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掌阅的应变和执行能力也很强大。
现在我们谈论起掌阅,往往会习惯性地忽略它开展网络文学原创业务不过两年多一点。
2015年4月28日,掌阅科技宣布成立掌阅文学,旗下的子公司掌阅文、红薯网、杭州趣阅开始布局原创内容,7天之后掌阅科技股权结构有所变更,成湘均的身份由掌阅的董事转变为董事长。
同年,掌阅的大动作还有推出第一代掌阅阅读器,“iReader电纸书”、成立掌阅电影等,加之创立之初便在传统出版界的经营,2016、2017的进一步开掘,如今掌阅笑傲江湖依仗的就是它打造了一条贯通PC、APP、出版、音频、影视、游戏多领域的内容分发渠道。
掌阅也特别重视用户体验,当年推出夜间模式时,为了保证不同机型的用户体验一致,掌阅便买了100多台手机一个个试;第一代阅读器“掌阅电纸书”从2013年开始研发,却直到2015年才拿出满意的版本发布。
2015年,在当年世界读书日的前夕,成湘均在解释掌阅不融资时举了一个例子:“有没有可能,这家公司开始只有10万个用户,但是他们很满意公司的服务而付费。这样的公司不需要融资,不需要‘吹牛’,也能够良性运营呢?”
所以,掌阅能起来,绝对不是偶然。
阅文和掌阅的瑜亮情结
掌阅上市之前,阅文即将赴香港IPO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连续两家网络文学玩家要上市,也说明网络文学走到了风口上。
阅文和掌阅作为行业两家重量级选手,竞争可以不激烈,但瑜亮情结绝对不可避免。 2016年《女医明妃传》热播,掌阅买下了她的数字阅读版权,但之后掌阅却发现阅文在推旗下《明妃传》时,发送的推广却是“女医明妃传”字样,掌阅认为阅文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双方对簿公堂。
这是掌阅少有的正面刚阅文。不同于掌阅行事低调。从起点中文网出发,合并盛大文学与腾讯文学,有腾讯在背后站台的阅文本身就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一条主线,所以阅文要高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