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漂一族:大城市奋斗的不止是年轻人,还有一批年过半百的老人

经管之家  · 财经  · 2 年前




文前说点悄悄话——经管君每天与大家相约,但最近微信调整了发布规则,很多小伙伴发现有时中午的内容要到晚上才能看到哦。如果不想错过或漏掉我们的重要内容,请点击本文末尾的“在看”,或者点击右上角“…”界面设置我们为“星标”,也可以多给我们的文章评论留言,用这三种方式共赴我们的经管之约吧!

经管之家长期征稿!投稿邮箱:jg@pinggu.org



作者:静思

来源:LinkedIn(LinkedIn-China)LinkedIn领英是全球知名的职业社交网站,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前几天,小尹因为给孩子擦油的事和妈妈吵了起来。
 
妈妈给六岁的孙子洗完澡擦乳液,误把小尹的白泥面膜当成了乳液涂在了孩子身上。加班到晚上九点才到家的小尹没绷住,脱口而出说了句“又不是第一次擦了,怎么还会弄错!”

小尹的方案今天被客户否决了,她和两个同事辛苦了半个月的心血瞬间成了泡影。

回到家,看到儿子身上散发着奇怪的味道,发现错涂了乳液;又想起这周一妈妈给儿子吃了太多糖,导致孩子晚上兴奋睡不着觉;


还有昨天她辅导儿子功课时怒其不争训了不开窍的儿子几句,姥姥夺门而入“抢走”了哭天喊地的孙子。
 
同学小尹和我诉说最近的鸡毛蒜皮时,隔着手机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疲倦。


但最终,她终止了对父母的抱怨,说了一句:“其实我明白,我爸妈更不容易。快奔七十的老人了,为了帮我们带娃,离开安逸的老家,跑到上海遭罪。”
 
大城市奋斗的战场不止属于年轻人,还有一批年过半百的老人。
 
为了孩子能在前线安心打拼,他们背井离乡、帮儿女们照顾孩子,成为老漂一族,在繁华又陌生的城市,别扭的生活着


七十而不能从心所欲
 
像小尹父母这样的老漂族不在少数。早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随迁老人达到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老漂族一天的典型生活是这样的:


早起,给儿孙准备早饭,如果孙子到了学龄期,他们要担任起接送孩子的重任,有时甚至要一天四躺(中午不能留校),剩下的时间就是在菜场、家务、做饭中度过;直到亲爹妈下班回家接手,他们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明天,继续相同的流程。

这样的“无期徒刑”常常让老漂族备感疲倦。身体的疲惫是一方面,更多是精神和内心的抑郁状态。多数从老家来到大城市帮忙照顾孩子的老人,都会出现社交行为阻碍和融入当地困难的情况。
 
小尹家住在沪上一所老小区,小区里上海本地人占多数。阿公阿婆们相互讲上海话,喜欢在社区的文化馆相约练字、下棋、跳交谊舞。小尹的父母只能和另外两三家操着其它方言的老漂族们建立半面之交的人际关系
 
来上海前,小尹妈妈是老家小区广场舞的组建者,爸爸是小区的“象棋王”。六年过去了,广场舞和象棋都成了尘封的回忆。


老家人口中所谓的天伦之乐成了身心俱疲的无价(无=0)劳动。
 
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但像小尹父母这样的老漂族却迫于现实无法实现夕阳红自由。
 
双职工家庭无解的矛盾
 
我另一位现居深圳、父母公婆轮流帮夫妻俩带了7年娃的朋友说,她能够把这些年两代人之间发生的矛盾写成好几本书了
 
女儿已经超重,但老人还是无节制地投喂,因为他们舍不得不让孩子吃东西;


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夫妻俩规定不让孩子看电视,但老人为了讨好孙辈,会让孩子偷着让看;


为了能顺利入学本地一家私立小学,她“逼”孩子练琴,练琴不到半小时小孩开始吭吭唧唧,老人就责怪小两口”孩子还小,干嘛这么逼她!”

……
 
孩子学龄前,他们和父母的矛盾只集中在米面能不能多吃、小孩一发烧要不要去医院等育儿方式上


孩子上学后,在教育资源稀缺、教育政策又频频变动的境况下,矛盾从养育方式开始扩散到学习、兴趣班、补课上

隔辈疼、爱之深,只是老人们不知道孩子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是连高中都没得上的。
 
儿女心累,老人们会更觉得委屈,自己出最苦的力、操最碎的心、赚0元薪资、看儿女媳妇脸色,最后帮忙带娃竟然带出了对方的恨来。
 
这些矛盾看上去是两代人育儿理念的不同,但它暴露了我们这代人在工作、家庭、育儿这三件事上无法做到得心应手的事实,有时甚至连及格可能都难以实现。


原因说来简单:很多人缺乏亲自带娃的条件
 
去年3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企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小时,早已超过我国《劳动法》规定每周40小时的标准工时。从北上广深加班总体情况看,四地加班比例高至70%
 
(图表和数字来自:零点有数)
 
而作为生育和养育主力的女性,2019世界妇女报告调研数据显示:


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是76%,位列世界第一;只有24%的人没有参与工作,这24%里边包括老人、孩子和学生;而25到55岁(当中涵盖生育主力)的中国女性参与率甚至高达90%。
 
我抱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这句话真是写进了所有职场工父母的心坎里。只要你是双职工,大量被工作占据的时间和随即而来的教育内卷就会加剧两代人育儿的矛盾,无可遁逃。
 
养娃自由才是人生最奢侈的自由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是1.3,低于国际社会通常认为1.5的警戒线。


而最近民政部门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


中国目前有1.7亿90后(本该是结婚、生育的主力军),却仅有约1000万对结婚,已婚者中,离婚率近35%。90后的结婚率只有11%,而离婚率是35%。离婚率是结婚率的3倍。
 
供给明显跟不上需求。
 
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养娃实在太费爹妈!费精力、费时间、费体力、以及太费钱

曾有统计数据显示,从孩子出生到有幸读完大学,在大城市需要200万打底(这还没算通胀)。一对夫妻,贷款买套房子、再生个娃,基本等于“一生为奴”。
 
难怪本该是生娃的主力军们都“临阵脱逃”了,而那些敢于生娃的勇士们,多数也要“一个好汉四个帮”,靠双方的老人们支援才能勉强把娃拉扯大
 
对我们以及未来的年轻人来说,未来财富自由的体现不只是账户里的那串数字,能够实现生娃和养娃自由才是最奢侈的自由。
 
所谓“生养自由”即当我作为爹妈想亲力亲为带娃时,能够不必为自己的岗位担心;当我生产完后,想迅速回归岗位,能够有除了依靠老人之外的良好的育儿服务来拖底。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女性在家带孩子,外界会说你好可怜,没事业;女性出门搞事业,外界说你好可怜,老公吃软饭;


如果夫妻两个人都拼事业,外界会说你的孩子好可怜,没人管;夫妻两个人没事业,能在家带孩子,外界又会说好可怜,是啃老族。
 
发达国家一向是用真金白银来鼓励生育、并帮助产后的父母在育儿还是工作之间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比如在德国,孩子出生后的一年内,停职在家照顾孩子的父母一方每月可得到相当于本人税后月收入67%的补贴,一年期满父母一方恢复工作,另外一方如果愿意,仍可以申请停职两个月,每月同样享受本人税后收入67%的补贴。


即孩子出生后,这个家庭一共可以享受14个月、最高为2.52万欧元(约20万人民币)的生育福利津贴。
 
日本为了鼓励生育、解除上班父母的后顾之忧生育政策也是不断加码:


对于没有工作的女性生产第一个孩子可一次性获得补助42万日元(2.1万人币);已经工作的女性并根据月薪高低,可获得上百万日元的补助金;


让全国3至5岁儿童免费上幼儿园和托儿所;年收入不满250万日元(相当于15万人民币)的低收入家庭,0至2岁幼儿享受免费入保育园的待遇。
 
加拿大政府针对年收入不满3万加元的低收入家庭规定:


6岁以下儿童发放的育儿津贴每年最高可获得6496加元(约人民币3.3万元),6岁至17岁儿童可获得5481加元(约人民币2.8万元),直至17岁。


这些钱意味着一个孩子一年到头所有的食品、衣物、玩具甚至包括兴趣班的费用都能覆盖了
 
希望我们终究能向这些方向一步步靠拢吧,如此生育的主力军们才敢不谈娃变色、而老漂族的父母们也将回到正轨,在老家开心地跳着广场舞、下着象棋。


5年,经管之家公众号6500篇文章,

这里是丰富而全面的经管知识库+财经百宝箱




经管之家长期征稿邮箱:jg@pinggu.org

经济系列:经典书单 | 入门书籍 | 宏观框架 | 经济模型 | 经济预测 | 纳什均衡 | 简史 | 调控 | 学习体会 | 经济思维 | 供给侧改革 | 博弈论 | 科斯 | 奥地利学派 | 成本 | 学习手记 | 宏观思辩

 

金融系列:学习书目 | 金融体系 | 书单 | 投资思维 | 估值 | 银行 | 资产配置 | 投行 | 量化投资 | 建模 | 研究员 | 对冲基金 | 股市交易 | 行为金融 | 宏观分析 | 尽职调查 | 研究 | 金融读博

 

管理系列:企业案例 | 精选书单 | 公司治理 | 咨询模型 | 行业干货 | 商业分析 | 管理圣经 | 营销

 

财经系列:中产阶级 | 爱情经济学 | 奢侈品 | 有钱人 | 月饼证券化 | 屌丝值 | 选老公 | 雍正行长

 

学习资源:搜索技巧 | 顶尖课程 | 名牌大学课件 | 商业图书 | 文献管理 | 原始数据 | 金融网站 | 内部培训 | 投行并购 | 行研清单 | 国外学习APP | 英文文献 | 金融电影 | 工具包 | 免费资源

 

爆款文章:房价 | 一线城市 | 二胎 | 收入 | 80后 | 移民爸爸 | 学历 | 中产生存 | 花钱 | 求职机会 | 没背景 | 北京折叠 | 有多拼 | 世相绘 | 赚钱领域 | 励志青年 | 顶尖名校 | 城市 | 农村 | 寒门

 

读研读博:投稿经验 | 写论文 | 学术牛人 | 论文工具 | 科研工具 | 学术资源 | 读研 | 读博 | 找工作

 

统计系列:学习心得 | 推荐书目 | 实证分析 | 大师之见 | 计量之路 | 常见问题 | 必读 | 统计数据

 

名家之声:吴敬琏 | 张五常 | 李稻葵 | 许小年 | 汪丁丁 | 陈志武 | 林毅夫 | 钱颖一 | 陆铭


经管干货:经管俱乐部 | 经管之家学院从零开始学统计每天一个SPSS技能 | 事件分析法与Eviews应用CSSCI论文复刻:宏观经济学 | 性价比超高的stata课 | 学道会


推荐文章
大宗商品信息中心  ·  上海邦成进口油脂测算(2024-5-23)  ·  3 周前  
牧夫天文  ·  用月相找对象靠谱吗?  ·  1 年前  
追光的小孩  ·  怎样的人活得最好  ·  3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