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2017-11-23
现金贷业务会不会一刀切,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就我看来,我个人感觉现金贷业务不存在是否一刀切的问题,只有合规和不合规的问题。大概看来也就是说如果符合年化利息36%以下,且同时为持牌机构,然后不进行暴力催收,都是可以继续活下去的。但问题是一旦符合这三个规定以后,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市场的容量大幅度下降,现在绝大部分的现金贷客户都是劣级群体,压根没还款能力的人群,这个群体一旦陷入危机,加上暴力催收,必然出现大量社会事件,影响稳定,也不符合伟大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目前大概有两百万人群陷入危机,集中爆发危机的概率大幅度增加。
也就是说如果符合规定的话,人群只能集中在具备较好还款能力的人群,差不多就是类银行信用卡群体,从而现金贷规模会大幅度下降,盈利能力也跟着迅速往下走,最高也就36的年化收益。目前千家现金贷公司,没有了暴利的引诱,自然失去兴趣,自己主动就离开这个市场了。未来只有少数机构,真正能把风控水平提升到符合36的利息也能活下去的机构,才可能生存,其他毫无机会。
很多人都觉得民营的企业一定比国有的更好,更有效率。这句话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民营对民营企业来说,更注重的是效率的追求,利润的增长,所以它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不断的压低成本,所以更容易导致危机的出现。
譬如幼儿园的事件、譬如绿城蓝色钱江消防隐患问题、譬如天津爆炸案、还有酒店业的安全隐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
民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会大幅度压缩各项可能现实概率很低,但是不得不支出的成本
,污染企业的环保设施不健全,物业消防不到位等等。省了的是成本,赚来的是利润。具体到幼儿园就是压缩老师的工资水平,因为工资低,自然招聘要求就会放得很低,所以出现的情况是教师的普遍水平很差,但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就会特别好看,公司的股价就会增长,但是隐患一直在,总有一天会爆发。
这就是纯粹市场化的明显弊端,过于追求效率和利润增长,而忽视管理成本,进而放弃社会效益,突破道德底线。