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 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其中,“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
国际经贸斗争
”相关内容为新增目标,并重点指出要着力实现“四稳”,以高质量发展的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宏观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
宏观政策总基调方面,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加紧实施”与“用好用足”则表明
下阶段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的使用将提速加力,亦为后续进一步加力留出空间。
会议后文指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
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1. 财政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
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指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
首先,从中央加杠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使用上来看,重点仍将是“两重”“两新”。
会议在后文扩大内需工作中指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2025年的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虽4月24日才进行首次发行,但已较去年5月17日首发节奏提前,且早已预支安排超23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及810亿元支持“两新”工作。
关于“两重”建设方面,据央视新闻4月1日报道,今年已安排超23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重”建设,
涉及生态保护、交通物流、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
交通运输领域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共支持长江经济带120余个公路水运项目建设,“两重”项目推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形成;长江沿江高铁通道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1168亿元。
在城市建设领域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各地方约
3800个地下管网建设改造项目
实施,涉及项目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
截至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两重”项目,
已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约2.1万亿元。
关于“两新”工作方面,2025年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2025年
加力扩围
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明确“两新”工作加力扩围的方向,其中,
设备更新的重点有:
1)在继续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老旧电梯等设备更新基础上,将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
2)加力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继续支持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8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
3)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
;
会议后文指出,“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笔者预计“两新”工作将在年初扩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围。此外,除上述政策支持方向以外,市场更需关注标准倒逼方向。会议后文指出,“大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坚持标准引领,规范竞争秩序。”
2025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文《2024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指出,“2024年和2025年‘两新’领域计划制定修订关键核心国家标准294项,截至目前已发布168项。”
在设备更新方面
,“出台能耗限额、设备能效、污染物和碳排放等国家标准81项,
倒逼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设备更新换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