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新晋打卡地,25000㎡,藏在四线小城

一条  · 视频  · 10 月前
▲ 点击蓝字,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江苏小城溧阳,天目湖边上,

闲置了10多年的茶文化园
经过3年改造,

变身新的当代水乡——方村,
占地面积近2.5万m²

上桥下桥是方村的日常

引水进村后,

建筑师王灏用5座新建的现代廊桥,

串联起村内8个组团的老建筑,

并在村口建起一座6层的书塔,

作为全村最高的精神空间。、

被赞最佳打卡点的夜景机位

初夏,方村的桥景、塔景,

频频在江浙沪年轻人的社交媒体上“出圈”,

中老年旅行团的天目湖两日游行程,

也把游方村,纳入其中。

一条实地探访了这个新晋打卡地,

采访了建筑师王灏。

自述:王   灏

编辑:叶   荔


在村口拍照的年轻人

水边临时演出现场

场地原貌

从上海驱车3小时,就能抵达绿色仙境般的天目湖。

天目湖是人工湖,五六十年代因兴建水库而形成,如今是5A景区,但跟面积更大些的太湖比起来,这里接近“秘境”。

方村,坐落在天目湖最北边,离水库大坝不远,东面、北面被一片环山湖围绕,是一个10多年前开发、又半途停滞的茶文化园,一直闲置。

村中部的悬桥附近

村尾的长桥

3年前,溧阳天目湖当地政府,与方所文化合作运营,对闲置的茶文化园加以改造。佚人营造主持建筑师王灏,担纲整村规划改造。

这座新造村,有自己的造村宣言,是“文化创造的亲水桃花源”, “让人得以聚集在一起定期创作,实现梦想的地方。”

今年4月,方村开村。老建筑的山墙、屋顶、青瓦都保留了下来,新建筑多以素色的木结构出现,古意盎然,又处处现代

桥上桥下的展览

在书塔打卡的人

5座现代廊桥,形态各异,全由王灏团队为方村量身打造:悬桥、半桥、茶桥……

上桥,有临时展厅、茶室、快闪店;下桥,与体验感十足的文化生活无缝连接:逛书店,走集市,看展打卡。

村里最“出圈”的,要数村口高耸的书塔,它为村子引入“文化”,作为精神坐标存在。

书塔前的露天放映

各种临时集市

从城市向乡野,不少返乡创业的90后,本地的年轻人,成为了新村民。

溧阳本地人施珺,90后,从3年前返乡做新文旅,很早就关注到有座“塔”在这里缓缓升起。她在村里办过围炉煮白茶,介绍附近村的阿姨来拍大片,端午前夕还和伙伴们一起推广本地乌米粽——都是当地阿姨手作。

如今,村里的展厅、酒店,绝大多数都是本地人经营。返乡青年新开的餐饮,主打本地食材。这里距离溧阳城区不过10公里,对新村民来说,通勤也非常便利。

方村设计初期,松林里的书塔意象

史劼绘制
面对一片闲置多年的场地,改造从何处入手?

王灏告诉一条,在接手这个项目之前,过去七八年间,他一直在研究、考察江南水系与城镇的空间布局,古丹阳湖、湖州双林、绍兴水乡……也深度剖析了水网、桥与人和生活的关系。“治水文明”下的空间遗产,成为改造的出发点。

“方村,是我们想建立的带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当代超级水乡。”

以下根据王灏的自述整理。

王灏接受一条采访

2021年,我们来勘场地的时候,有种深深的失落感。

二十几栋复古的徽派房子,空置了十几年,规格尺度不等,状态堪忧,又不能移动;地块杂草丛生,而且南高北低,风水上来讲也不算好;尽管地处天目湖水库的近端,但看不到这座超级水库的影响。

当时有一个重要的契机,当地政府在村口设置了一座大水泵房,作为基础设施,服务整个天目湖北部地区,我们就顺势而为,想把天目湖水库的水系接纳进来,重新造一个当代水乡。

方村

摄影:陈斌

村内主水道
第一步,引入了棋盘格式水系,水面横纵交错,有宽有窄。村子中间和场地南侧,是两条比较宽大的水面,东西向都是窄水面,最宽处水面是十二米,最窄是二米。

棋盘格或网格式水系,在江苏历史上很常见,比如古丹阳湖水系、苏州平江府的水网。

引入了水系之后,场地一下就“活”了,原本单调的地块获得了新的空间结构,层次错落。而每一栋闲置的房子,都跟水产生了不同的关系,就像岛屿般在场地里找到了归属感。

水面是可以亲近的

接下来,通过廊桥系统——5座形态各异的新廊桥,不仅串联起整个村子的交通,同时桥上桥下,也增添出更多展示空间、社交空间。

这些桥非常密集地出现,本身就像大型空间装置,形成很多道空间屏障,一眼望去,“层峦叠嶂”。

迎宾桥

村口的迎宾桥,现在成了整个方村标志性的桥。它由两座拱桥,托起了一座当代的木结构廊桥。

到达3米高的拱顶,远眺整个村子,让进村变得非常有仪式感。从拱顶向前,进入廊桥内部,现在是快闪店,使用功能灵活。

悬桥
往村的中间走,抵达悬桥,用了拉索的方式来解决结构难题。

悬桥与村外的断桥

在这个村子的东北角,有一座“烂尾桥”,就像断桥一样,它成为了我们设计悬桥的线索。

这座悬桥,就像芙蓉古镇里的芙蓉亭,正好占据整个村子公共空间的核心,是有神性的,因而在廊桥内部安排了茶室,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凭栏远望。

一路沿着水街,向村子深处走去,会路过半桥、茶桥等几座大大小小的桥。

这些桥跟水系的关系也很多元,有的跨越水面,有的平行于水道,还有的上下两层联通。

长桥

摄影:陈斌

最重要的一座廊桥,是落在村尾的长桥,全长达到了四十米左右。这是唯一一座连接整个水街南区和北区的桥,直接插入两侧的客房区。

走在长桥上,空间体验是非常丰富的。桥上,现在是艺术馆;桥下,又有摄影展。

为了呼应这座桥周边的景观,这座廊桥的尽头还有观景平台。

湖州双林镇拱桥

在设想桥的形态和功能的时候,我们考察了很多江南水乡常见的桥,浙江泰顺的古廊桥,湖州双林镇的拱桥……从这些城市的空间遗产出发,形成了混凝土拱桥和木结构廊桥相结合的构想。

新廊桥以木为原料,但不用榫卯,依据现代的建造方式来保证结构。有古意,但依然当代。

中国人对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村子里处处是可接近的浅水面,边上没做太多的护栏。

还有很多小的河埠头,可穿越水面的平台,鼓励大家站在各个位置,欣赏整个村子的美景。

书塔内外

方村的标志性建筑物是村口的书塔,共6层,24米高,是村子的至高点,也是村里最能有文化凝聚力的地方。

这座书塔最大的特点,非常通透,就像大型橱窗一样,把3万本书,把人的活动,都展示出来。

走到室内,螺旋形拾级上升,1至4层是阶梯,5至6层是坡道,爬书塔的过程,就像缓缓地爬一座书山。在每一层停下片刻,都能收获村内、村外不同的风景。

远看书塔
摄影:陈斌

书塔建在村子里的一处遗址上,原本有一栋三层小楼。在遗址上造塔,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先例可循的,也算是用一种当代的方式传承。

书塔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山西应县木塔,那是建筑师、古建爱好者心中的胜景。

书塔轴测图

设计、建造书塔的挑战,所花的心血,是这个项目里最多的。

一个独特的木结构,形成一个悬吊装置,从顶上挂下来。其中核心筒和钢架屋顶,承担总结构的受力关键点;从中心出发,向四周扩散的垂索、木梁,分担木结构的受力。

在现代消防规范下,我们没办法做高层的木结构,这是在24米、多层建筑的范畴之内,做的一个现代书塔。

施工非常快,只用了100天左右。如今,投资少,时效快,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普遍情况,因而简朴的建造行为,中低造价,是一种应对方式。

上:合院大屋顶 摄影:陈斌
下:合院一层区域

村尾,也是一座很大的木结构屋顶,与村头的书塔呼应。

大屋顶所形成的半室外空间,作为整个村的公共客厅。在这里,可以看天目湖的风景,欣赏附近的断桥、水边剧场。

合院天井

水街南北两侧,以组团的形式,改造老建筑。

北二区,把原来的一层局部拆除,围出合院,中间还保留了一口黄铜做的装置井。

合院二层是4间酒店客房。房间内也有很多采光天井。在某个时刻,天光可以直接到达洗手台。

客房内

下图摄影:陈斌

原来带有马头墙的老建筑,并不是作为住宅设计的,改造起来并不方便。比如,它原本的柱网间距大概4米、5米,很宽大,是公共空间的做法;层高达到了3米9,对居住来说过高了。

设计上,局部“破楼板”,加升降楼板,消解了原来建筑过高的问题。老建筑内部的交通空间,都重新进行了调配。

室内悬挂式家具(效果图)

因为这个村子本来就没有原住民,客房提供一种临时的生活,把空间的体验度拉满,像做艺术装置一样布置。

即将完工的一个客房组团,还特别设计了拉索性的、悬挂式的家具,用来呼应村里的悬桥。

老建筑的室内改造,都是对村子外部空间的延续,并非从客房的运营规律生发。

从部分客房出来,直接进入廊桥,或者屋顶的公共客厅,居住、展示、体验都是一体的——一种带有乌托邦气质的日常生活的展示。

方村开村后,我也来了很多次,看到当地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已经在村子里开启了新颖的商业,把新的生活方式,跟村子融在一起。

村里有消费,但是也没看到广告牌,好像大家在悄悄地、文雅地进行消费,有人形容这是新马克思主义角度下的消费方式,挺贴切。

半桥内的快闪展

策展人:左靖

半桥下的江南榫卯木构展

策展人:王灏

作为建筑师,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提高这个新水乡社区的参与度?设计上,近50%是公共空间,还能有怎样的公共生活,组织者参与者从哪里来?

村里如今有很多“微展览”, 对空间要求不高。比如左靖老师的“碧山工销社”相关的展览,在一座小廊桥上就能举行,而且跟观众有互动。

我们事务所的小型木构展,正在桥底下的空间举办。

为方村规划的“理想田”

在村里的室外区域,遍布更多义工化的、集市化的临时活动,这些活动像毛细血管般,深入塑造村子的形态。

我们还在村里规划了一块理想田,希望能把临近天目湖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嫁接到村里来,进行有关生产的策展、展示。

不停地宣言、举办活动,不停地召唤对文化有兴趣、对当代展示生活有强烈共鸣的人,我想这是未来方村的核心任务。

层叠的桥

摄影:陈斌

有个朋友点评,王老师,你在方村做了一个巨大的装置村。

在他看来,这些桥和塔,都是“暂存性的空间”,空间的气质是可以被改变的,由每一位使用者来决定,我觉得这就是对的。

从竹林看廊桥

摄影:陈斌

在中国的城镇、乡村,原来的“经典建筑学”正在被击碎,永恒、经典、崇高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未来的占比量可能是很小的,因为满足这部分诉求的建造,大多已经完成了。

建筑师手上,无非红黄蓝三种颜料:红代表混凝土,黄代表木结构,蓝可能是钢结构,这三种建造手段,在100年之内,都很难有革命性的改变。

而建筑师们面临的挑战,尤其在中国缺少的,是大量的现有空间的再组织。

俯瞰内街

半废弃的村落,运营不成功的村落很多,这些都是中国最宝贵的聚落遗产。如果只是修旧如旧,那只是从文保角度出发的一种应对方式。

让更多的村子变得当代化、装置化,变得可以被传播、被体验,是当代人的使命。


部分图片由王灏提供

部分图片摄影:陈斌





推荐文章
赛博禅心  ·  实用至上:智能体/Agent 是什么  ·  1 月前  
WhatonBusiness商业评论  ·  融创,已过“万重山”  ·  7 月前  
株洲交通频道广播电台  ·  颗颗都是高甜“水炸弹”!错过又等一年!  ·  7 月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