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螺旋
解螺旋——医生科研最好的帮手。无论你是科研零基础,抑或初窥门径,你都可以在解螺旋获得极大的提升,从而面对基金、论文、实验游刃有余。解螺旋课堂是所有热爱科研技能学习的医生聚集地,解螺旋会员是医生科研全方位的贴心助手,加入我们,体验改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解螺旋

央视怒批:学术论文署名变“权游”!网友:天下苦秦久已!

解螺旋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5-23 18: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据时任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司长的戴国庆表示,《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较2019年版在整体框架、基本调查程序和处理尺度上不变,保持了稳定性。此次修订注重与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制度的衔接,而且聚焦问题导向,针对3年试行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作出补充完善,并将调查处理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时上升为相关制度规定。

《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增加了买卖实验研究数据、 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 、重复发表等7种科研失信行为。

图片

其中,实质学术贡献在附则第50条第三点有具体定义:“实质学术贡献,是指对研究思路、设计以及分析解释实验研究数据等有重要贡献,起草论文或在重要的知识性内容上对论文进行关键性修改,对将要发表的版本进行最终定稿等。”


像前段时间重庆大学某本科生 "凭父荫" 发表 14 篇 SCI 论文事件中,校方调查证实,其父亲作为研究生院副院长,利用职务之便在科研项目中为子女违规署名。该无实质性贡献的本科生及其滥用职权的父亲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然而,不论是国际学术界通行 "四项贡献标准"(需对研究构思、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有实质性贡献),还是上述的我国《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都对实质性贡献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实际操作中,"实质性贡献" 的界定始终存在灰色地带。

一方面,跨学科研究与团队协作放大了标准模糊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洪成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理工科实验室模式下,导师主导项目资源分配,学生即使完成具体写作,也难以量化贡献比例;而文科成果更依赖单一第一作者,导致署名矛盾集中。因此,不论文理工科,导师抢学生一作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部分期刊存在 "唯导师论" 潜规则,迫使学生接受导师 "挂名" 以换取发表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健身课代表  ·  被瞬间进入是什么感受?
8 年前
联盟伴侣  ·  自带BGM的凤凰皇后皮肤来袭!
8 年前
金乡大蒜辣椒国际交易市场  ·  这幅父子漫画,刷爆了朋友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