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星徽股份的跨境电商版图始于2018年,当年5月寻求“互联网+”转型的星徽股份盯上了泽宝。当年5月,星徽股份向孙才金、朱佳佳等27名股东收购泽宝100%股权,交易对价定为15.3亿元。
星徽股份希望借助互联网电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并先后建立以智能小家电、电源、电脑手机周边、家私四大品类为主的跨境电商出口业务产品线。
当时的泽宝风头正盛,与星徽股份签订了业绩对赌协议,承诺泽宝净利润目标为:2018年度不低于1.08亿元、2019年度不低于1.45亿元、2020年度不低于1.9亿元。2018年至2020年,泽宝均超额完成了业绩承诺。
2021年,泽宝遭遇亚马逊封号,营收与净利润跌入谷底,这一年泽宝亏损约8.09亿元,星徽股份商誉减值6.80亿元。
自封号危机以来,泽宝就陷入泥潭,以其最大的销售渠道亚马逊平台为例,2022年和2023年,星徽股份在亚马逊平台销售额分别同比下跌69.53%、28.60%。
2024年上半年,星徽股份在亚马逊上的营收为1.17亿元,依旧是全部线上渠道中贡献最多的,比起上年同期的2.62亿元,减少了55.28%,在跨境电商业务营收中的占比也从56.90%降至38.82%。
被亚马逊封号后,泽宝紧急加快推进“多平台,多渠道”经营策略,拓展了沃尔玛、Rakuten、Newegg等第三方平台、独立站以及线下渠道。不过这些渠道的营收并不理想。
2024年星徽股份的自营平台营收减少到0.16亿元,降幅为40.41%,沃尔玛渠道的营收不足0.237亿元同比减少2.13%。
泽宝已经大变天
泽宝亏损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铺货模式的隐患。铺货推动亚马逊卖家快速起量,但随着行业逐渐规范化,流量为王的粗放玩法已不被平台允许。亚马逊封号潮爆发,走铺货模式,缺乏品牌护体的泽宝首当其冲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