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这封信里,曹丕深切地怀念了因为疫病去世的文友们。他说,我有时总想起从前的岁月,好像大家就该这样长久地在一起似的,可如今却是阴阳两隔,生死陌路,实在令人伤心。我要为他们编一本册子作纪念——为后人所熟知的建安七子,王粲、陈琳、阮瑀等人,归在一起的名声由头,也在这里。
但曹丕的这份深情,总是掩藏在漫不经心的表象之下。就好像他在王粲的葬礼上说,王粲喜欢驴鸣,你们便人人学一声驴叫罢,权当为他送行了。这样一种近乎调笑的方式,岂止不像个君王,甚或还有人要怪他侮辱王粲了!
谁知道后来他编写册子的力气与功夫?
就好像曹操去世时,他曾写过一首《短歌行》。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靡瞻靡恃,泣涕涟涟。
呦呦游鹿,草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栖。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这首《短歌行》写得好,好就好在一个哀而不伤。唐代元稹写诗,说“潘岳悼亡犹费词”,是说辞藻太过华丽,真正的哀思湮没其中。真正的痛苦,其实并不需要言语来填补,它自发而成,给予我们长久沉重的击打。曹丕这首《短歌行》言辞简约直白,然而哀思静约,令人肃容,可说句句发自肺腑。
他写下了这样伤心的诗文,却仍然纵酒放歌,行为到处许多都违背了礼法,因此后世有人说他凉薄,觉得这词虽写得哀,但也不过是他作样子讨同情而已。
这个说法,或对,或不对。
曹丕一生,写诗很多,其中有一首《善哉行》: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谿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雎,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