉·萨里约科饰)在刺杀现世界的“自己”时,犹豫不决、心有戚戚;



最极端的则是另世界的克莱尔,为了要取代现世界的克莱尔,她毫不犹豫地对“自己”痛下杀手。



和自己遭遇时,如何去界定“自己”的身份,这是一个认同问题。


《相对宇宙》借助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平行空间去探索心理学意义上“我”的意义,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设定,而剧集越到后面,这种意味也就变得越加浓厚。


比如另世界的克莱尔在取代现世界的克莱尔后,生下了自己的女儿,她伪造的身份并不能改变真实的母女关系,在多年的间谍身份背后,情感的挣扎更令人扼腕叹息。



在三位“遭遇另一个自己”的主要角色中,克莱尔是内心冲突最激烈的一位,另世界的教官告诉她,她的父母是被现世界的高层阴谋害死的,自己唯一的任务便是用伪造的身份在现世界潜伏,为另世界的特工传递情报。


但是她已经和现世界的丈夫、女儿、父母建立了新的认同联系,自己究竟是属于另世界的冷血特工,还是现世界的贤妻良母?


这种从科幻背景的设定导出的人伦价值公式,其实是本剧能够勾起观众内心矛盾的关键所在,这一点,正是此前同类型影视剧所缺失的部分。



为了加强现实力度,主创为剧集布下了各种政治暗喻,譬如故事的发生地柏林。


冷战时期的柏林是德国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前哨站;而“相对宇宙”建立的1987年,则正是东欧剧变、苏联阵营变化的涌动期。


片中两个世界的高层垄断秘密,享有绝对的统治权,民众被谎言封闭在各自的世界中,特务机构随处可见,高层派系倾轧不断,这种类似冷战时期的政治氛围和不可一世的国家机器的设定,明显来自于苏联这个没落的超级政治体。



将科技作为一种可怕力量的影视剧,近年来并不少见。


2011 年的电影《时间规划局》,将时间作为一种流通货币;2017年上映的《缩身》,则是讨论“人体缩小”技术对于人类社群的多角度影响。


然而这两部电影最终只做到了极力展现奇观现象,本该由此引发的人性思考却模糊不清,完全属于“商业噱头糟蹋好设定”的劣质品种。


所以当《相对宇宙》播出后,那种在奇诡科幻设定下直面人性的触感,使其与之前诸多相似题材影视剧相比高下立判。


如果你本就掌握了一定的政治、历史知识,再看本剧,更多的感受便是“假设的恐惧”了。因为除了“复制、粘贴现世界”这一科幻设定是虚构的,其他的元素都在映射真实世界,所有的历史浪潮和政治细节都能在映射中产生回忆的共鸣。


于是,如果在现实世界中遭遇自己,如何做出抉择便不再是虚幻,而是可以触碰的现实。尽管这种现实不可能来源于客观世界,而是产生于观众的心理空间,但这也足够令人胆寒。



“多重人格”今天可以借助“平行世界”来讲述,明天可以借助凶杀犯罪来还魂,说到底,还是自现代工业化社会以来人性异化造成的结果。


《相对宇宙》让另世界的未知者到现世界中潜伏行凶,与其说这是一种对于科技发展本身的恐惧和抵触,不如说这是人类对于复杂社会中复杂身份的惊疑。


是“湮灭自己”,还是“与己对话”,人类还没做出决定,人类永远做不出决定。





微信号

world-screen


及时发布热点影事

有态度的原创影评

贴心的观影指南

与微信用户实时有奖互动




2018年第6期《环球银幕》

快速购买长按或扫描下放方二维码


推荐文章
AnyTranz译中人  ·  线上|中英笔译兼职  ·  3 月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在京闭幕  ·  1 年前  
大飙车  ·  特斯拉Model Y:目前别人还做不到  ·  2 年前  
新能源汽车报V  ·  赛迪专稿 | 预计未来三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  ·  4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