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款标准电芯下线宜宾,时代长安如何深度赋能长安?

汽车预言家  ·  · 6 月前

文|赵嘉琪

编辑|张   坤

“少不入蜀,老不出川”,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四川往往是舒适、安逸的代名词。但在这样的刻板印象背后,四川显然并不是一个满足于“安逸”的省份,它还有着更大的野心。尤其是当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吹过这片巴蜀之地,这份野心也找到了最恰如其分的“支点”——动力电池。

因此,当11月24日长安首座智能、数字、低碳工厂「时代长安」标准电芯在四川宜宾宣布正式下线,可以说实现了一场地方与车企在新汽车时代的深度融合。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长安汽车深度践行“双碳”目标、积极拥抱产业变革以及进军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实力和野心。

它的出现,不仅是长安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的又一重要成果的落地,更标志着长安在构建网状共生、开放合作的可持续供应链关系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伴随着其全新电池战略的发布和动力电池技术成果的落地,长安将再次引领中国汽车“动力向上”,向着世界一流汽车品牌发起冲击。


1


一座动力电池“超级工厂”

具体而言,「时代长安」是由宁德时代、长安汽车、深蓝汽车合资打造的一家集新兴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生产制造公司,项目总投资达60亿元,年产值约150亿元,“圈地”1000余亩,近2000名员工汇聚于此。

更为关键的是,「时代长安」还落户于“动力电池之都”四川宜宾,这意味着不仅将与长安地处重庆的产能布局不谋而合,还可以吸收宜宾在电力能源、交通枢纽上的“先天优势”,在为自身提供能源支撑的同时,将其动力电池产品辐射至更远范围的汽车整车厂,甚至远销欧亚市场。

种种信息都在表明,「时代长安」的意义和内涵绝不仅仅是一座动力电池企业那么简单,长安的野心是打造一座动力电池的“超级工厂”。

在此基础上,「时代长安」采用了行业最新一代超级拉线技术,可以实现超高柔性和快速换型,通过技术进阶使工厂自动化率达到95%以上,从投料到成品产出的全周期内,1秒即可产出一个电芯。同时,通过“快离子环石墨“、“超高导电解液”、多梯度分层极片”、电芯温控技术等多项前沿技术的加持,打造出高质量、超快充、长循环、真安全的电芯产品。

以本次下线的长安“金钟罩”首款标准电芯为例,6800+质量控制点、1万+项数据溯源、4C超级快充、2000以上电芯循环寿命、100%热抑制,在品控、充电、循环寿命、安全等层面提供全方位的极致性能。

未来,由「时代长安」打造的首款87Ah标准电芯,将在长安汽车旗下多款车型上实现量产搭载,在产品层面带给用户“遥遥领先”的全新价值体验。


2


「时代长安」落地,深蓝受益

与此同时,在长安汽车全面进军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主体——深蓝汽车。作为长安旗下的自主高端品牌,深蓝汽车自2018年成立、2022年独立以来,便承载着长安高端向上、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愿景。

因此,长安此次将深蓝汽车纳入成为动力电池庞大规划版图的重要一员,不仅仅是一种面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希望借此机会实现对深蓝汽车技术创新上的“托举”,帮助深蓝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一方面,一颗功能强大的“心脏”不仅可以强化深蓝汽车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强化供应链韧性和可持续性,为“深蓝超级增程”的产品定位赋能;

另一方面,深蓝汽车直接参与到电池系统的研发当中,还有利于围绕着产品的“性价重体比”(即性能、价格、重要、体积最优)提供更高的价值体验。同时,基于长安首创的“新能源消费者获得价值指数(CVI)”,通过整车和电池系统的“内外兼修”,从而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进一步满足用户对于新能源产品进阶的现实需求。

目前,由时代长安生产的长安“金钟罩”电池已经在深蓝汽车、长安启源车型上实现搭载。

今年10月,长安汽车月销量达到241028辆,同比增长7.2%。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为57399辆,同比增长57.1%,实现规模的“四级连跳”。今年1-10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2110636辆,同比增长辆10.76%。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达到364081辆,同比增长88.76%。而在长安的自主新能源品牌中,深蓝汽车又是尤其关键的一环。

可以预见,随着「时代长安」的落成、“金钟罩”电池品牌的正式发布,以及后续长安汽车在电芯技术路径上,围绕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的三路出击、全面突破,深蓝汽车将深受其益。


3


长安的“节奏感”

2017年,面向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格局,长安汽车开启了“第三次创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大计划,包括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的“北斗天枢”计划、国际化的“海纳百川”计划。

如今,这三大计划都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成果,助力长安实现了新一轮技术、品牌、产品、市场的全面越阡。其中,「时代长安」的落地和长安“金钟罩”的出世正是其“香格里拉”计划在动力电池领域成果的集中展示。未来,还将进一步为长安的战略转型持续注入活力。

人才方面,目前长安汽车已经组建了一间拥有电池研发人员1200余人,高级专家、顶尖学术人才125的电池研究院。未来,将投入100亿元资金,到2024电池团队将扩充至3000未来将持续攻坚核心技术,为每一位用户、每一块电池、每一辆新能源汽车提供保障

技术和产品层面,到2024年,首款CTV技术将开始量产,实现成组效率≥86%;到2030年,将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电芯。

此外,通过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的不断拓展,长安汽车还将以时代长安为原点,以“能源”为主线,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生态圈,形成能源生产、存储与利用的产业闭环,实现全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

可以看到,在从旧时代向着新时代转型的过程中,长安汽车已经做好了自我突破和深度参与市场竞争的准备,并且逐渐找准了自己的“节奏”,在一系列的动作和变化背后,不仅是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和动力电池两条赛道上的战略谋定,更是一场关于自我成长的命题。

推荐文章
科技新知  ·  自动驾驶也怕“被追尾”?  ·  1 年前  
程镇说蛋价  ·  明天(8月12日)蛋价预测!  ·  2 年前  
团800武汉  ·  【8.9】强生 ...  ·  4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