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工妈妈给一土做的STEAM课程,来试试?

一土教育  ·  · 5 年前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 252 篇文章

作者:彭海琼,一个曾被女儿授予“挺有趣奖”的老妈,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我相信,我完蛋的那天,世界一定比我出生的那天会更好。做好教育很难,我们一起努力做对的事情。

题图:小土豆们在一土机器人课上


一诺写在前面

今天文章作者是智慧河的创始人,是一个女孩的妈妈,一个坚信女孩可以做好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妈妈。


智慧河也是一土两年来STEAM课程的优质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把智慧河的STEAM课程也带给大家,文末可以报名。


        

图片中和奥巴马在一起的这个女孩名叫Camille Eddy,今年23岁,在硅谷的机器人领域工作,理想是要在30-40岁的时候成为一名宇航员。2017年,Camille当选了BBC评选出的100位年度女性之一。


Camille和她姐姐的成长经历很特别,她们由单亲妈妈抚养成人,从一年级到高中阶段都是在家上学。Camille说,如果是在主流教育体系里学习和成长,她可能不会选择今天这样的职业道路。



作为一名同样选择了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ematics)领域作为自己职业方向的女性,这则新闻让我有不少感触。


自从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在《本科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建议纲领文中首次提出STEAM教育以来,30年中,美国培养了大量的STEAM人才,STEAM教育成为提升其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然而,即使如此,一个女孩要选择STEAM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仍然需要突破有形和无形的成见和阻力与此同时,我也惊叹于一个母亲所能发挥的巨大能量,果然,激励一个女孩走上STEAM道路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自己身边的女性榜样。

 

STEAM是男孩的专利吗?


曾有一位有两个女孩的妈妈对我说,她对从孩童时期就开始的性别刻板和女孩性格养成非常担忧:


整个社会都在强调和灌输男女之间的不同,这里的不同不在于强调生理特征上的区别,而在于男女性格和能力上的不同,甚至有明显的高下之分。


的确,我们听过太多类似于此的话——


“女孩的脑子不如男孩聪明,数理化不行,别看小时候成绩好,到了高中功课一难,后劲就不如男孩足。”


“女孩应该安安静静,有女孩的样子,别像男孩那么淘,成天捣鼓这个捣鼓那个。”


“女孩适合学文科,理工科还是男孩能读得好。”


“女性结婚生子之后应该以家庭为重,这是女性的责任。”


……


同样是玩具,过家家、角色扮演、换装、首饰、宠物玩具、芭比娃娃、迪斯尼公主等被归为女孩玩具,而遥控汽车、火车轨道、兵器、冒险运动等就是男孩的专利。


甚至同样的乐高搭建玩具,也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女孩的搭建场景总是围绕着明星娱乐、购物、交友、度假、家庭生活等;而男孩的场景就会广阔得多,警局、各类交通工具、太空飞船、各类建筑……光是一个星球大战系列,就有足够丰富的主题。即便是很多专门为女孩设计的STEAM玩具,也仅是在这些所谓女孩的有限生活场景中加入一些声光科技和机械原理。


这个女孩妈妈说,


你很难抵抗主流文化的性别偏见。女孩们最喜欢的迪斯尼公主系列,很多是一个个‘傻白甜’的角色,就是那种因为美丽善良遭人妒忌陷害,又无能为力,最后等着王子拯救获得爱情的那种。女孩从她们的玩具和生活环境开始,就更为受限和狭隘,甚至在孩童阶段,就形成了性别上的思维定势,让自己受限。她们的父母,也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被性别上的思维定势所影响,在为孩子选择玩具、兴趣班等养育培养方式上有着无意识的性格偏好。



STEAM是为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实际上,STEAM领域的资源稀缺,影响的不仅是女孩。2016年,作为一个8岁女孩的妈妈,在陪伴女儿一起长大的过程中,在为她挑选图书、乐高,探索身边的科学教育资源时,我发现这些教育资源是如此匮乏。而在美国,这些资源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社会大环境如此,学校里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就我个人而言,最早接触STEAM领域是在2012年。当时,我在广州的一所中学的国际部任教,班级里有很多学生准备出国攻读STEAM专业。他们聪明、勤奋、学习成绩好,拿过很多国内、国际的理科竞赛大奖,但普遍缺乏实际动手做项目的经验,更少有人从解决社会问题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角度来思考规划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这让这些学生在撰写个人文书的时候(编者注:个人文书是美国大学入学申请的必要材料,通过撰写生动有力的个人故事,展现自己的个人特质,向招生官展现自己的能力以及竞争力),很难有说服力去证明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和热爱。在未来海外求学的过程中,他们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STEAM思维和方法。


因此,我“自作主张”,给学生引进了3D设计与打印的项目,希望能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学校里做老师的经历和在家里做妈妈的体会,坚定了我进入这个行业的决心,我要来弥补这个空白,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从小接触和认识STEAM。


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听说或接触过STEAM。2018年,中国进入了STEAM教育全面爆发的一年。然而,我们做得够好吗?国内的STEAM教育能够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吗?作为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到真正的STEAM教育核心能力的愿望实现了吗?作为一个STEAM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和一位母亲,我时常在反思。


和一土几乎同龄,智慧河始建于广州,成立以来已经与十几所学校开展合作。进入北京后,我们很高兴能够遇到一土。在一土,机器人课程很快成为小土豆热爱的课程,往往还未开班就已满员(请点击《一土空间x智慧河·机器人课程》了解详情)。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第一批学生,当时STEAM还没有现在这么火,很多家长甚至是教育工作者对这个“新名词”还不太理解。那个时候,选择我们课程的,相当大的部分是大学教师的孩子。对于这个群体,甚至不需要解释STEAM是什么、有什么功用,他们对孩子进行的教育设计是着眼于未来的。


在一土,有这么大比例的孩子可以自由地选择我们的课程,充分说明了家长和学校对孩子培养目标的设定。如果每天忙着补习和考级,哪里排得上STEAM。



智慧河的STEAM课程是很多小土豆的最爱


Learning first, technology second


如果说进入STEAM领域之前,我仅仅是知道这个领域的不足,当我真正踏入STEAM,做自己的公司和STEAM课程时,才发现当下的STEAM教育,在课程、师资和教学方法上其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先说课程,学校传统的课程是分科教学,与之相对应的,是分科的教师培养体系,让老师在现有的师培体系、课程体系和学科教学任务下,设计出跨学科的STEAM课程,这对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有难度的。


我们的学生在科学领域的学习过程中,内容上有很大的空缺,学习方法上也还是以纸笔训练为主,STEAM课程在跨学科、强调动手和实践、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方面,是现行教学体系很好的补充。


还有一类课程,是产品公司基于销售产品而出的课程。这两年这些课程的进步很大。然而,从产品说明书到出品真正好用的课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有些产品公司的课程设计师来到我们的课堂,看到真实的课堂情形很是惊讶,他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坐在公司里日夜冥思苦想,但由于缺乏实际的课堂体验和学生反馈,往往设计课程时的前提假设都是不成立的,再怎么努力也效果不佳。智慧河从创始以来,就是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去设计课程,去选择国内外最适合课程学习和学生需求的产品。设计课程需要懂学生、懂教学、懂专业,还要有教育的视野,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课程还要经过一次次的师生检验,不断升级完善。


再说老师。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学科如何更新,线上教育如何普及,好老师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老师不但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科的形象代言人,一个好老师很可能会让学生爱上一门课程。优秀的STEAM课程老师不但要求有跨学科思维,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还要有对教育充满热情,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才能从国际前沿领域不断学习和建构。同时,老师还要具备亲和力和沟通力,才能在课堂上做到风趣潇洒,又能够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任务。


最后说教学方法,对于习惯了传统课堂的老师来说,这是最大的挑战。STEAM课堂上有大量的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所谓的正确答案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很多时候会超出老师之前的设计。所以,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挖坑下套”,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索,而不是一步步手把手的教,线性地完成指定任务。


我举一个智慧河在一土课堂上的小例子来说说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不同。

在市场上的STEAM课程设计中,经常会看到一节以“点亮一盏灯”为目标的课程,即使不叫这个名字,很多课程的设计也是围绕着希望孩子学习“亮灯”或者巡线传感器等电子元件本身。而在智慧河的课程中,我们尽量避免让孩子们为“亮灯”而“亮灯”。


在一土这学期机器人课程的导入课程中,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寻宝任务,让孩子们在教室中寻找满足机器人特征的“宝物”,在此过程中了解实验室的功能分区,熟悉未来将在这门课中陪伴我们学习的机器人伙伴,并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完成对机器人特征的描述。


无论是寻宝还是做一份思维导图,孩子们总能想到特别的点子:比如用工具盒里的发光二极管做一份会亮的思维导图,有的孩子让灯一闪一闪地发送“秘密信号”,有的孩子还设计了简易“开关”——开关是上学期一个小土豆偶然发现的设计,他的电池和发光二极管针脚之间不小心隔了一块没撕干净的胶布,“开关”的设计就此“代代相传”下来,形式也从胶布演变成绒毛球、电池的包装纸壳等材料。


孩子们对探索实验室有天然的好奇心,当他们寻到了能亮的“宝物”,自然就产生了去点亮它的想法,会想方设法靠自己动手研究和请教同学老师来点亮这盏灯。我们认为,与亮灯这个结果和掌握实验室里的各种专业名词相比,自主探索亮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使用工具的意识更为重要。更多的,我们会等到孩子成长到能理解原理的时候再在新的项目中探索,不要求孩子们强行理解。我们希望这堂课能成为好奇心的试验场,孩子们也许需要点亮一盏灯,也许不需要,交由他们决定,Learning first, technology second。


一土机器人课上,孩子们在制作会发光的思维导图


在智慧河的课堂上,贯穿项目的主线是培养孩子的一种能力,而不会是一件产品,或是一个与孩子生活的世界没有关联的任务。


STEAM教育不是低龄的职业技工培养学校,我们培养的是孩子的科学思维、核心素养,以及做好一个人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既学会了分步骤解决简单的编程问题,也能够意识到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像编程⼀样,⽤具体、分步骤的办法去解决;同时,还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自然地练习如何有效地向同伴或老师沟通提问,如何自己克服困难解决自己的问题,如何看待失败和挫折。


想要体验智慧河课程?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试听课预约


扫码预约课程试听

试听课程限量开放20个席位


智慧河自成立以来,每年都会选派老师到海外专业、权威的教育大会现场交流学习,而我们的孩子也在许多国内国际的各类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文章的最后,和大家分享几张智慧河团队参加ISTE大会(International Societyfor Technologyin Education,美国国家教育协会组织的全球最大规模专业教育科技展览暨研讨会)的照片和故事。


在ISTE大会上席地而坐,并在现场进行项目设计的老师们


参加ISTE大会,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在这里,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和他们的学生是会场的主角,各大厂商都退居后台,以为这些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支持为傲。参会的老师也不仅仅是STEAM课程的老师,他们中有的可能是戏剧老师,有的可能是美术老师,大家都用开放的心态去参会,希望能将STEAM和自己的专业领域相结合。而在目前我国的STEAM领域中,目前还只有科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教师关注参与。


学生完成作品后,现场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项目成果


这张图片是一所女子高中的学生,机器是他们的参赛作品。她们用自己的作品和自身作为榜样,倡导减轻刻板印象,鼓励女性学习科学。


回到文章最开头的故事,在BBC对Camille的采访中,她坦言,在妈妈的家庭教育中,社区里能够轻松获得的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立智慧河,就是希望STEAM教育资源能够为更多人可及。微软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校外参加STEAM俱乐部和活动的女孩,更有可能在未来选择STEAM学科作为自己的方向;而当女孩子对STEAM产生兴趣时,来自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也将对其继续在这一方面上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10年中,STEAM将成为发展最迅猛,人才需求也最大的领域,占据人类一半人口的女性,不应该其中缺位,失声。希望未来在STEAM领域,能有更多像Camille,李飞飞(谷歌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首席科学家)这样的杰出女性的身影。


 后 记 


今年10月,在一土学校之外,我们将有一个新的社区空间,和大家一起分享小土豆们最喜爱的课程,把我们喜欢的,给你。智慧河的机器人课程,将作为第一批入驻空间的课程之一。我们希望一土空间能成为您家门口的社区空间,成为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地方,让孩子自然成长,让好教育自然发生。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了解这门课程的详细情况。


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一土空间开放体验课程。


扫码预约课程试听

试听课程限量开放20个席位


加入一土社区,咨询课程购买

还想多聊聊?请扫码添加空间小助手


 扫码添加空间小助手 


-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了解课程
推荐文章
蒲公英制药论坛  ·  【收藏】如何向美国进口商业食品样品  ·  4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