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国平
介绍信息 一、首发周国平的新作品或者其部分内容; 二、摘编周国平以前作品中的文字; 三、转载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上对周国平的评论; 四、周国平与网友们互动,对评论和留言予以回应; 五、报道周国平的社会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周国平

过年回家,别人问你工资多少,聪明人这样回答

周国平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2-01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别人问你工资多少时,聪明的人都不慌不忙,游刃有余。



我们害怕回家过年
到底怕的是什么?

有网友说:“过年不回家,是我颁给自己的年终奖。”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受不了家人的眼光和评价。

小时候,过年意味着穿新衣、吃美食、放鞭炮,快乐而松弛。

长大后,过年似乎变得越来越没意思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要么各自低头刷手机,要么嗑瓜子尬聊,还动不动就把天聊死了。

在《不伤人是一种修养》一书中,北漂女孩小艺回家聚餐时,被家人接连“审问”。

舅舅问起她的薪水,她如实相告,没想到舅舅却说:“除去住宿、吃饭、出行、社交,基本所剩无几啊。”

“要我说啊,这大学就不该读,花了那么多钱不说,还白白浪费了十年光阴,到头来还不是找不到工作,高不成低不就。”

小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跟舅舅解释起自己的工作内容。

可喝了酒的舅舅根本不听,还举身边的例子,说有的年轻人早早跟着师傅学修车,大把大把赚钱。

小艺一气之下,扔了筷子就走。

像小艺的舅舅这样“笑人贫恨人富”的人,在我们身边其实很常见。

他们未必是恶意的,可习惯了自以为是,在别人的雷点反复蹦跶,被嫌弃而不自知。

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呢?

心理学认为,我们说的每一句话背后,都藏着内在动机。

有的人是真的好奇,也有的人是为了炫耀,还有的人通过让别人陷入困窘,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和控制欲。

也因此,有的年轻人宁愿被说是不孝子,也不想回家过年。


我们害怕过年,怕的不是花钱,也不是付出,而是害怕被家人不理解。



聪明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