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物
他们的故事,折射你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物

他用三个故事说出了构建“全球智慧链”的关键

人物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05-24 19: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知道了原因,就好办了。为了取得毛利人的支持,伊利多次拜访毛利部落的长老,承诺保护当地环境、解决当地人就业、尊重当地文化。经过了好几个月不停的走访,伊利竭力表达诚意,最终打动了他们,大洋洲生产基地正式开工。


后来的开工仪式上,伊利特意邀请毛利人的长老前来祈福。毛利长老与伊利人行碰鼻礼,意思是从此“鼻息相通”。伊利人则灵机一动,即兴发明“碰肚礼”,告诉毛利人这是“肝胆相照”。


伊利与毛利民族成为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从心存抵触到鼻息相通、肝胆相照的故事其实也是一个中国企业融入当地文化的故事。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潘刚总结到,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好“桥头堡”的作用,尊重当地的文化,搭建各国民间交流的平台。


由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到传播“和为贵”理念,伊利的项目得以顺利落地,塑造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栏目报道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


水乳交融才能合作共赢



在第二个故事里,潘刚谈到了企业出海的过程中,不免因为双方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差异而遭遇对方的质疑。遇到这种情况时,他提出 构建“全球智慧链”,离不开出海企业与当地政府、民众的“水乳交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