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来物价水平不确定性增加,一日三餐的支出可能较大幅度上涨!

全产业链平台研究  ·  · 4 年前


未来物价水平不确定性增加,

一日三餐的支出可能较大幅度上涨!


来源:农业观察家


17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水平受供求两段影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对未来变化需要持续监测。按目前定的形势来看,未来物价上涨,特别是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是比较确定的!


事实上,近期已经明显感受到物价的波动,尤其水果,关于水果价格太高的报道热度大涨,又多了一个消费不起的新产品!与之对应的还有近日公布的2018年中国就业人员的收入情况,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82461元,私营单位平均工资49575。虽然工资整体也在较快增长,但在房价、物价面前似乎还是不够看。


撇去水果,说说一日三餐。猪肉价格上涨的逻辑是比较清晰的了,这是由于供给不足引起的,那牛羊肉未来也不会差。再说食用油,价格大概率会上涨。


4月23日,由中国淀粉工业协会联合艾格农业、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光大期货发布了2019年《中国玉米市场和淀粉行业年度分析及预测报告》,称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玉米首次出现年度内的产不足需。前两年还一直在说玉米库存太大,要加快去库存,转眼就产不足需啦?


由于2018年继续降低玉米补贴,引导玉米种植面积的减少(这一部分事实上影响很小,因为种植面积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单产增加而补齐了缺口);关键在于政府大力推动引导玉米深加工,导致产能迅速增加。据估计,目前国内玉米深加工产能超过1亿吨。


一边是供给的减少,一边是产能的增加,两者叠加,直接导致玉米供给市场紧张,价格上涨是必然。据统计,2018年玉米全年市场均价较2017年增长10%。这一趋势也许会持续几年时间,玉米价格将继续上涨,也将导致进口增加。


之前一直存在国产玉米入库、进口玉米入市的市场扭曲,政府推动种植面积调减、引导深加工产能增加,目的在于实现临储玉米去库存,消化国产玉米,调节进口,如今却成了进一步推动进口。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口玉米99万吨,去年同期为56万吨,同比增加77%。更为明显的一组数据,2019年3月我国进口玉米42万吨,上月为16万吨,上年同期仅为6万吨。另外,在可预见的在未来一两年内,生猪的 补栏是确定性事件,饲料需求的增加也近进一步推动玉米需求的增长。而玉米未来价格的提升也将吸引更多农民种植玉米,最后与政策初衷背道而驰。也许很快,玉米深加工会面临去产能!


关于大豆,随着贸易战形势的恶化,中国从美国、加拿大进口的大豆都会减少,而转向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量8803.1万吨,同比下降7.9%。虽然总量减少(有贸易战的原因,也有阿根廷大豆减产的原因),但如此大的体量国内根本不可能补齐,必然还是依靠进口,在供给市场减少的情况下,价格上涨是必然。2018年大豆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2841.7元,上涨1.1%,但就单月来看,12月进口大豆平均价格为每吨3088.1元,同比上涨11.5%。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一季度大豆进口价格同比增长了8.8%。


玉米、大豆等原料价格的上涨,必然带动下游产品价格的提升,如食用油、饲料等,进而推升猪肉等产品的价格,都将增加消费者的支出。按这样的趋势,2019年CPI突破3的概率很大,尤其是下半年可能出现的猪肉价格大幅上涨,随着而来的是作为消费者日常支出的增加。做好准备吧

链            接

从现在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别说没提醒你!


来源:小妹读财(xmducai)


最近大家很不给力啊,消费数据实在有点难看。


2019年一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65.1%,同比下降12.7%,环比下降11.1%


高房价背后,群众的消费力,开始歇火。


消费嗨不起来了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消费”16次,要充分挖掘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以此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不过,最近新鲜出炉的2019年一季度消费数据,实在有点难看。


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79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3%,实际增速为6.9%,均创下2003年以来新低。


回顾过去一年,中国的社消总额整体呈现波动下滑的趋势,自2018年3月份,名义增速出现过两位数10.1%增长后,此后几经波动下滑,到了目前已经回落到8.2%左右。


这说明,我们国内的消费潜力在近两年没有得到提振,并且这种消费低迷的现状,正在拖累GDP的增长。


2019年一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65.1%,同比下降12.7%,环比下降11.1%


从2014年开始,消费对GDP增长的占比一直在增加,但现在又下降了。而且这个下降,中间还包含了一个春节假期。


可明明媒体说今年春节消费旺盛啊,现在怎么这么矛盾?好吧,懂的自然懂。


具体的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GDP增速为6.4%,其中消费拉动了4.2%,同比下滑1%


消费对GDP的贡献度出现明显回落,拉动GDP增长的增速回落,这两个方面的数据已经说明,消费无疑成了国家“稳增长”的重要阻碍。


在西方发达国家,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他们的消费都要占到GDP的70%以上,美国的消费甚至占GDP甚至在80%以上。


看来,我们提振消费是多么地任重道远。


从全国范围来看,现在消费已经出现断崖式下降,如果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消费领域——汽车领域来看,情况更加糟糕。


2019年一季度,中汽协统计的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1.31%,创历史新低;如果单看4月份这个月,前三周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下跌25%,乘用车批发量销量同比下降32%。


汽车产业是我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链涉及100多个相关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拉动作用,是经济拉动的引擎之一。


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中,汽车类消费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汽车都这样子了,也难怪社会消费品零售也跟着低迷。


消费嗨不起来了,可以想象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多大。


其他的消费数据,也能够反映出经济发展的一些趋势变化,大家都可以自己在网上找到,我就不再赘述。


手中无粮心中必慌


怎么消费就变得更低迷了呢?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回答的问题。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收入不高、没有储蓄而且负债累累,那么自然就会减少消费。


所以我们分析居民消费,就需要谈到居民的收入、居民储蓄率和杠杆率。


我们先看看收入。


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仅仅4%多一点,名义工资增长了5%远,远远低于2018年9.7%的名义GDP增速,也远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9%。


大家可以想想看,一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速不高,那么用来提升消费的钱自然不会那么多。


再说了,2018年,我们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为4%,而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已经达到9%,已经算是了不起的增长了,当然这也得益于消费信贷的崛起。


但也直观地说明,我国人民为了全国经济一盘棋,真的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没有大幅上涨的情况,居民的储蓄率可以一直保持下降。


2018年国民储蓄率为44.91%,与2008年51.84%的历史高点相比,下跌幅度较大。


其实,从2008年开始国民储蓄率就开始出现下滑,虽然在2013年至2015年间出现短暂回升,但是整体下滑趋势依然明显,而且在未来几年,下滑趋势并不会止步。


IMF预测,2023年中国国民储蓄率将较历史峰值下滑10个百分点,降至41.61%,下滑趋势持续。


居民储蓄率下滑事情,我认为大家理财思维的转变不再仅仅把钱存在银行之外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买房花费了大量的储蓄,现在每月大量资金流用于供房。


更重要的是,在居民收入上涨乏力,储蓄率下跌的同时,居民的杠杆率却一直在上涨,真是为国接盘尽了最大的努力。


现在居民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接近120%,这个杠杆率已经超过了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的杠杆率。


居民杠杆率是衡量居民负债轻重的一个指标,杠杆率越高,也就意味着居民的负债越重。


一定程度上,居民杠杆率上涨可以拉动消费、投资的增长,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但现在的问题是居民杠杆率已经上升到很高的水平,居民已经无力再透支未来财富,而且还得还过去的债务,这必然会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更主要的是,居民杠杆率的上升主要还是因为房贷的支出。


截至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了25.75万亿元,占到了居民总贷款的54%左右,同比增长了17.8%。很显然,这一增速不仅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居民存款的增速。


总体来说,居民收入增速过慢,房价飞涨导致居民杠杆率暴涨等原因,都对消费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


手中无粮的房奴们,自然消费起来没有自信,就像我一样,前几年买了房子之后,我其实一点都不开心,因为感觉不够自由了。


政策鼓励大家买买买


三辆马车中的“消费”出现了跑不动的情况,国家自然会想方设法来提振消费。


回顾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当年我国的GDP增速从2007年的14.2下滑至9.7%。


当时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比如家电下乡、汽车补贴等等,这些措施确实取得不错的成效。


今年,我们又开出同样的药方,要实施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主要是刺激家电、汽车消费为主。


今年1月末,国家十部门下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以下称“24条新政”),提出6个方面24项具体措施。 


方案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家电消费和汽车消费给予适当补贴,同时激发农村消费和补足城镇消费供给短板、带动新品消费等。


这个政策被业界视为“家电汽车下乡2.0”的到来,看来家电、汽车领域在今年不久就有大的补贴措施出台。


继十部门发布促消费24条新政后,新一轮促消费政策开始进入密集落地期,首都北京率先响应,推出节能家电补贴政策。


1月30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推出新一轮节能减排促消费政策的公告,明确从2月1日起实施新一轮为期3年的节能减排促消费政策。


本轮政策将产品类别从12类扩围至15类。商品补贴按照能效等级或类别不同,补贴标准从8%到20%不等,所有纳入补贴范围的产品的最高补贴限额均为800元。


不仅仅是家电,促进汽车消费政策也将推出。


根据24条新政,今年将从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繁荣二手车市场等几个方面来稳住汽车消费,托住商品消费“大头”。


其中,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以及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均提出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给予适当补助。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共提及16次“消费”,可以说2019年主要工作包含了促消费这一件大事,而且不少地方已经将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列入重点任务,并酝酿出台政策文件。


不用怀疑,不用多久,我们就能看到各地将采取一系列的政策促进消费,主要包含补贴家电、补贴汽车、促进农村消费、提升城市消费、消费金融等方面。


其实,消费政策落地越密集、力度越大,都从侧面证明内需乏力的事实。


站在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促进消费增长确实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但大家要明白今时不同往日。


10年前的那波刺激,房价还没这么高,居民杠杆率更远不如现在。如今大家是负债累累,要大家“消费升级”,谈何容易?


如果把居民杠杆加到极致,那画面真的是太美太好看了!


推荐文章
左右为篮  ·  9年了,林疯狂还在上演...  ·  3 年前  
济宁生活网  ·  终于抓到了!济宁宋某被逮!  ·  3 年前  
药圈网  ·  影响体检结果的药物  ·  6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