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段子,虽然今天看起来有点老,但却仍然形象:
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泡贝塔咖啡听创业讲座,宅家看哈佛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BAT大格局了如指掌,张小龙贪嗔痴如数家珍。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饭局去雕爷,喜欢罗永浩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
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应该还在
每天挤地铁
。
今天也许里面的有些内容可以修改成优衣库、混沌研习社、得到、各种知识付费、阶层固化,但本质却没变。
前些天经纬创投的公众号还发了一篇文章《忘掉创业,好好做生意》,疯狂的投资人们也在反思。
“双创”的大旗下,我们看到许多人跟风,当然有的人是挂这个羊头去做房地产、圈钱,这样虽然流氓但不乏精明。最傻的是,不管自己的情景和状况,从没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社会什么热闹就去做什么、什么流行就干什么,一头扎进去,永远是炮灰和成本,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在2010年我出版过一本《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的书,是讲个人知识管理的。在书出版前和出版后,让我认识了许多对这个感兴趣的人。但也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但十几年过去了,我观察到的是这些活跃的学习者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四处学习而有特别大的成就,反倒是那些不活跃的人有不少做的风生云起,起码成了某个领域的高手。
为什么整天想着学习和长进的人却没有长进呢?
今年“两会”上,火箭军的两会代表,火箭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李贤玉出名了。她是高二参加的高考进入北京大学,还是当年黑龙江省的理科状元。从这个角度看,天赋是没有问题的,但在采访中她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