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从乡野走来|我对故乡的几点担忧——

大野泽的风  ·  · 5 年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篇文会过于理性,读的时候可能心会痛,因为写作时的我,已经心痛的无以复加。

当看过很多作家笔下写到故乡远去的时候,我心里总会暗暗喜悦,因为我虽然离开了故乡,在城市里安居,但我的故乡还在,故乡的街巷依然存在着,承载着儿时的无限记忆,在那个它存在了数百年的地方,努力的保留着它固有的传统,带着乡野的气息。我想如果任由故乡自由发展,它会自然而然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因为故乡的人在离去,乡村人口结构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这样的村落便会消失于无形,但现代化的脚步,不允许给故乡这样自然而然的寿终正寝,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时间太长,成本太高。

17世纪初期的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促使农村结构的变革,当政府介入,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大机器制造的兴起,羊吃人的运动悄然而起。羊吃人,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将大量的土地从农民的手中聚拢起来,拉上钢丝网,筑起了界限,把原本小农经验的种植业转化成人工牧场,大量的饲养羊,发展纺织业,那时候的技术变革和社会经济的变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然正史中鲜有提及,你会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窥探一二,失去土地的农民,在机器面前的茫然失措,以及对未来生存的担忧。

我的家乡,成为土地流转的试验点,有了规划的时间表和规划图,听家人讲,规划的目的,是将大量土地聚拢起来,改变以往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采用大规模承包的形式,进行农场化经营,听着好棒。

可前提是,我的故乡,这个不起眼的小乡村,将从它存在了上百年的地方,被移除。

对,是移除,以后在地图上,在大地上,将不会再有我的故乡,这个让我在他乡的深夜中时刻会想念的地方。

移除的方式是,把村民统一移到前期规划的地方,地方临近小镇,原来的村庄全部拆除,恢复成耕地使用。如是这样,每一个村子可以节省数百亩的土地出来,小镇将由原来的数千人,迅速扩大成人数万的聚居区,从行政区划管理上看,人口集中比人口分散便于管理,大量的乡村人口,变成了城镇人口,是不是意味着我国可以迅速提升城市化率,跑步进入小康社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些都未可知,但我的内心总有隐隐的不安。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经历过携带这么多人口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因为这些措施,表面看起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政策,但对于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来讲,这里是他们成长的根,大家聚在一起,还可以讲讲数百年前传袭下来的故事,讲讲屡次战火侵扰过的这篇土地上的故事。城市里会有故事,可是失掉了与自然相依的乡村故事中的那份神秘淳朴和自然。

而这些记忆,以后将不再有,甚至如果管理失当,村民还会面临更为复杂更为多元的问题。就像近几天寿光洪水事宜,决策层面简单的一拍脑袋,造成数万百姓受灾,这种可能性,总是充满着隐忧,让人不得不防范。

我不是悲观主义者,但仍旧对这些举措充满了不安。当把所有的土地以承包的形式从农民手中获得,然后以企业化或者农场形式运营,每年固定给农民一定数额的承包金,看似合理,可是细究之下, 结果并不是那么乐观:

即便以每一亩地上的纯收入数额来算承包款,就算一亩地1500元,在我的家乡,每人平均1.5亩地,如果以年收入承包,也就是说每人每年可以拿到2250元,或许实际数额并没有那么多,估计不到2000元,到时候,绝大多数的农民年均收入是2000元。或许你会讲,难道这些农民就坐享其成,不去找工作了吗?

据了解,当下仍旧在农村里侍弄土地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上下,如果在城里,临近退休的年纪,如果后期政府会想一些举措来解决就业的问题,但多数人会因为年岁过大而不适合工作,再者是这些人大半辈子与土地打交道,除了种地之外便别无技能,如果仅靠着土地承包款生活,真的就成为一批因土地流转而造成的新贫困人口了。

如果你说,既然会种地,拿就再回到农场给农场打工得了。国家将土地聚拢在一起,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土地面积,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在诺大的华北平原上,土地平坦开阔适于大型机械化运营,如果实现机械化耕作,生产效率要比人工提升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运营者从控制成本角度计算,也会尽量的减少人工数量,或许一个村子的土地,一个会开机械的人管理就够了,用不了那么多人。

所以土地流转之后,在解决了农民的住房问题之后,第二大问题是就业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养老问题。我国的人口红利日渐的式微,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晚退休时代即将来临,而在农村中,目前占据大部分人口的是老年人, 劳动的力气慢慢从他们身上消失,可是规范的养老机制仍旧没有建立起来,他们年岁越大,给年轻一辈的压力就会越大,当村庄里全部都是老年人的时候,医疗保健等配套服务设施需要逐步完善,没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土地流转之后,一系列问题将会接踵而来,不知政府部门有没有准备好接招。

第四个问题是放开二胎后的教育问题,从目前来看,二胎政策放开后,人口数量增长较快的是当下的农村,而在十年前左右,早年计划生育的措施效果明显,农村孩子数量减少,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实现了合并,师资得到一定的整合,现在看来,基层教育资源欠缺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升基层教师工资水平,加快基层教育配套设施建设,也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希望我的故乡,在完成迁移之后,能够安稳的度过过渡期,如果这些思考能够起到丁点儿的作用,也不负我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推荐文章
能源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  ·  2022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 ...  ·  2 年前  
酵道孝道  ·  酵素果渣制作果酱|收藏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