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是大学?
《大学》可以是一本书,和《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大学可以是一栋楼,我们寒窗苦读只为走进去的地方。
大学之大,不在书多,更不在楼高。
书再多,没有看得懂的人,也是暴殄天物;
楼再高,不是为师生服务,也是形同虚设。
“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而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永远的清华校长”梅贻琦。
并不是只有清华的人才应该知道他,也并不是只有清华的人才应该记住他。
他用灵魂标注了那个时代,他用精神浇筑了那个大学
,他用一生让我们记住了那个人。
人生七十余载,泽被何止一代!
二十世纪初至中叶是一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梅贻琦的性格在那个大环境下显得格外特别,用叶公超的话来说就是“慢、稳、刚”,还有人称他为“寡言君子”。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一个人是不适合做大学校长的,
但梅贻琦不但做了,还做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论语·里仁》载: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梅贻琦就一向主张“行胜于言”,他在总结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可见,梅贻琦的“寡言”,并非是不会说,而是严谨低调,不虚张生事。
俗话说:
“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那些整天和你说人是非、论人成败的人,不一定就是你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