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腧穴学习笔记 -足阳明胃经穴(下)

郑则道  ·  · 4 月前


腧穴学习笔记

足阳明胃经穴(下)

学习《针灸基本功》与《针灸腧穴通考》时的笔记


经的部分已在足阳明胃经穴(上)列出,承接上篇从髀关开始

髀关ST31

出《明堂》

注意本穴明朝以前用体表标志折量分寸定位,明以后用折量分寸定位。

定位:在股前侧,股直肌近端、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之间凹陷中。

注1:跷足,稍屈膝,大腿稍外展外旋,绷紧肌肉,在股直肌近端显现出2条相交叉的肌肉(斜向内侧为缝匠肌,外侧为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间围成一个三角形凹陷,其三角形顶角下凹陷中即为本穴

关于髀关,髀枢,杨上善说:“夫为门者具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也;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太素》)

关于髀关穴定位的混乱问题

首先是历史上髀关在膝上一尺二寸的说法从何而来,明正统铜人上髀关距离膝盖的高度恰好是伏兔的二倍,一尺二寸的数值很可能由此而来。

其次是古人对髀关位于腹股沟横纹的误解从何而来

《明堂》:“伏兔后交分中”。

《十四经发挥》改为:“伏兔后交纹中”。

《针方六集》:“兔后约纹中”。

《医学入门》:“胯骨横纹中”。

由此完成了由肌肉凹陷到腹股沟横纹的文献误传。

既而产生了矛盾,如果是一尺二寸则不可能位于腹股沟横纹,如果是腹股沟横纹则不可能是一尺二寸,因为《灵枢》记载大腿是一尺八寸。

于是有人修改了大腿的长度,定为“十二、十三、十四寸”,或者试图证明明代的一尺二寸与《灵枢》的一尺八寸是不同度量衡,换算后大致相同。

如果按照《明堂》定为股直肌近端、缝匠肌、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的凹陷中,则真相大白,最贴合汉人原意,《新针灸学》率先提出正确解剖定位,如图。

1954《新针灸学》

至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大腿骨度分寸有一尺二寸的说法,才能真正对古书髀关的定位作出正确与否的评价。


笔者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学习到这里的感想,笔者常常思考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临床和学问上优势究竟比民间中医强在哪里,如果说优势不明显,或者学出来临床水平和人家在家看一些中医教学视频又实践出来的水平差不多,那何必还来上中医药大学,我想可能有同学有和我有过类似的疑问,从上面讲的髀关的定位的知识来看,至少我们能做到专业性超过看视频,或者花几万元报培训班培养出来的业余或者兴趣人士,须知中医药大学的牌子,硕士博士的证书,是不足以真正体现专业性的,我们的中医专业性指的是,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的方法,对知识宏观上的把控,对知识的判断能力,别人啃不下去的枯燥的知识我们能啃下去,通过公众号发布的笔记和内容,各位读者可以看到中医的知识是多么混乱,分辨一个具体知识的真伪需要花费多大力气,如果单凭自学岂不是如同踏入迷宫一样吗?换言之,只有在大学与这样的老师们学习,才能知道别人不容易知道的,或者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时候我们有条件有办法找出答案,如此被培养出来,并以此为生,才可以问心无愧,同时在社会上也更有竞争力,更能让患者信服。


主治:

下肢痿痹,屈伸不利。

《明堂》:膝寒痹不仁,痿不可屈伸。


为什么髀关治疗腰痛有待商榷?

因为《针灸资生经》记录“犊鼻、髀关、阳陵泉”主膝不仁,并说明这个知识点参考《千金》腰痛篇,但高武在《针灸聚英》抄录这段时把腰痛篇的篇名当成了主治。

另外膝关的主治”膝内廉痛引髌,不可屈伸,连腹引喉痛“也被高武混入髀关。


伏兔ST32

出《明堂》

一名外勾。

定位:在股前外侧,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

“伏兔”在《灵枢》、《素问》是部位名而不是穴位名,宋以前常作“伏菟”。

《明堂》记载其禁刺禁灸,注意《甲乙经》伏兔主之的主症原文为”寒疝下至腹腠膝腰痛如清水大腹诸疝按之下至膝上伏兔主之寒疝痛腹胀满痿厥少气阴市主之“,在《千金》、《外台》、《圣惠》“伏兔主之”均作“伏兔中”,其伏兔所主病其实为阴市主治病症。

膝上六寸“起肉”指的是股四头肌,现认为定位位于髂前上棘和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

主治:

如上面提到的,“腰痛”、“疝气”是现行《甲乙经》的误传,“头重”,“脚气”是高武把《千金翼方》脑户的主治与《千金要方》中脚气的混合治疗方法混入伏兔。最早记载伏兔主治的是《太平圣惠方》,主“气劳,痹逆,狂邪,膝冷,手节挛缩,身隐疹,腹胀少气,妇人八部诸病。

《千金》中在伏兔用灸,主治与《太平圣惠方》相符合。

笔者曾经为荨麻疹患者在伏兔做针灸治疗,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效果。


阴市ST33

出《明堂》

一名阴鼎。

定位:在股前外侧,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注:伏兔(ST32)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中点。

黄龙祥教授认为“明堂”的“阴市”当为“阴巿(音福)”,原意指盖在膝盖上的蔽膝下缘。

阴市、足少阴的阴谷与足少阳的风市三穴有混淆的情况,读《针灸资生经》、《大本琼瑶神书》、《窦太师针经》等的时候定位混乱要注意分辨。

主治:

局部病症。腰腿膝部病症,下肢痿痹、屈伸不利,脚冷等。

《明堂》:主寒疝,下至腹腠,膝腰痛如清水,大腹诸疝,按之下至膝上伏兔中寒,疝痛,腹胀满,痿厥少气。

笔者按:“脚冷,腿脚寒如冰水”这类主治似乎类似民间老寒腿,膝盖至于脚冷这类患者临床很多很多,单用阴市效果还需观察,有时候效果不甚理想,古书里没写清楚治疗什么情况下的脚冷,《循经考穴编》还写“湿气重,不能久立,先补后泻”,这条主治更是模糊,古人经验的继承就难在这里。


梁丘ST34

出《明堂》

定位:在股前外侧,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注:令大腿肌肉绷紧,显现股直肌肌腱与股外侧肌,于两肌之间,阴市(ST33)直下1寸处取穴。

《明堂》说的两筋间指的是骨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梁丘与鹤顶的混乱问题

元代《窦太师针经》、《怪穴》已有鹤顶穴的记载。

《怪穴》记载鹤顶在膝盖骨尖上。

《窦太师针经》甲抄本记载:“梁丘二穴,即鹤顶,在膝盖上两筋陷中。又法在膝盖上二寸”,可治疗膝头红肿、鹤膝风。

《窦》乙抄本却把梁丘和鹤顶分开,梁丘治疗鹤膝风,鹤顶治疗风湿、膝痛、步履艰难,与《怪穴》记载鹤顶治疗两足瘫痪,两腿无力相似。

《痈疽神妙灸经》记载治疗鹤膝风,先灸三阴交,腿能够伸直之后再灸膝顶。

黄龙祥云教授因此认为《窦》甲乙抄本鹤顶和梁丘名称相混,这里笔者没看明白黄的论证,私以为有现代解剖学知识不必为此种名称所限,知道古人通过在鹤顶或梁丘附近或针或灸或放血治疗鹤膝风就可以了。

梁丘与髋骨的混乱问题

杨继洲注解《通玄指要赋》,髋骨在委中上三寸,髀枢中,治疗腿足疼痛,又说胯骨穴在膝髌上一寸,两筋空处,此即梁丘穴。

《针灸玉龙歌》又说髋骨在膝盖上一寸,梁丘旁开各5分。

《窦太师针经》说髋骨四穴,在膝盖上,梁丘穴两旁各一寸半。

可谓乱上加乱,这就是不统一解剖术语造成语义模糊混乱的弊病,私以为在今天新增取穴名的方式已经落后且行不通了,中医穴名是在解剖体系不明朗的条件下较为实用的方式,现在你取一个穴名我取一个穴名,都不如用现代医学名词直接指出来的实际,比如蝶颚神经节这个名字就选得好,临床易接受,易向国际推广,要是起"通鼻"之类的穴名,总不如蝶颚神经节来的痛快,然而今天还是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专爱起各种新穴名穴名,此与文化自信无关,此种做法看似有中医特色,实际反而扼杀中医传播,徒增混乱。

此两处考证有些琐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种混乱着实让人无奈,古人这些治疗膝盖附近疾病的经验,诊断模糊,即使文献不清楚,在临床用现代的知识已经比古代的这些知识好学好用清晰很多,可知古不如今。

《太平圣惠方》载“膝上三寸两筋间”,诸家不从。


梁丘为足阳明胃经郗穴

主治:

《明堂》:大惊,乳痛,胫痹,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

此条记载与巨虚下廉主治很像,。一般用来治疗乳房、下肢病。


犊鼻ST35

出《灵枢》、《素问》

定位:在膝前侧,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注:屈膝45°,髌骨外下方的凹陷中。

《明堂》:在膝髌下,胻骨上夹解大筋中。

《医心方》提到膝目四穴,各在犊鼻两旁陷者中。

《窦太师针经》提到膝关在犊鼻穴内旁陷中(非当今膝关),膝眼穴在犊鼻穴外旁陷中。

《针方六集》提到膝眼在犊鼻内外陷中。

可以看出犊鼻本来指的是髌韧带部分,两个膝眼中间,到了后世才把犊鼻和膝眼相混。

所以在读古书时要注意犊鼻所指。

主治:

局部病症,膝盖肿痛,屈伸不利等。

当跪立位起立时膝关节痛,科针刺犊鼻即髌韧带,还未实验过疗效。

《针灸聚英》说此穴主脚气其实是《千金》灸方八个穴位中的一个。

足三里ST36

出《素问》、《灵枢》

足三里是《内经》中穴名、解释、取穴法均具备的几个穴之一。

一名鬼邪。

宋以前只叫三里,与手三里不分,足三里初见于《太平圣惠方》

《内经》中以一里为一寸,取穴长度,深度均如此。

《灵枢》中所谓下陵,“陵”是膝盖的取象,内为阴陵,外为阳陵,下为下陵,故有下陵三里一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3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

注:在胫骨前肌上取穴。

《灵枢》的“低跗”,《素问》的“举膝”,均为取穴法,本质都是让胫骨前肌收缩,则可见到胫骨前肌边缘。

王冰说的犊鼻不是今天的犊鼻,是髌韧带的犊鼻下三寸,胫骨之外取穴,所以今天在外膝眼下三寸取穴,可能比古人取得高。


足三里小儿忌灸的谣传

《千金翼方》:人年三十,若灸头不灸三里穴,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

注意这里古人的原意是灸头部不灸三里,则气在上,易生病,要灸三里,因此三里有下气的作用,如果古人的经验为真,那很好解释,艾灸头部会让血液都往头上流,天天脑顶充血,恐怕不妙,艾灸足三里能让下肢循环打开,下肢血容量增加,则脑顶的血会相对减少,以防止艾灸头顶过多的副作用,这是朴素且实用的,可以看到古人的经验和智慧。

《外台》: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

注意这里因为抄落了大前提艾灸头部,结果意思变成了不灸足三里就会生病,意思已经大变。

到了后世的书以《外台》为根据,更进一步,说人在三十以上艾灸足三里,则热气下,使人眼目增明。(如《针方六集》)

《类经图翼》和《医宗金鉴》又发展出了小孩不能灸足三里,到了三十岁才能灸的说法,甚至说小孩禁灸足三里,灸了之后会“眼目不明”。

现在通过足三里小儿禁灸这件典型的事总结一下

第一,唐代的说法恐怕是孙思邈搜集或实践来的,比较朴素可信,后代一堆人都是抄的,结果越抄越离谱,这里可以看出古人漏出了马脚,上面凡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书难道我们应该问一句,“书上的东西写书人究竟有没有实践过”,“怎么才能确定自己学到的知识为真”,实际上古书大多没有这个观念,所以中医古籍上的东西虽说博大精深,究竟靠不靠谱,首先要打一个问号,因此,引经据典,不足为凭,不要拿书上的东西压人,要建立评价知识真假的体系和方法,不严谨必然要出乱子。

第二,古人知道的,我们可以继承过来,上面书里的错误,古人不知道的,我们今天都知道了,而且这类现象不少,因此事实上,今天的中医学水平,较之古代实际一直在进步,看看书生的文章会有今不如古的感觉,但看看史料就很容易发现是古不如今。

第三,不作此类建立在材料证据基础上的研究,不掌握正确的方法,会被困在书里几十年乃至终身不得出,民间中医或仅有民间师承因未接受此类训练多有此弊病,其实践胜于学院,但所谈往往驴唇不对马嘴,比如说,有一中医对人说,中国人从唐代开始就艾灸足三里治疗眼疾,这是我的小秘方,结果听者一查历代文献还真是如此(更别提很多人说什么信什么,都没有检验的意识),其实此二人均被古书所骗,自学中医就更是混乱不堪了。

足三里处触诊不到被胫骨前肌覆盖的胫前动脉,但古人已经知道,重按足三里,则足背动脉会停止跳动。

足三里的横向定位其实有多种说法,如《太平圣惠方》说在胫骨和胫骨前肌之间,王冰的说法似乎是胫骨前肌外缘,不论是在哪,在今天的解剖知识体系下,我们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取穴,如要取胫骨前肌则取胫骨前肌,要取边缘则取边缘。

五输穴之合穴。

治脾胃病,下气,除胀,乳痈、虚劳、癫狂、乳痈、喘等。

《明堂》的主治太多,在《内经》的基础上把阳明经病全加上了,不列于此。

笔者怀疑针灸足三里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因给患者前期做烧山火时,不成功时患者也会排气或肚子咕噜地叫,一般在操作完5-20min之间出现。

足三里下有动脉,可调节下肢血液循环。

乳痈在临床不好验证,如果要验证严格来说必须只扎足三里观察效果,但恐怕过不去伦理,患者也根本不会同意,只能动物实验,但似乎还没人很严格地做过这类实验,腿部胃经穴治疗乳痈,姑且信之,毕竟用之无害。

《太平圣惠方》预防、治疗中风组方中有三里,百会、耳前发际、肩井,风市,足三里,绝骨,曲池,灸对策不灸患侧,七处一起下灸,据说“神效极多”。

古人提到治疗耳鸣用足三里,如《针灸集要》:“伤寒耳鸣,泻合谷、听会、足三里。”

古书有记载用足三治疗喘证,古人认为足三里有下气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针灸首次登上Nature,就是哈佛大学医学院团队对足三里进行的研究,发现针刺通过神经调节具有抗炎功能。


上巨虚ST36

出《素问》《灵枢》

又名巨虚上廉、上廉、巨虚、足上廉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6寸,特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注:在胫骨前肌上取穴。

巨虚本来指上下廉的区域,《太素》:足胻外独陷大虚之中,名曰巨虚

阑尾穴在巨虚上一寸,据说足三里与上巨虚之间都可以出现阑尾的反映点。

横向定位与足三里存在同样的问题。

大肠下合穴

主治:

胃肠病,下肢病

《明堂》:飧泄、大肠痛、狂、妄走、善欠、大肠有热、肠鸣腹满、侠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胸胁楮满、恶闻人声与木音、风水面肿

冲阳、解溪也提到风水面肿的主症

条口ST38

出《明堂》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8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注:在胫骨前肌上取穴,横平丰隆(ST40)。

主治:

《明堂》:胫寒不得卧,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


条口透承山的问题

1959年即有民间经验用条口透承山治疗腰痛,肩周炎,后逐渐有文章与临床试验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中医类似条口透承山,后溪透劳宫这类的针法比较多,这类针法的特点是多为治疗痛症,治疗时多需要患者活动患处,活动后减轻,有时会在穴位附近找压痛点,笔者还发现一般这类下针的点可以有很多个版本,例如肩周炎,有人说阴陵泉下一寸是特效点,有人说鱼际透刺是特效点,笔者在临床把这些方法都试过,一般患者扎上之后活动后会减轻,有的甚至说扎几次就减轻了,但根据真实的临床来看,这些穴位绝没有想象的那样“一针灵”,扎上之后没什么变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有人说条山能治疗肩周炎的原因是胃经在肩部路过缺盆而络督脉的大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肩部,笔者认为这是把中医理论拿来附会,难以自圆其说,这些有效的穴位都可以按类似的中医理论解释一下,实际上是什么都没解释,如果加上董穴的解释,那就更乱更矛盾了,笔者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实验中发现针灸有提高痛阈的作用,这种透刺本身就非常疼,能够提高痛阈来止痛,让患者感觉到一下针就轻松了,这是笔者能确定的,但这种镇痛作用没有部位的特异性,再加上活动,能使局部的血液加速流动,促进恢复。笔者可以验证这个想法,如果在临床找来觉得条口透承山有效的患者,在接下来的几次针灸中,给患者用阴陵泉,鱼际,甚至随便找个刺激性比较强的地方透刺后让患者活动,仔细询问患者的感受,患者会说:“感觉都轻松了”,请几位患者试一试就知道,笔者所言不虚,这也是很多不同地方透刺能治疗腰痛的原因,笔者强烈怀疑实际上这种疗法与中医经络理论无甚关系,另有一点事实可以佐证的是,病情较重的很多患者,把针拔下来的一段时间又回到原样,这是因为镇痛效果消失了而原病位的病理变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缘故,笔者认为解决腰痛肩周炎这类疾病的关键还在于扎实的解剖功底带来的诊断,对于这类透刺止疼法初接触虽然神奇,但长久来看是靠不住的。

下巨虚ST39

出《素问》《灵枢》

一名下廉、巨虚下廉

宋代《图经》之后以下巨虚为正名。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9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

注:在胫骨前肌上取穴,横平外丘(GB36)、阳交(GB35)。

小肠下合穴

主治小肠、乳房、下肢部位病症。

《明堂》记载主旨包括“小肠病”、“乳痈”、“足阳明经病”

《内经》记载诊断小肠病(标本脉法)并用下巨虚治疗的方法

《邪气臧府病形》上说当出现“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伴有手太阳标脉处耳前温度异常,肩膀(原字意为眉毛?)热,本脉处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是小肠病,这时候应当用下巨虚。

《明堂》引用了《内经》的这段文字,所以说下巨虚主治“次指间热,若脉陷,腰引少腹痛”等不是各自孤立的症状,而是整体的一个病情。如果不知道这点,只看文字,很可能当成了孤立的症状,以为下巨虚能治次指间热,或治疗脉陷,则莫名其妙。



丰隆ST40

出《灵枢》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

注: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的中点,条口(ST38)外侧一横指处。

关于丰隆的定位问题在推送中胃经上的总论已经提出,下面是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

丰隆的定位问题

丰隆的定位虽然文献记载都为“外踝上八寸”,但实际上因为小腿同身寸不统一,导致实际位置有差别。

《明堂》:“下廉下”。

《灵枢》:“去踝八寸”。

《千金》《甲乙经》《外台》均在下巨虚下。

明中期《十四经步穴歌》:“丰隆下廉外一寸”。

明正统仿宋铜人定为下巨虚下一寸。

明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膝下八寸下廉看,膝下九寸丰隆系,却是踝上八寸量,比那下廉外边缓”,认为丰隆在踝上八寸,膝下九寸,下下廉“外边缓”。

马莳可能是受到了明正统铜人的影响。

承淡安前辈的定位是下巨虚外一横指。

《新针灸学》定为上巨虚外侧。(小腿为十四寸)

《针灸大成》的丰隆在下巨虚下


《十四经发挥》的丰隆平下巨虚


《新针灸学》的丰隆平上巨虚

十三五教材《针灸学》的丰隆平条口


以上所列,是为了说明历史上丰隆穴的分歧情况

若按照《灵枢 骨度》:“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与《灵枢 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结合来看,丰隆应该在小腿中点无疑,但《灵枢》没有说明横向位置,丰隆穴既然不能和条口重合,又是“别”,就只好错开在条口之旁。

但事情并没这么简单,为什么《千金》《甲乙》《外台》均在下巨虚下呢?

这是因为另一本元典《黄帝明堂经》说法不同,《明堂》约成于东汉,是我国第一部针灸穴典,《医心方》上杨上善对《明堂》的注说“丰隆在巨虚下廉下”,《明堂》的注解既然是官府命令下杨上善官方修订的,说明隋唐民间实际应用时可能丰隆是在条口之下。

而《明堂》并没有小腿部同身寸一尺六寸的前提,皇甫谧在写《甲乙》的时候兼采《素问》《灵枢》《明堂》,对丰隆的定位是“下廉胻外廉陷者中”,这就与下廉的高度接近了,无论是下廉还是下廉下,都说明丰隆的高度不会高于下巨虚,从经络的循行来看,这种定位似乎更为合理。

另外要说明的是,即使丰隆在条口之旁边乃至更上,经络循行线从下巨虚突然斜向上再连到解溪也是有些不妥的,这种突然的转折,是腧穴的连线,真正的经络循行线,应当是从三里巨虚直接下注到解溪,而丰隆是其主线的别,走太阴,这一点在《新针灸学》的图片中体现的非常好,而目前市面上的教材以及书籍罕有注意到这个细节的。


主治:

丰隆治痰的问题

丰隆治痰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丰隆定位,完全可以单写一篇文章,丰隆在当代中医教育中常以“治痰要穴”的角色出现,这导致临床有很多医师在患者有痰的时候加用丰隆,然而很多人并没有对此深究,笔者自初学就对此感到狐疑,现经过考察以及实践对这个问题已有定解,简单来说,宋以前丰隆主要用来治疗胃肠病和足阳明经脉病,玉龙歌提出治痰,因此在窦太师之后广行于世的,但玉龙歌也没有把丰隆抬到专门治痰的地位,详情见文章《追本溯源,穷流之变--“丰隆治痰”考证》(牟东晓师兄所作)与《再谈丰隆为“治痰要穴”问题》,丰隆治痰实际上是在后世得到泛化,从有形之痰过渡到无形之痰更是令人难以信服,并且即使是脾虚生痰,选穴也多以中脘、足三里为主。笔者在临床单用丰隆治痰(条口外),或艾灸或针灸,均无甚明显效果,故窃以为丰隆能够治痰是令人怀疑的,若读者因条件无法得到文章,请转发本文,添加底部领取。

丰隆的主治可分为这几种

足阳明经循行路线的病、脾胃病、精神类疾病。

注意《明堂》的厥逆到大小便涩难(实际上是大小脉涩),一系列症状是《灵枢 癫狂》的系列症,厥头痛、面肿、烦心是一组症状。

《灵枢 经脉》:“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哑,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解溪ST41

一名鞋带

定位:在踝前侧,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注:令足趾上跷,显现足背部两肌腱,穴在两腱之间,相当于内、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灵枢 本输》: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

足踝背三条肌腱由大指向次指分别是胫骨前肌肌腱、拇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

区分三条肌腱的方法

固定整个小腿脚部不动,翘大趾,活动的是拇长伸肌腱。固定小腿及脚部不动,活动脚腕,活动的是胫骨前肌肌腱。

五输穴之经穴,为火

主治:

头面以及腹部病症、足病、足阳明胃经病。

《明堂》记载陷谷、冲阳、上巨虚、解溪都能治疗风水症。

《类经图翼》:一传腹肿及足胫虚肿,灸之效;一传气逆发噎将死,灸之效。

此两条主治前为常见病,后为鲜有人提及的治疗噎的方法,当在临床实验其疗效。


冲阳ST42

一名会原、一名趺阳

定位: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

此穴古称“冲阳脉”、“趺阳脉”、宋以前载针灸方中刺足阳明,即刺冲阳。

《灵枢 本输》:摇足而得之。

注意《千金要方》的“瘿,劳气,灸冲阳随年壮”。此冲阳在肘外横纹头,实为曲池穴附近。

足阳明胃经原穴。

主治:

脾胃,头面部症状,风水,齿痛,足阳明胃经病,局部病。

根据文献记载“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可以用冲阳治疗。

《素问》: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

《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提到治疗腰痛,“身前刺足阳明原,身后刺足太阳原,身侧刺足少阳原。”大概这样分经治疗以头痛提得多,腰痛提得少,看古人这里,腰痛也有类似思路。

足阳明之疟刺冲阳。

《敦煌卷子医方P3596》:疗上气积年,唾脓血方……又方:灸两乳下黑白际各二十一壮。灸足阳明穴,在足趺上三寸动脉上是,二七壮,系脐下一寸,并瘥。

陷谷ST43

出《灵枢》

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

足阳明胃经穴,五输之输穴。属木。

主治

《明堂》:主热病,刺陷谷,足先寒,寒上至膝乃出针。

笔者按:上条很值得注意,书里写的如此详细,把针刺后如何反映,以反映作为出针判断标准,十分难得,此当为中医针灸真正本源状态之一窥,至于人人插秧,则过于浮散,而患者量大时又不得已为之,笔者信古人此条记载非虚言,一次外出学习时,被郑魁山前辈再传后人在合谷曲池做凉泻手法,单手臂自无名指尖,凉气如丝,徐徐上行,遂至手腕而停,左右手相握,似一只在室内一只在室外,大为神奇,若非亲自体验实难相信,而其针法并无记载于书本上,观此则《内经》《明堂》亦只能述针灸大体,至于手法细节古人限于文字不好表达,不能在纸中寻,必在人上求。故笔者信古人真有手法可至刺陷谷后足先寒,寒可至膝上,或不为手法为放血操作亦未可知。

《明堂》:面肿,目痈肿,刺陷谷,出血立己。

此条不知是否可用来治麦粒肿。

《明堂》:水肿留饮,胸胁支满,刺陷谷,出血立已。

这条后世鲜有提及。

《明堂》:善啮唇善噫,腹痛,胀满,肠鸣,热病汗不出。

《中国针灸》曾发表过陷谷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经验。

内庭ST44

出《灵枢》

定位: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五输穴之荥穴

主治:头面、胃肠病,足阳明经病。

明堂:“下齿痛”

《灵枢》:“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

因牙痛较为常见,故在此可凭经验说几句,大概中医古书有一短板为诊断与应用范围太模糊,大多无具体预后情况的预测,导致学者仅读书于临床常有两不知,不知何病时使用,不知用完效果有几分,较西医差之远,此短板于近年才被补进,尤其针刀大兴之后,对针灸的补充是十分大的,很多模糊的东西都清楚了起来,有人说中医有中医的诊断,西医有西医的诊断,不要拿西医的诊断来评价中医,此言为虚言,不仅于学理上大谬,于实践上亦无法实行,操此言者医术必不精,以《灵枢》齿痛治法举例,偶有发炎,牙龈肿,或神经痛,或可用针灸镇痛,然而镇痛后病因如不除,必复发,若智齿阻生齿,则针灸必无作用,必须拔牙才可,如神经外露,每咀嚼遇风痛不可忍,针灸亦必无效,此《内经》所述不到,古人受时代所限,今人不能苛求,但传承其经验而已,若今人于今时竞争,则此种诊断必须详明,此又为今胜于古之实例。

《琼瑶神书》:“治大小腹胀,酒食所伤,泻之”,此条主治多见,当试一试。

厉兑ST45

出《素问》《灵枢》

定位: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注:足第2趾外侧甲根角侧后方(即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外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

注意经典中的足中指指的是第二指。

如《素问 气府论》提到"足阳明……三里以下足中指".

《甲乙》在治尸厥的“刺中指爪甲上”中“中指”指的就是第二指,取得正是厉兑。

《素问》“中指次指”的“次指”为后人所添,因经文只有“大指次指”、“小指次指”的说法。

五输穴之井穴

主治:

尸厥,尸厥为“口噤,气绝,脉动如故,其形无知,如中恶状”,“如死不知人”,古书暴厥似中风,尸厥则不似中风,可能为某种脑病,临床还未见过。“

扁鹊过虢国遇太子尸厥,国人以为死,扁鹊独能救之,此事虽戏剧虽神奇,然从医学上讲很可能为真,因古人记载历兑治尸厥,观其记录详明,说明古人可能有此经验。

另可治头面症、鼻衂、齿痛,面肿,口眼歪斜,热病,癫狂等。


如需文中详细探讨丰隆治痰的两篇文章可转发此文,有赞后,扫描二维码凭截图领取。

||

学以致用

实事求是

文中提及治法患者请勿自行尝试。

推荐文章
一枚行走的邮票  ·  时光  ·  4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